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水稻高温热害的产生原因水稻的生长发育对气温有一定的要求:水稻的最适发芽气温在28~30℃,气温低于12℃时水稻不能发芽;日平均气温在25~28℃时,适合水稻分蘖,29~31℃时适宜幼穗分化;抽穗适宜温度在28~30℃,30~31℃时有利于开花、授粉和受精。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利影响:温度高时,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高温热害。水稻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高温很敏感,日平均气温超过31℃就会发生障害。籼稻开花期发生高温热害的日平均临界气温在30℃,短时高温热害产生的临界温度为35℃。水稻孕穗和抽穗期如遇持续3天以上35℃左右的高温,以及盛花期遇到36~37℃高温,均会  相似文献   

2.
依据宜春地区1961~2006年7~8月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对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鉴定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水稻抽穗扬花期影响结实率的重要因素日最高气温为水稻耐热性鉴定条件,在宜春地区(27°44′)实施自然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总体资源略显不足,为此,提出了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鉴定中利用自然温度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空气温湿度对水稻灌浆及空壳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1996—2005年10个年份的晚稻孕穗至成熟期的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对水稻空壳率和灌浆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水稻的灌浆速度没有显著影响;灌浆期气温的升高对水稻灌浆速度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日最高温度大于或等于30℃的天数对水稻秕粒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日最高温度大于或等于30℃的天数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最后对防御高温危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温对安徽省水稻汕优63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伟  马晓群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399-402
摘要:本文利用安徽省农科院2000-2004年中稻分期播种试验水稻发育期资料、产量结构资料和相应的气象地面观测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了水稻汕优63不同生育阶段内高温日数、危害积温、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和高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对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内高温日数、危害积温对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为孕穗期>幼穗形成期>抽穗灌浆期;孕穗期内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对结实率、千粒重影响显著,幼穗形成期、抽穗灌浆期内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对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相对较小;高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对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在抽穗灌浆期最为显著,孕穗期次之,幼穗形成期最小。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籼稻高温热害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日平均气温30℃以上,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条件下抽穗扬花,就会产生高温热害,主要造成水稻花丝萎缩或不伸长,花药不开裂,花粉粒不发芽,以致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安徽省今年出现了阶段性高温热害天气,对水稻生产产生了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中盆地位于北纬32.5~33,5度之间,具有亚热带北缘气候特点.年大于10℃以上活动积温4498.5℃,其中水稻生长的4月10日至9月30日为3922.41℃,占全年的87.2%.气候适宜于杂交水稻生产和制种,常年水稻种植10万hm2,制种0.13万hm2.水稻制种关键技术之一是确定最佳出穗期,从而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抽穗扬花期的降雨、气温以及灌浆期的光温气候等条件都直接影响到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为此,对汉中盆地杂交水稻制种最佳出穗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1985年以来,凤凰县杂交水稻制种平均亩产超过了200公斤,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改秋制为夏制,确定最佳授粉期和播差期 制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是否安全抽穗,花期、花时是否相遇。使威优64和汕优64抽穗扬花期安排在小暑(7月6日)边;汕优63在7月底至8月抽穗扬花、此时日平均气温26~30℃,光照充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能够安全扬花授粉。……  相似文献   

8.
8月5日前后建堆发酵.9月1日前后进温室、二次发酵;铺料在18cm左右,不宜太厚,争取12月上中旬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基本出菇完毕,然后腾茬、晒棚以备种植厚皮甜瓜,种植技术同常规。  相似文献   

9.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峰 《作物杂志》2006,22(2):51-52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北纬50°15′,为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其所居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受季节性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明显。热量资源不足,年平均气温为-1℃,≥10℃的活动积温在1900~2100℃之间,水稻生育期仅95~120d(插秧)。6~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8℃、20·4℃和18·0℃。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05·7h,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集中在6~8月间,加之江河水量极为丰富,可满足水稻灌溉要求,且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低洼涝地宜种水稻土壤多;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在日平均气温30℃以上,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条件下抽穗扬花,就会产生高温热害,主要造成水稻花丝萎缩或不伸长,花药不开裂,花粉粒不发芽,以致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安徽省今年出现了阶段性高温热害天气,对水稻生产产生了特殊影响。12006年高温出现情况(1)7月中旬(17~20日)出现的高温主要影响早播早熟组合,如特优559、特优航1号、特优86、特优1012。这次高温时间较短,且田间空气湿度较大,结实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低于2003年的情况。(2)8月中旬(10~15日)出现的高温主要影响迟播或迟熟组合,时间比上次(7月中旬)略长,且空气湿度低于上次…  相似文献   

11.
异常高温对水稻种子产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8月13日至20日,江苏省南京市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而这一段时间正是一些杂交中籼稻的孕穗、抽穗、扬花期。进入9月份,六合区部分田块的水稻出现了结实差、秕粒增多的现象,不明原因的种植农户和基层经销商,把这种现象简单地归结为种子的质量问题。实际上2003年7月25日至8月7日,该地区曾经持续出现创记录的高温天气,当时六合区马集镇、竹镇、雄州镇种植的杂交中籼稻发生了大面积空瘪。  相似文献   

