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农民主观幸福感,与未确权的农民相比,已确权的农民主观幸福感更高;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增加农业收入和减少家庭抵押借贷是农地确权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健康状况良好、村庄地处丘陵和山区以及东部地区的样本上。为此,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地确权成果,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凸显农地生产性功能,不断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8年山东省17地市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村家庭劳动力是否外出和外出就业比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农地确权对外出就业的影响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达的地区正向显著,而在农地流转市场不发达的地区不显著。最后基于实证结论,从完善农地确权工作和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特点 人力资源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之大,决定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特殊贫困地区实施“希望工程”、在农村推广和普及农民培训和绿色证书制度,这些举措都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是,从长远看,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而农民增收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前提,因此,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必须调整当前农村教育的培养方向、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 ,农村特别是中部干旱山区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 ,就是农民增收缓慢与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一方面 ,由于农村自然条件差 ,经济基础落后 ,文化教育水平低 ,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以及意外灾害等因素 ,造成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 ,甚至负增长。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民职业教育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发展建设工作当中,作为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民的职业教育水平不容忽视。根据相关调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农业生产率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影响都是数以倍计的。为了推动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应该重视农民基础教育,重视创新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将农民职业化以稳定其农业生产主体地位,并建立科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更应面向国际市场,培训挖掘妇女农业生产潜力,最终将农民培训成能切实把所学专业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分析了濉溪县加快农村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实践经验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得出信息化扩大了农产品市场范围,而且提高了农民议价能力,使农民能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以此结论为基础,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发展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根本,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基础。因此,文章拟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角度来探析解决农民增收之道。  相似文献   

11.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地金融建立的基础性的制度,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核心,农地金融制度提供资本支持和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土地金融制度作为两种并列的制度一定具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对农地确权对农地金融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盘活农地资源,助推脱贫攻坚。10月18日,重庆市政府就近期出台的《关于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举行了专题培训。重庆市副市长刘强表示:《意见》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应新型经营主体的迫切期望,在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产业链、价值链在融合中纵横延伸的背景下应时应势而生。  相似文献   

13.
家庭承包制在初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制度创新绩效,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蕴含着制度缺陷。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在众多的农地制度创新形式中,农地股份合作制以其显著的增收绩效成为方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几年来一直为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就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几年来一直为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就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谈几点看法。1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1)农产品价格低,农资价格上涨。我县粮食种植占农作物种植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更多。我县的粮价从1997年开始连续5a走低,20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柱、是推动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城乡统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富民强省,才能推动农村事关全局的重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民营经济发展,2013年年初,制定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永胜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讨论了永胜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军 《新农业》2005,(5):60-60
沈阳市下大力量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形成了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对接和有效组织,转移渠道逐步实现有序化;通过培训,转移者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李华杰 《现代农业》2010,(10):66-6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岗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已接近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