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然生态等方面的问题越发凸显,农村土地资源存在问题突出,例如:利用率低、生态质量差等等,仅通过单一性土地整治方式很难将其有效处理,这就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性整治,通过多种措施综合应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用地的建设和乡村生态修复.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目的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帮助农村走向现代化,使农村成为更加宜居的地方,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生态的保护必不可少,在此背景下,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必须配合生态建设有所转型,过去被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的土地必须有所整治。  相似文献   

3.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时期,该项工作开展已成为国土整治的重要工具和抓手。采煤塌陷区具有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的需求,该区域的保护与发展更应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文章基于社会调研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方法,对彬州市义门镇现状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究采煤塌陷区周边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提出“民生为重、产业强基、生态为本”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建议,以期为采煤塌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俊超 《乡村科技》2022,(20):116-119
如何在现有资源环境约束下,既保证生态保护的迫切要求,又保证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同时实现保护耕地、合理补充耕地的目标,是陕西省延安市各级政府和研究人员当下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延安市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既能有效缓解“双保”压力,又能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突破口。基于此,对延安市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实施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龙刚 《乡村科技》2022,(19):145-148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对保护耕地、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响水县为例,从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全县村级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项目布局的选址建议,即优先选择响水镇南部、黄圩镇南部、六套中心社区、七套中心社区、张集中心社区及运河镇南部等适宜性较高的区域,通过因地制宜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全县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保障响水县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文化空间与三生空间有机融合的促进作用,基于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及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以文化空间识别为前提、以关系辨析为基础和以优化路径为措施的研究框架,并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文化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传承的特殊空间,涵盖了承载历史人文古迹的社会空间范围以及包含山川水系界域的郊野空间范围。典型属性包括地域风土性(基本性属性)、活态传承性(根本性属性)及文化性(特殊性属性)。主要类型包括法定文化空间、潜在文化空间及文化联系空间等3种;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文化保护的演化历程可分为相互独立、整治优先于文化、整治与文化并行以及整治与文化融合的4个主要阶段。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了由单一要素治理转向全要素治理、由仅注重生产空间发展拓展为“一文三生”空间协调发展;3)实施综合整治过程中文化空间与三生空间要素之间可能面临的位置冲突类型主要涵盖7个一级类、38个二级类,并且不同整治对象中涵盖文化资源的类型差异较为显著;4)从要素、空间和整治3个维度构建了促进文化空间与三生空间融合提升的理论框架。具体地,结合微观(具体位置)、中观(主要关系)和宏观(政策管控)3个尺度,详...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从功能实现、实施内容、作用机制等方面与传统土地整治进行比较,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上海和浙江的具体实践。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坚持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宜居生活空间、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总体策略,并从规划引领、制度供给、资源整合、工程设计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以期为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愈发加剧,与此同时,伴随着耕地面积减少、乡村土地的无序开发和农村宅基地空心化等问题相继出现.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能够统筹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乡村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目标任务,是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建设开放式乡村振兴服务区是新时代服务区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先行探索。为了破解封闭式高速公路服务区割裂地方空间发展格局、阻塞地方有机发展和疫情下运营困境的弊端,通过开放式乡村振兴服务区规划案例分析,进一步对开放式乡村振兴服务区的理论内涵、主要建设内容、区位选址、建设用地指标来源、资金来源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和交通强国战略大背景下,建设开放式乡村振兴服务区是十分必要的、投资估算是合理的、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这为探索新时代服务区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范例,对加快高速路服务区改革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云 《农业与技术》2023,(6):178-18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主导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深度优化三生空间布局,以及不断推进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等几个角度来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乡村“三生空间”持续优化提供有效对策,为我国进一步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用性不断被关注.该研究以宿迁市埠子镇大西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村庄自然环境、人口、产业、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现状以及村民意愿,制定了大西村规划目标,并从整理土地资源、优化村庄布局、谋求产业发展和加强支撑设施等4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以期为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直接收益者和重要的参与主体,农民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监督、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创新项目管理模式,但由于农民参与的主体地位缺少法律保障、参与的组织或平台欠缺、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调动不充分、参与的深度及广度不足等问题,公众参与效能未能发挥出来。针对农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完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加强宣传培训、拓宽参与的途径和搭建参与的平台及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农民能够真正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限定建设用地总量,严控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低效土地利用问题,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城镇低效土地整治规划技术基础上,分析城镇低效土地改造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时空综合化、目标多元化、要素多样化、政策系统化”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当前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结合自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有序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川西平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耕地变化及效益评价体系,以川西平原冉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在实地调研和充分收集研究区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川西平原土地综合整治效果评价逻辑框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测算冉义镇土地综合整治前后耕地的面积、形态、分布特征的变化,并从土地流转及生产效率、农户经营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等角度探究冉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1)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冉义镇耕地总面积增加14.60%,耕地斑块数却骤降64.21%,平均斑块面积和集中连片性均增加,正方像元指数从0.08减少到0.03,形状趋于规则;2)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宅基地与其周围林地组成的"林盘",随着"林盘"的大量减少,林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面积比例由51.82%下降至17.72%;3)农业机械化耕种率和土地规模经营率显著提高,能够有效避免零散耕地被边际化的现象发生;4)冉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当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应当重点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王乐  刘弘远 《乡村科技》2022,(11):129-132
为研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探讨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和支撑模式,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路,发现全域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面临政策支撑力度不足、规划协调不到位、劳动力供给不足、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等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支持,注重规划衔接,发展产业吸引人口回流,推动多部门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17.
在国土空间规划期间,底线约束以及指标管理和控制是面临的一项首要问题,要想确保村庄良好发展,就需要对村庄实施合理规划工作,合理计算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应用背景下加强核心管理控制力度,遵循逐层分解的方式实施工作。本文主要从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此将该项方式的操作性全面体现出来,为后期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国土整治的新概念、新探索,可以有效解决耕地保护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深入调查,总结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沈家墩村、东衡村、五四村、三林村、仙潭村和蔡界村六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并提出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加快乡村“三生”空间整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保证农民四项权利到位的优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略。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针对目前村庄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在村庄整治规划中的一些整治方法、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立足乡村发展要素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要求,开展乡村综合发展潜力综合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区域内各类村庄基础条件、发展潜力特征,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选择,提出不同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