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首先分析了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方法,以期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较强,既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人文地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又强调学生结合实践锻炼培养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能力素养。然而现阶段农林高等院校受限于自身规模、所处地域以及发展特点的限制,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人才培养无法与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在国家"强化能力培养、建设一流学科"的政策导向之下,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坚持农科定位、践行实践理念、完善管理章程、实现综合发展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为农林类院校相关专业进一步明确教学实践思路,打造一流学科提供了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对城乡规划理论研究和综合学科建设进行不断专研,增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专业的深度以及专业学术性,高校不息调整城乡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人文地理学。这一系列措施指出了新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相似性,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它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和学时设置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学科调整问题。首先,提出了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在变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于2013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了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2013年3—5月,针对该专业2007年以来毕业生的学习及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对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的建议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新专业的培养要求,提出了以"区域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与环境整治""GIS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方向为核心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以莆田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园林树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归纳出优化理论教学内容、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翻转课堂的引入3种手段,并阐述了各自的优点及成效,最后总结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的定位,探讨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培育高等院校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关键实施路径,是提升学生综合才能的主要方法,更是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扮演着重大的角色。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种类繁多学的科里的人文管理学科,本文以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学科特点为研究基础,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在与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的变化走向当做出发点。目标系统、管理系统、内容系统、支撑保障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四个系统展开探究,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建造校园外部实践基地和建造校园内部实验基地、大力鼓励有关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教学行为和创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去打造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的定位,探讨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全新战略部署,农业类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培养乡村规划与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文章通过梳理农业类高校该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农业类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定位和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文章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类高校该专业提出了懂农业经济、掌握生态环境管理技能、了解乡村传统文化、熟悉农村制度等新要求,该专业应以培养乡村规划管理人才为专业核心定位,注重地理学与管理学的双重专业属性,加大乡村文化地理教学内容,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类高校在乡村规划领域的话语权。最后,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讨,初步构建了以地理学、管理学、规划学为主干课程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导师制是高校实行的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总结了长江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及成效,包括导师制的目的与意义、培养对象和条件、导师的聘任办法、具体实施办法及效果分析,认为开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赵永峰  郑慧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1):142-145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环节是要充分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优化构建,是切实保障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全面培养的主要实施途径。该文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全面论述了优化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了现行实践课程体系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面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实施措施,以期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了学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认同度。结果表明:学生高度认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认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导师制"是经济学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试点,结合经济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考核细则,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本科生导师指导的具体实践,旨在为其他专业实施导师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87-288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为城乡规划专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时代背景,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衔接、城乡规划课程知识体系、教学与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革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对策建议,为提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师范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基础,研究师范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原则、培养目标、创新研究和改革途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新时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教学融入了新的内涵。充分结合乡村振兴的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分析理工类院校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痛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体验式课程思政模式:融入乡村振兴理念,改进授课方法;体验式模式参与思政教育;“老带新”模式建立课程思政新模式;开展实践评价及分享报告活动。为同类型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大学园艺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进行园艺专业等农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浙江大学园艺专业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1+4"双辐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培养措施等实践,旨在探索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努力培养具有基础知识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和创新能力强,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园艺人才。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就业形势及黑龙江省对土地利用与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定位。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能力与技术要求、教学层次、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式5个方面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姚志强  胡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23-22125,22128
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方案,并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