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庆华 《中国麻作》2012,(4):165-168,189
为了尽快选育亚麻新品种,我所从20世纪90年代对亚麻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从DNA提取、子房内部结构、外源DNA导入时间、方法、后代的变异、品种选育的应用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选育出等黑亚14、16、17等3个亚麻品种及一批优良品系。利用该技术进行亚麻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2.
梁月荣  李娜娜 《茶叶》2011,37(4):207-212
本文重点总结了2010年国内外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包括茶树育种资源研究、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茶树品种化学成分与适制性研究、茶树品种生理和抗性育种、茶树品种繁育与栽培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广西近30 a水稻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了当前广西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二五"广西水稻育种在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创新、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材料的创新、水稻育种技术的创新、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水稻高效可持续发展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大麻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大麻是一种多用途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品种类型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材料是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总结分析中国工业大麻品种选育方法、品种特性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该基础上,提出目前亟待加强的工作:培育出麻率高于26%的纤用型新品种;完善籽用型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培育稳定的药用型工业大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开展高效定向育种和抗性育种研究等,以期为中国工业大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十五”国家 86 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 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 1个 ;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 12份 ;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2 0万hm2 ,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 ;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 ;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郑新强  李明  张龙杰  黄杨  吴颖  韩震  王开荣  梁月荣 《茶叶》2021,47(4):195-199
叶色紫化茶树鲜叶花青素含量高,叶色特异,可用于开发特殊风味茶产品;其叶色斑斓的茶树还可以作为观赏园艺植物.本文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10余年来在紫化系茶树品种选育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包括育种资源收集及创新,新品种选育,育种鉴定和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20余年来山西棉花耐旱新品种选育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就:解决了前人提出的数十种棉花耐旱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不能被育种家直接采用的难题,提出并完善了我国棉花耐旱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8.
选育高产、稳产的谷子新品种是每个谷子育种工作者的育种目标,然而选育出的新品种更需要有一个综合指标衡量其高产稳产性。过去评价新品种的方法是,用该品种的平均产量(X)与对照品种增产百分数估算产量水平,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或回归系数(b)估测产...  相似文献   

9.
863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国家863课题“大麦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实施一年来巳取得了较大进展。选育出饲料大麦专用新品种1个、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并增产极显著的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系各1个;筛选与创制出优质、抗病、抗逆等各类育种材料12份;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0万hm^2,建立了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及中试示范基地;构建了大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程序;在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材料筛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啤用品质、抗赤霉病、抗逆育种等方面巳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总结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总结了1979-1998年在育种方法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1995-1998年良种繁殖推广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彩色棉育种进展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彩色棉的种质收集、新品种选育、杂交优势利用及其遗传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彩色棉育种已取得一定进展,选育出的新品系及组合表现突出,并对彩色棉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东花生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3,32(Z1):174-179
广东花生育种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农家种的征集评选,系选种的选育及其后的推广应用.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农家种的杂交选育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辐射技术与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成为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的典范;1970年以前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青枯病育种,1970年以后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旱锈病育种兼抗青枯病育种.70年代中期开始直接利用外来种质和抗性基因改良花生抗病(青枯病、锈病、叶斑病)性并取得成效;1981~1986年抗锈遗传研究对选育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育种家以农家种狮头企为基础亲本材料,经过50年不断遗传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花生品种群体.广东花生选育种历史实质上是农家种狮头企及其后代的遗传改良历史.广东花生育种工作及其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广东和全国花生生产及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科技厅于2008年设立了粮食重大专项,其中专题一"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其最主要研究内容是杂交水稻新品种选择育种。文章介绍了专题一的主要研发内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邱一彪 《玉米科学》2002,10(Z1):097-097
自 90年代初以来 ,四川省为加快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选育出更多更好的杂交玉米良种为生产服务 ,在玉米育种攻关的基础上 ,由省农业厅牵头 ,再和各地市州农科所联合起来 ,共同进行玉米联合育种研究 ,实行“资源共享 ,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 ,大大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短短五年时间 ,全省玉米联合育种取得重大成效。全面超额完成“九五”下达的计划指标 ,对推动四川玉米生产跃上新的台阶做出了巨大贡献。1 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九五”全省各地市州农科所共选育成功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 16个。其中突破性品种 4个。…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特优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水稻育种技术路线从高产育种向优质高产育种转变的过程及其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日本人新关和大野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水稻单倍体植株后,花药培养作为一项新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并在育种上得到有效利用。我国于1970年开展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研究,在新材料创造、新品种选育、基因定位和加速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纯合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我国粳稻花培育种应用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小麦育种,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选育9 750~11 250kg/hm2超级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笔者常思久盼的育种目标的幻想。为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尽早达到育种目标,针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产量潜力、目标及主攻难点、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为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而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茶树育种早期鉴定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茶树为多年生经济作物,按常规育种程序,育成一个茶树新品种约需20年左右,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效果,各国茶树科研工作者对品种选育中的早期鉴定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从茶树形态、生化及分子水平就茶树产量、品质、抗性等早期鉴定技术研究概况作一粗浅论述,以供茶树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麻类所麻类育种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全面回顾了麻类研究所麻类育种工作五十年的历程,较为详尽地阐明了麻类育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五十年的麻类育种工作经历了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鉴定与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运用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基本形成了我国麻类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先后收集和整理麻类资源近万余份.选育出新品种30余个,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红麻品种"7804"、苎麻品种"圆叶青"和"中苎1号"及黄麻品种"湘黄麻1号"等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近100亿元.选育了亚麻品种中亚麻1号,结束了我国南方没有自育亚麻品种的历史.现代的麻类育种向多元化育种目标发展,为麻类的不同用途选育出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大理州大麦育种工作历经30多年发展,共育成S500、V43、凤大麦6号、凤大麦7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啤、饲大麦良种21个。这些育成大麦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大理州及云南省生态适宜区大麦产业发展的有利支撑。30多年来,大理州大麦新品种选育工作从无到有,不断积累,不仅成功选育了一批良种,还培育了一批核心亲本,创建了大理州大麦新品种选育技术体系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然而,近年来受比较效益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大理州大麦生产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获取育种工作的新突破,笔者从育种目标调整、基础理论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