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寻红色旅游发展路径,以浙江省余姚市四明山革命老区为例,归纳出其增设景区互动环节、培养地方群众资源、联动周边人文古迹、开发生态游览项目、整理历史发展沿革等发展路径。并据相似案例总结出“化零为整”共性发展模式: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整合推广,最终实现“红+绿”模式下的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2.
3.
4.
为提升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农户在参与红色旅游过程中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红色旅游参与意识等困境,并提出农户可以依托旅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嵌入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对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增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农户培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助力农户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从而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5.
6.
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本文以江西赣州革命老区为对象,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打响了赣州农业品牌。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如气候优越、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和政策支持等。但同时必须看到,当前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有粮食生产下滑、耕地资源闲置、农田污染较重、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力缺乏和农业基础脆弱等。因此,为推动新时代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贫困治理是革命老区乡村治理的复杂而重要的课题,推进党建引领革命老区乡村贫困治理具有多种动因.据调研四川省巴中地区发现,党建引领革命老区乡村贫困治理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在理念、主体、方式、项目等方面的引领存在一些不足和困境,彰显了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的协同联动不够.鉴于此,革命老区应从政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村庄内部收入不平等是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方面,是影响共同富裕和农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太行山革命老区32个村庄51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考察互联网使用对村庄内部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利用KHB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有助于缓解村庄内部收入不平等;(2)互联网使用缓解村庄内部农户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在非贫困村中比在脱贫村中更大,反映了互联网使用需要与基础设施、产业条件等因素配套才能有效缓解村庄内部收入不平等;(3)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缩小低收入农户和高收入农户在金融资本上的差距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也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对红色旅游景区首先进行基础性研究和特色资源挖掘,充分展现金寨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以红色和国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巧妙地将红色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融入不同主题的分区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红色旅游景区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遵义市长岗镇为例,分析其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发展双轮驱动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优势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绿色生态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良好;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欠佳,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人才严重缺乏。结合长岗镇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发展双轮驱动的具体路径,即深挖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探索市场化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加快绿色生态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贫困和生态往往相互交织,绿色减贫强调将生态环境作为反贫困的一种策略。广西马山县弄拉屯兼顾减贫与生态双重目标走出了'弄拉模式'的绿色减贫路子。在对'弄拉模式'绿色减贫实践及其成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弄拉模式'成功的核心要素机制,以期为其他石漠化地区实现绿色减贫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