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高等院校实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高校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与生活费或支付学费与生活费困难,导致接受教育不足甚至弃学打工,使贫困成为恶性循环,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所以,高校的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成为我们高校资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项精准帮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贫困生有机会依靠获得资助来完成学业。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现有的资助育人模式存在“资助对象认定有误、资助评审过程不公、资助过程奖惩不明、资助工作团队不强、资助政策宣传不深、资助对象管理不严、资助对象帮扶不全、资助育人模式不新”8个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将资助育人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强,构建高校资助育人的精准长效模式。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高校精准资助指明了方向,精准扶贫视角出发,分别从精准认定,精准分配,精准帮扶的角度出发建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资助育人"新格局,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依据地方高校特点,从价值引领,方法改进,精准施策,全员联动四个理念入手,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爱国奉献良好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精神,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有效、全面的帮扶,H学院探索构建、完善"结对、家校、拓展"精准资助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221-222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一直存在着部分受助学生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欠佳,资助认定不公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资助管理工作,树立以育人为核心、资助为手段的工作理念,将"资助"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与招生规模的扩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相应增加。其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工作重点,更是工作难点。如何帮助这些同学解决现实问题、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在坚持传统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下,通过渗透"互联网+"理念,开展资、育两方面工作,解决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现实与思想问题,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对实现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都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应切实从精准资助和育人工作两方面入手,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不仅要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程度和标准化建设,还要结合受助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品牌项目育人,从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多角度全面提升受助学生综合素质,并及时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成果转化,构建经济资助、精神培育和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农村的贫困残疾人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因此,对农村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扶贫帮助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难点。该文通过发挥互联网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探讨在此形势下研究农村残疾人实现就业的途径,达到快速、长久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形势下,精准服务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追求目标。分析了“互联网+”形势下精准服务的内涵、作用和意义。精准服务契合“互联网+”生态战略,表现为精准对接需求,精细配置资源,精心服务读者。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开放互联、数据挖掘、服务创新的精准服务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因其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大量村民就业机会、拉动乡村地区经济增长而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梳理基础上,剖析兰州市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互联网+"发展背景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困难无小事,努力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做好高校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工作,积极发挥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从物质层面资助学生,精神层面培育学生,能力方面锻炼学生,进而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互联网+"是乡村发展农户帮扶脱贫的新动力。当前我国"互联网+精准扶贫"面临政府政策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电商行业得到初步发展及其基础设施日渐健全的发展机遇。运用"互联网+"的新思路新技术,以"输入—整合—实施—反馈"的流程建立富含金融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等特色集精准识别、联动帮扶、动态管理及精准考核于一体的促进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同的"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联动机制。以广东揭阳军埔村为例,探索其筑建多元扶贫主体格局、构建扶贫信息综合平台和打造"一镇一品"品牌工程等做法,给我国扶贫提供新型创业主体培育、多元帮扶格局形成、动态管理机制施行等"互联网+精准扶贫"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包含核心任务、能力塑造目标和品德培育目标等3个方面的内容。当前,资助育人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工作理念未能根本确立、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工作实效性有待增强和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等。提出通过组织保障队伍建设、载体创新、机制建设和文化凝练5个路径的探索,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全面覆盖,我国各行各业已经陆续开展“互联网+”战略模式,并且打破了传统的运营理念,为企业带来全新的运营体验,能够使企业具有较高的行业竞争力。本文针对基于“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下,精准扶贫的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探讨“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慧 《乡村科技》2020,(10):38-40
为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大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促使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及时获取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精准资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精准资助的瓶颈因素,最后探索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精准资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21-12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正大力推进"互联网+"和精准扶贫的结合,即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海量资源与扶贫手段相结合,在扶贫工作中做到精准的选择扶贫对象、精准的选择扶贫项目、精准的实施扶贫项目的管理、精准的对扶贫对象进行培训等。发展特种养殖的地区,可以将"互联网+"、精准扶贫以及当地的特种养殖有机结合,寻找一条适合当地的脱贫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脱贫是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要根据具体贫困原因实施扶贫对策,保证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地理条件恶劣、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选取广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民族地区面临的实际困境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19 年,国务院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高校应时刻谨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三全育人”融入到高校教学过程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科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长效教育发展机制,让广大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三全教育优势,在高校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以互联网为依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网络优势相结合,既满足了学生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施精准资助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开展精准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工作中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主要对高校精准资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技术为各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精准的、具有关联性的数据,在当前高校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中,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数据参考。本文将于此,主要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