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凝集素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的消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琼芳  江怀仲 《种子》1990,(4):18-20
利用血凝技术对不同抗性棉种及不同发育阶段棉籽血凝活性测定表明:棉花种子血凝活性的强弱与品种抗枯萎病性强弱呈正相关;抗病棉株花粉的血凝活性比感病品种强,抗、感品种未受精的胚珠的血凝活性无明显差异;棉种形成过程中,30天前抗、感品种的血凝活性无明显差异;30天后抗病棉种血凝活性增强,感病品种减弱;棉花凝集素贮存在种子子叶和胚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蒙古口蘑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真菌菌丝体凝集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做多因素交叉实验.提取的凝集素生物活性的大小采用凝集素的血凝效价来表示,即能引起血凝现象的凝集素的最高稀释倍数2n表示.结果表明: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疏酸铵分级沉淀浓度都显著影响提取的凝集素相对含量.并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溶液0.01mol/L PBS(pH值7.4),浸泡时间48h和分级沉淀浓度20%~75%.  相似文献   

3.
为克隆盾叶半夏凝集素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采用RACE技术从盾叶半夏中克隆得到盾叶半夏凝集素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pl。同时,构建了ppl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实现了33 k Da重组蛋白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PPL用于凝血和体外抗癌试验。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504 bp,其中开放性阅读框(ORF)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具有3个甘露糖结合识别位点。PPL具有凝血活性,这种凝血活性可受甘露糖抑制。PPL对人鼻咽癌细胞(CNE)、人宫颈癌细胞(Hela)及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为进一步研究PPL蛋白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LKs)是一种重要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广泛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胁迫反应、植株生长发育、生物固氮等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本研究对大豆中的GmLecRLKs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分析,在大豆中共找到205个GmLecRLKs家族成员,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根据其含有的特征结构域不同,这些成员被分为L型、G型和C型三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成员在结构域类型上有其各自的特点;GmLecRLKs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但在个别位点氨基酸受到了正选择作用。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LecRLKs家族在大豆中的进化规律和生物学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品质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的获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将DE35S启动子驱动的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导入10个高品质棉花品种(系)。所使用的转基因表达载体还含有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Ω序列,以利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以及WSA基因的高效表达。对转化当代3197棵棉苗的检测结果表明,4.88%植株具有卡那霉素抗性(Kan )。根据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156个Kan 植株进行PCR检测,筛选出45个转WSA基因棉花工程植株。45个株系纤维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获得了9个高品质转WSA基因棉花株系。并对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以NPTⅡ作为标记基因的局限性以及一些转WSA基因棉花株系纤维强度变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黑木耳凝集素对RAW246.7细胞分泌IL-6、IL-1β、TNF-α、NO释放量与免疫调节作用的问题,通过40%(NH4)2SO4沉淀法对黑木耳凝集素进行分离提纯,并伴随凝血活性检测、氨基酸组分检测,得到黑木耳凝集素粗品.经过AKTA蛋白纯化系统得到黑木耳凝集素纯品.使用SDS-PAGE电泳对凝集素分子量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棉蚜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工程植株在蚜虫发生期稳定地表现出抗蚜性状,转化一代群体抗、感植株分离比例符合3∶1,抗蚜基因是以单一位点整合到棉花染色体组中。经过 4 个世代的抗蚜鉴定、自交纯合和选择,获得遗传组成纯合的转基因抗蚜虫棉花新品系。对3个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品系、2个形态抗蚜品种(系)和 6 个常规品种(系)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转外源凝集素基因品系对棉蚜的抗性均达到高抗水平;川抗 77 在生育期内均中抗棉蚜,川棉109在苗蚜期和恢复期感蚜,而在伏蚜期中抗棉蚜;6 个常规品种(系)皆高感棉蚜。利用三种接蚜处理对不同类型抗蚜品种(系)进行鉴定的结果相同,繁殖行间自然传播蚜虫省略人工接蚜环节,是开展转基因棉花抗蚜性鉴定的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抗病虫基因新资源:海洋绿藻孔石莼凝集素基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凝集素(Lecin)具有抵抗植物病原菌和农业害虫的活性以及抗病毒活性,在植物保护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海洋绿藻孔石莼中分离到一种凝集素基因序列,为培育抗病虫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仙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性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植物凝集素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理,利用RT-PCR技术从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金盏银台中克隆到一个新的编码凝集素的基因.