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风是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视域下,传承农村优良家风有利于形成淳朴文明的乡风,能够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为乡村注入新的精神动力。新时期,要从厚置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乡风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乡风文明动力;发挥干部与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乡风树立模范;发挥家训家规家风教化作用,促进优秀家风文化发展等四方面推动优秀家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助力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17):268-270
发挥乡村好家风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既是推动乡村传统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新时代好家风在乡村落地生根的需要,也是引领新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通过探索对乡村社会优秀传统家风的创优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传统家风新的时代内涵,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建设诚信重礼、孝善并举、邻里守望、留住乡愁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抓好农村的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是关键。温州借助乡村振兴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宣传引导、难点攻坚、堵疏结合、机制建设等四大措施,借助移风易俗"六大工程",探索在乡村振兴工程中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正第八章弘扬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接上期)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振农民精气神,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家风是家族文化的精髓,是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良好家风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民风以至乡风建设,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位,家风关乎乡风、民风。新农村家风建设要助力乡村振战略实施,推进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对当前存在的传承家风的载体缺失、家庭功能发挥失衡和家庭结构残缺化、小型化等问题,必须继承并重塑家规家训,干部与乡贤以身作则,家庭、学校与社会互相配合,为优良家风建设提供载体、树立典范和凝聚合力。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2021,(8):47-4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和思想沃土。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鉴别力不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用优秀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占领乡村,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一、注重传承优秀的家训、家教、家风,带动形成良好的村风乡风家教和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家庭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万启 《甘肃农业》2022,(3):9-13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推动力和软件基础,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礼县是西部地区国家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县,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礼县在培育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培育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推进乡风文明提供好的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学术界通过乡风文明内涵、乡风文明重要性、乡风文明建设面临困境、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等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家风的建设。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关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平稳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家风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动力、精神支撑和人才保证;但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家风建设还有“利益至上”价值观念、“个体小家”家庭结构和“自由发展”管理模式冲击的挑战;在新时代,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和以科学发展为重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当下,错误思潮滋生蔓延,对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造成了巨大冲击,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国家认同感降低;迷信陋习泛滥、传统文化遭到冲击;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不良价值观凸显等情况。积极应对错误思潮对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冲击,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并提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思路,这为新时代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可以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发挥网络技术优势、以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强化农民主体意识等方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广大农村进一步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还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本文基于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城市文化氛围重、乡村吸引力弱,乡村"原子化"、人力资源匮乏等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5.
<正>文明乡风渗透在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如何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新乡贤在文明建设、道德培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抓好思想教育引导,做实良好乡风培育,开展乡风榜样激励。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农村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起来,更要让农民的精神面貌好起来。家是农村社会的最小单元,优良家风建设是农民群众素质提高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家庭和睦、家族兴旺的保证,是乡村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这些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因此,充分挖掘传统家风家训资源,创新传承家风的方式方法,把握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重要保障。在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乡风文明建设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河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推进小河镇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形成良好乡风。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重构乡村文化价值;二要建立村规民约引导规范村民行为;三要培育新乡贤引领维护乡村秩序;四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文明乡风建设的引导与培育。  相似文献   

20.
乡风建设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元素,被摆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乡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农村的乡风更加文明、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这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支撑。然而,通过总结江西省乡风建设工作,仍存在不足,亟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强乡风建设,具体而言:一要严厉开展整治陋习行动,让风气改“正”;二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让风俗变“好”;三要开展农村社会教育,让风尚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