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的茶有着悠久历史,以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为首的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的优势产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黔南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自身的优势产业通过"茶文化+旅游"的模式,进一步挖掘、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都匀市强力打造都匀毛尖茶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使沉寂多年的都匀毛尖茶产业重新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增长。该文主要阐述了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对都匀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都匀毛尖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甚至有学者称都匀毛尖茶为茶中极品。贵州省都匀市为了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发都匀毛尖茶产业,力求将都匀打造成中国茶都。经济和生态2方面是都匀毛尖茶茶园建设必须重点考虑的2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确保茶园的总体产量以及茶叶的质量水平。本文对都匀毛尖茶茶园的高校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促进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都匀毛尖茶产业是黔南州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产、稳定脱贫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都匀毛尖茶主产区土壤酸化的趋势对都匀毛尖茶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综合分析都匀毛尖茶产区的酸化现状,从导致土壤酸化的物质循环入手,探寻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红岗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几年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引领作用,实现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多赢,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立足服务领先,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成立后,始终坚持"服务成员第一,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以基地带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品  相似文献   

6.
图话     
<正>江西芦溪:特色产业助力扶贫近年来,江西省芦溪县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扶持模式,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利益。(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广西合山:木瓜规模化种植基地获丰收近日,广西合山市宏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辐射带动的木瓜种植基地进入收获时节。该基地通过"公司+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合作社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省南部的剑江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都匀",是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也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盛产都匀毛尖茶,为此茶原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为了加快都匀毛尖茶这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本文特对其优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8.
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评价与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质就是拓展农业多功能,从多功能视角来研究农村产业融合的绩效与障碍因子,可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从过程与结果2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以湖北省4个典型案例村为代表,分别表征4种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模式Ⅰ,农户独立经营模式;模式Ⅱ,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模式;模式Ⅲ-A,“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经营模式;模式Ⅲ-B,“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其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与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存在差异,相较于模式Ⅱ,农户协作经营模式(含模式Ⅲ-A和模式Ⅲ-B)的多功能绩效水平较高,其中模式Ⅲ-B的多功能绩效水平更高。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障碍因子不同。模式Ⅰ和模式Ⅱ目前主要以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产业,影响其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加工业生产、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模式Ⅲ-A和模式Ⅲ-B目前主要以农业、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影响其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等非农生产活动方面。结果表明:为了提高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应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多功能协调,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产业。  相似文献   

9.
杨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15-2316
从河南省特色农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出发,把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概括为"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4种,总结这4种模式的特点和问题,进而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促进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连日来,宣威市龙潭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移栽辣椒,预计5月中旬可完成移栽工作。该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辣椒产业,引进龙头公司落地,建日加工辣椒8吨的辣椒调味品厂一个,现厂房及机器设备全部到位;成立辣椒生产合作社,建多个辣椒标准化育苗基地,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对辣椒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执行过程中,特别是重度污染"替代种植区"进行新型产业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否则试点区产业培育、农民增收增效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墨江县紫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加大优质紫米基地建设力度;强化产品营销,延长紫米产业链等对策措施,以推进墨江紫米标准化生产,促进墨江紫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围绕"调结构促增收、转方式提质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立足泸西县资源优势,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纽带,探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龙头企业"的"村社合一、社企共融"全覆盖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引领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为推进全县高质量跨越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视角下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对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出当前湘西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有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模式、"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民俗旅游"观光模式、"飞地经济"精准扶贫模式和山区林下经济综合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政府要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扶贫,以及增强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等促进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创新发展模式,壮大明参产业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产销对接。由淮口镇云顶村6个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了金堂云顶明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配送农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成员2 000余户。为加强"金堂明参"行业管理和服务,2010年成立了金堂县明参协会,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药材产业在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意义,分析总结了政策资金扶持+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产业扶持+扩大贫困户生产托管、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变"+中药材种植、创新储藏加工+销售联结体、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强化科技研发+增强内生动力、品牌创建+提升产品公信力等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玫瑰花种苗繁育、玫瑰鲜切花生产销售企业,公司前身为通海县骄阳花卉种苗专业合作社。2010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确定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公司的业务得到拓展。2013年生产销售种苗2150万  相似文献   

18.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科技驱动型、投资驱动型、龙头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等模式。以102个县域茶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茶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扶持资金、良种普及、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培育对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干茶批发市场数量对提高产业效益反而有显著负向影响,茶青市场对产业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名茶之乡"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面,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该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农业生产为主的县级市,境内最为国人熟知的是都匀毛尖茶,明清时期为宫廷贡茶,"都匀毛尖茶"作为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直至2014年,其品牌价值已达13.78亿元,在贵州同类产品中,品牌价值第一,文章主要介绍了农业标准化技术是如何促进毛尖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地区,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和地理条件,加上政府的有效引导,使克山县成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克山县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特色明显,科技支撑力量雄厚,销售渠道广泛,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背景下,克山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形成了4种模式,有"农户+经纪人"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加工企业+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这4种模式是共同存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逐层递进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和总结,从克山县现存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中,发现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存在部分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产业中缺乏专业的营销组织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阻碍着克山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