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初,随着气温迅速升高,干热风肆虐,平菇菇房管理条件和培养料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北方地区极易出现幼菇大面积萎缩、死亡的现象,甚或引起霉菌或虫害大发生的,严重影响了平菇的产量和栽培效益。对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食用菌栽培中的经验教训,对夏初平菇栽培中死菇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福元  姚宁 《食用菌》2000,22(3):9-10
近年来,随着我省平菇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年产量也逐年上升。然而,平菇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物学效率较低,效益差,突出表现在,大部分菇农采用袋栽垛墙式出菇管理方法,此法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二潮菇,而第三、四潮菇往往出现菇体小、产量低、品质差、菇期分散,大面积生产的生物学效率徘徊在80%左右。因此,加强平菇的后期管理,是提高平菇单产和效益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摆在食用菌研究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平菇后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菌棒缺乏养分和水分,为此本试验采用绿迪乐、高美施等四种营养液,合理配制适宜…  相似文献   

3.
杨春鹏 《食用菌》2014,(5):57-57
<正>平菇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平菇栽培季节从秋末至冬春,甚至夏季;栽培场地、栽培方式均不严格,利用冷棚、暖棚、防空洞均可栽培平菇,可以用塑料袋栽培,也可以用阳畦栽培。平菇栽培以其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的特点而备受广大菇农青睐。从栽培到出菇结束总计约四个月左右,生物学效率一般都在80%~120%。生料栽培平菇,虽降低了投入,增加了效益,但时常会因管理不当,造成杂菌污染,致使产量、效益明  相似文献   

4.
选取苎麻全秆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配方中,平菇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配方C的生物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低于平菇,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苎麻全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苎麻全秆有利于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平菇生产试验,以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结果表明:牛粪搭配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是可行的,且比较菌丝的长相、出菇的菇形、菇色、出菇时间、菇重、菇产量、出菇率等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粪52%+废料35%。  相似文献   

6.
平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1]。平菇的主要栽培方式为塑料袋栽培,栽培设施为塑料大棚。长期栽培食用菌的大棚,易引起土壤中致病微生物种群的富集[2],同时虫口基数也在不断积聚、扩散,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平菇产量下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改善菇棚环境、提高栽培成功率,笔者采用平菇、玉米轮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栽培者经济效益,也促进平菇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所谓平菇“1 1>2”栽培模式,是指运用一次性爆发出菇技术,同时启用两个菇棚,一个发菌、一个出菇,两棚交替利用的全新生产模式,其生产效益远远高于相同的两个菇棚、相同时间段常规发菌和出菇的管理方式。1)栽培时间安排。运用该模式生产平菇,可参考表1合理安排栽培时间。表1栽培  相似文献   

8.
平菇抗杂菌能力强,生产率高,可以开放栽培,是我国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的菇类。但是,从生产角度来看,平菇的高产特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①发菌过程中霉菌污染,特别是连年栽培的场所更严重;②管理不当,部分栽培块前期不出菇,总的生产率降低;③出菇后  相似文献   

