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变电站网络智能倒闸操作模拟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思路,主要对系统的倒闸操作模拟和其他拓展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他拓展功能包括智能化设备状态显示,运维站设备间隔运行状态汇总,自动开票和编制操作方案,电子围栏随意设置及工作内容或其他标注内容显示,接地标签拖放、管理和标示牌悬挂,远程编制变电站现场提示显示,显示设备图片、参数和相关内容与培训功能,最后介绍了变电站网络智能倒闸操作模拟系统在220kV金桥变电站和110kV春江变电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220kV左安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北京电网开始步入智能化时代,随后220kV未来城第二代智能站建成投运,其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站域保护等新型智能设备的采用,标志着电网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装置投运后面临的校验问题随之而来,工作票的填写、二次安全措施的布置、保护校验项目及内容如何开展都提出全新的安全要求。2015年正值220kV左安门(扩大外桥)、怀柔北(双母接线)、温泉(双母接线)变电站的变压器、220kV线路保护的校验,对上述内容总结了安全措施的变化及相关建议,希望能对以后的运维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  相似文献   

4.
110kV云林变电站是宁波电网首座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它的设计借鉴了国内几座已投产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经验,结合技术现状、安全因素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云林变电站的设计方案,采用标准三层二网式构架,站控层MMS单网配置,过程层GOOSE双网配置,不设SMV网;采用网络化的监控和保护设备。经过比较论证,采用智能终端替代智能断路器的方式实现一次间隔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办法》等6项通用制度的规定。通用制度中明确对变电站内设备验收、运维、检修、检测、评价和反事故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新标准和要求,国家电网要求生产投运周期控制在90天以内。为此,小组对近几年安徽检修分公司所辖500 kV变电站的新建、扩建工程所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站投运所需时间大约在110天左右,离国家电网公司对新建变电站投运时间上的最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另外,生产投运周期过长也严重影响了新站投运、扩建工程的进度,阻碍了电网快速发展,也不符合十三五电网规划的要求。考虑如何提高变电站工程生产投运效率,已成为满足电网规划发展、保障安全供电要求的当务之急。因此,QC小组确定此次QC活动的课题为“缩短500 kV某变电站生产投运时间”。  相似文献   

6.
资讯     
《农村电气化》2016,(6):63-63
浙江电力深化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 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 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覆盖。2016年以来,这些机器人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31例,有效提升了变电设备精益化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7.
7月9日,浙江电网500kV芝堰(兰溪)变顺利投运,这是目前国内首座500kV智能型数字化变电站,其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最深、实施范围最广,并在过程层的数字化以及变电站的操作控制智能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袁慧 《农村电工》2012,20(10):3-3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现场施工维护人员、机电设备逐渐增多,安全工作就显得越发重要。河南省许昌供电公司现在已投运的220kV变电站有6座,110kV变电站近20座。由于变电站的数量增加,继电保护班的日常改造和维护工作也日益增多,而在班组人员不增加的前提下,现场工作中的安全工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4月青岛午山220 kV变电站投运开始,标志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化电网建设正式起步,在随后的几年中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应用。截至2012年,智能变电站建设已由规划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初步形成了智能并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及管理标准,为智能电网的全局建设与引领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电子互感器抗干扰能力差。多数电子式互感器在现场投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简述一起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异常故障的排查过程。运维人员先按照常规思路对10 kV线路巡视检查、测量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几经波折,最后发现是站内消弧线圈补偿度不当引起的。此次故障排查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对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要拓宽思路,站内设备与站外出线同时考虑;提高调度及运维人员对事故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有效缩短事故原因查找时间,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