序列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片段总长为609 bp,含有一个由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和一个51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8 712.31 Da;前体蛋白在氨基酸水平上与杂种多花水仙凝集素、雪花莲凝集素、石蒜凝集素的一致性分别为83%,81%和77%;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不规则盘绕和延伸链为主;三级结构与雪花莲凝集素极其相似,是一种能与D-甘露糖特异性结合的B型凝集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黑木耳凝集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以及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的方法,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3个条件进行优化;采用CCK-8试剂法、形态学观察、划痕法来探究黑木耳凝集素对MCF-7的增殖、形态学变化和迁移率的影响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在浸提时间为8.47 h,料液比为1:51.71,(NH4)2SO4浓度为50.23%时,粗提液中的凝集活性最高,可得最大理论值为5.4795 HU;黑木耳凝集素处理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划痕闭合速度减慢。且与凝集素浓度具有依赖性,浓度越高细胞活性越低,细胞数量越少,对细胞的迁移率抑制性越强。该实验获得了黑木耳凝集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以及对MCF-7细胞的抑制效果,这对凝集素的提取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鱼油所含的磷脂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心、肝和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有助于脂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形成,又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物质。目前金枪鱼下脚料的利用主要是提取活性多肽、胶原蛋白、生产鱼骨粉等。金枪鱼加工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如果用于提取鱼油,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重点研究了酶解工艺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提取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1.5%,料液质量比为1:1,酶解时间4h,酶解pH值8。在此条件下,粗鱼油的提取率为4.3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含乳饮料的定义、分类以及我国含乳饮料的发展现状,同时还分析了我国含乳饮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因组图谱是基因组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目前基因组图谱的种类,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基因组图谱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不同稻鱼共生方式对水稻性状及稻鱼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适宜的稻鱼共生模式,开展了平作稻养鱼、平作稻凼式养鱼、垄稻沟鱼(垄作稻养鱼)和平作稻(中稻+再生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稻鱼共生方式对中稻、再生稻主要农艺性状及稻、鱼产量有影响。平作稻养鱼和平作稻凼式养鱼共生方式水稻单产能保持平作稻产量水平,增收鱼53.6~69.4kg/667m2,增加纯收益745~780元/667m2;垄稻沟鱼共生方式水稻单产比平作稻增产9.13%,增收鱼66.9kg/667m2,增加纯收益1 040元/667m2。说明垄稻沟鱼经济效益高,效果好,适宜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白鲢为主要原料,研制和加工鱼丸产品。通过对鱼丸的感官特性综合评定,初步确定了鱼丸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兴义市十字沟田不同投鱼量对稻鱼产量与效益的影响,2019年兴义农业局在万峰林办事处上纳灰村进行了5组稻鱼共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投鱼量为30kg/667m~2经济效益表现最好,水稻产量为325.72kg/667m~2,收鱼58尾/667m~2,重42.2kg/667m~2,稻+鱼产值5 123.2元/667m~2,纯收益3 904.6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青刺果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又名总花扁核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和贵州等海拔在1800~3200 m的山区、山坡、干旱河谷、荒地和丛林中。青刺果在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已有几千年的食药用历史。为了研究青刺果在药用、食用、护肤、保健功能等方面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三十年有关青刺果及其产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青刺果根、茎、果仁中含多种对人体所必须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粗脂肪、多糖、黄酮、萜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力、抗菌、维持生物膜流动等作用,另外在青刺果的栽培、萃取及化学成分分析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对青刺果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青刺果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其在药理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