9.
开春后袋式栽培的平菇,因有效出菇时间短,产量低,越夏后,菌筒中的水分、养分已不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何在春菇生产期间加强管理,使越夏后能再夺高产,是广大菇农非常关心的技术问题。笔者在稷山县平菇栽培专业户马炎更家的菇场,经过多次探索试验,可使平菇增产150%~200%,而且菇体质嫩、味鲜美。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醋糟可以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制种以及栽培平菇,既能废物利用,减少污染,又能提高菌丝生长速度,提早出菇,提高平菇产量及营养成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1.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多数农业废弃物均可用作其栽培原料。本试验采用木屑(苹果枝条)、荞麦壳、稻壳等为培养料培养平菇,通过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平菇菌丝能够在该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共采收了4潮菇,各潮次间平菇产量存在差异,其中前3潮平菇产量高且稳定,第Ⅳ潮菇产量较低,平均每袋4潮菇共采收鲜平菇1115.56 g,生物转化率达114.06%。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栽培平菇的单位及个人很多,各种菇房结构形式多样、用途不一。如果这些设施能够满足平菇出菇时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省工、省力,获得高产。如果设施不合理,不但管理繁琐,更主要的是出现畸(?)菇、烂菇等生理病害,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较合理的保护设施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刘华安 《食用菌》2008,30(1):56-57
平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销量大且栽培容易、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二。可近年来平菇的栽培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发菌期间比前几年污染率高得多不说,即使发好菌后产量也不高.大量死菇,甚至绝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广大菇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种菇积极。很多单位和菇农采用各种药物防治,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污染了平菇子实体。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我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平菇病害的发生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麦秸箱式压块法栽培平菇技术华北平原农区麦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麦秸作原料栽培平菇,一方面能解决棉籽壳日渐紧缺且价高影响平菇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平菇生产原料的来源,又能使麦秸大幅度增值。但麦秸栽培平菇,常规方法产量低,菇质量差,效益低。如何解决这些...  相似文献   

15.
王庆武 《食用菌》2008,30(1):20-21
平菇出菇管理简单,产量高,价格适中,消费量大,栽培户逐年增多。为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平菇菌株,我们做了15个平菇菌株栽培试验,为菇农选择栽培菌株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温期反季节栽培平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季节栽培食用菌产品价格往往是常规季节的4~6倍,效益相当显著。如何搞好高温反季节食用菌的栽培,几年来我所就平菇高温反季节种植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平菇反季节种植不仅种植成功率高、时间短、出菇快、易管理,一般15~20d出菇,生物学转化率达90%以上,而且周期短,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平菇出菇期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在出菇时常出现许多问题,影响商品质量和产量。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现将平菇出菇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平菇因其消费量大、栽培管理相对简单,易被大多数农民尤其初学者所掌握,在整个食用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以山东为例,平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3%,可以说,消费者认识食用菌、生产者初次栽培以及集市贸易中的食用菌产品,均是以平菇为主题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技术推广并形成规模化生产以来的20多年里,平菇的栽培管理周期一直维持在3~4个月时间,即除去制种所需时间外,从栽培发菌开始,直至出菇结束,少则100天,多则150天;而其生物学效率(俗称产量)却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变或提高,大多保持在80%~150%,可以说,长时间的栽培管理用工,给平菇生产增加了大量的直接成本,并且后期(2潮)以后的菇品商品价值很低,使得栽培者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如何在保持原有生物学效率的基础上,大幅缩减出菇时间、降低生产用工量、并且提高商品菇的质量及其价值?笔者以此为题,参照国内外双孢菇、金针菇工厂化等生产模式,在有关单位协助下,进行了20多个批次试验,取得了基本成熟的“平菇仿工厂化栽培技术模式”,现总结并献给广大菇农朋友。  相似文献   

19.
姬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麟璋  周建光 《食用菌》2006,28(6):38-38
姬菇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姬菇的名称实际由真姬菇而来,是由商人采购与真姬菇形状相类似的平菇充当真姬菇在销售,由此逐渐流行。姬菇与通常的小平菇又不同,它的形状要求和真姬菇相类似,即菇柄要细长,菇盖在2cm以内,菇质要细嫩;在栽培效益上来说每丛菇根数要多。由上可知姬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只要符合特殊商品性状的平菇都可以用来生产姬菇。由于菇体幼嫩、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姬菇虽然栽培的产量不如普通平菇,但商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平菇3~4倍。所以栽培者也不少。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现将笔者几年从事姬菇生产的一点体会总结出来,以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育红  郭倩  张军 《食用菌》2004,26(5):45-46
随着我国平菇属品种的不断增多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平菇、秀珍菇和姬菇等品种在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特别在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过程中,病情严重,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为了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在上海南汇康桥等地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消毒剂——菇安消毒剂(中试产品,其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