12.
2000年秋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8月9—20日的秋风,严重影响了遵义县的水稻产量,结实率低,减产38.49%。通过定点对秋风危害调查和临田验收,得出8月8日前剂穗的水稻组合结实率为82%,与正常年份85%相比,减产3%;8月9-20日齐穗的水稻组合结实率最低,为49.7%,减产35.3%;8月20日后剂穗的水稻组合结实率低,为50.5%,减产34.5%。  相似文献   

13.
坡螃田水稻稳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3—17.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水稻生育期4—8月降水量866.3毫米,蒸发量662.1毫米,8月分降雨量142.3毫米,蒸发量167.7毫米。日照充足(全年日照1177.9小时,水稻生育期4—9月,日照605.5小  相似文献   

14.
宿松县近4a来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与气温及降水量的关系表明(见表1),黑粉病的发生轻重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一年中不同抽穗扬花时段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即不育系抽穗扬花时期日平均气温在26℃以上,雨日天数少,降水量小,发病就轻;日平均气温23℃以下,雨日天数多,降水量大,发病愈重。  相似文献   

15.
南充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鲜铁军  翟园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1):179-183
为探索南充各地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影响及时空分布特征,笔者利用南充所辖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南充各地的水稻抽穗扬花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仪陇的高温热害最轻,市辖三区的高温热害最重,其次为营山、蓬安,再次为西充、南部,最后为阆中;近34年南充各地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以轻度为主,其次是中度,最后是重度;近34年南充各地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尤其要加强对市辖三区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北京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和各生育时期的温度指标,为技术人员科学指导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对多年农情调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时期温度演变及各生育时期的温度指标。分析表明,北京小麦适宜播种的温度指标为17~18℃;进入越冬期即基本停止生长(稳定通过0℃终日)的时期常年(近30年)为11月28日;小麦返青平均需要气温0℃以上的日期19d,需要0℃以上的积温73.3℃·d;返青期至起身期需18~29d,平均需积温216.5℃·d;起身期至拔节期需8~12d,平均需积温147.5℃·d;拔节至挑旗历时12~15d,平均需积温231.2℃·d;挑旗至抽穗历时7d左右,平均需积温153.4℃·d;抽穗至开花需5d左右,平均需积温113.4℃·d;开花至成熟历时32~37d,平均需积温800.4℃·d;全生育期260d左右,最短256d,最长262d,所需积温1 970.7~2 325.5℃·d,平均为2 294.0℃·d。  相似文献   

17.
高温对一季晚稻结实率与产量的影响及其防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找湖南省主推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避开水稻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期与抽穗期的高温热害,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时期的气温对一季晚稻品种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抽穗灌浆结实及产量的影响,同时调查了湖南省大面积生产的高温热害。研究与调查结果表明:在湘中地区,生育期相对较长的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是5月20日左右,生育期相对较短的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是5月30日左右,最安全的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期是8月13日后,最安全的抽穗灌浆期则是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钟声 《种子》2007,26(4):32-35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在昆明市的抽穗持续时间较长,抽穗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抽穗后3天内多数花序进入开花期。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第10~15天,开花期前25天内所开小花约占总数的87.5%。开花后10天种子具备正常发芽能力,此时小穗风干物质含量〉60%。始花至成熟种子脱落时间平均为18天,95%种子脱落持续时间平均为45.4d;种子开始脱落后的第15~30天为脱落高峰期,此阶段饱满种子脱落占总数的54.5%。适宜的收种时间为抽穗后第5周。根据本次所有观测结果的变异系数,非洲狗尾草结实性个体间差异极大,是导致种子收获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市场供应充足,小麦批发价格平稳略降 到2007年10月25日,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活动已举办46次,计划拍卖总量4264.3万t,实际成交约1985.7万t,成交率46.6%。8、9月份国家陆续增加了市场投放量后,企业用粮需求基本得到满足,10月份几次拍卖成交量及成交率较前期明显下降。10月11日、10月18日、10月25日成交量分别为35.98万t、27.85万t和27.44万t,成交率分别为24.32%、18.84%和18.55%,较9月上旬30%、8月份57.6%的平均成交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秋风对水稻影响评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更好地对秋风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定量评估秋风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利用贵州省多年农业气象试验站水稻观测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水稻空壳率与各气象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空壳率与相关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抽穗前10天—抽穗后5天的平均气温对水稻的空壳率影响最大;不同时段,持续时间及水稻抽穗的不同阶段的气温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存在差异;阴雨天气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用负积温表征和评估秋风对水稻的影响优于常规秋风指数,通过计算秋风强度和水稻灾损率,建立了基于秋风指数和负积温表示的水稻灾损量气象模型,为贵州秋风的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