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8年5月15日,从福建省顺昌县农业局获悉,2018年年初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湖北引进,保存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经过驯养、选育和人工催产繁育,已成功繁育出680多万尾水花鱼苗,即将上市供应。目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繁育批量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据介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  相似文献   

2.
正1.新建福瑞鲤培育基地及繁育基地各1个,扩繁推广福瑞鲤、异育银鲫"中科三号"、良种草鱼、长江原种鳙鱼、长丰鲢等大宗淡水鱼新品种苗种6030万尾、示范面积14400亩,新增核心示范区500多亩、示范片2000多亩,增幅较大;2.鲤鱼良种选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鲤鱼新品系F2育种值评估、配对繁育及8个家系的种质鉴定,并于9月通过了查定和现场测产;3.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福瑞鲤、良种草鱼、长丰鲢的养殖试验、"鱼菜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24日,在河北省农业厅、沧州市农牧局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共同努力下,"国家级新品种长丰鲢繁育基地-华北工作站"在河北省任丘市四大家鱼国家级良种场正式成立。长丰鲢是长江所培育的国家级最新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养殖效益高。通过双方合作,争取利用2~3年的时间,把任丘市四大家鱼国家级良种场同时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17,(2):56-56
<正>本刊讯猪嘴鱼,学名暗色唇鲮,属国家珍稀濒危动物。猪嘴鱼生存水质要求极高,加之过度捕捞,现在已经十分稀少,在云南曲靖仅罗平的多依河有少量存在。为保住这一稀有土著鱼种,罗平县鲁布革乡水产站技术人员从2011年开始尝试人工繁育,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克服难关,人工繁育成功。1月10日,首次培育成功的10万尾三公分以上的猪嘴鱼鱼苗被投放进多依河。  相似文献   

5.
1987年我们从湖北省引进斑点叉尾鲴试养,经精心培育成亲鱼,于1990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1991年继续进行人工繁育技术试验。两年共培育鱼苗37.8万尾,现将苗种培育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5年、2006年,连续二年在山口水库进行了高白鲑人工繁育试验,在黑龙江省水产引育种中心进行了受精卵孵化及鱼苗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600万粒,孵化出鱼苗19.34万尾。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为保护增殖渔业资源,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向松花江放流人工鱼苗452万尾。特别在今年放流工作上又有新突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数量多。自1991年开始放流,今年是放流数量最多的一年,达到165万尾(市区100万尾,呼兰县50万尾、依兰县10万尾、宾县5万尾)。二是品种多。除了传统的鲤、草、鲢、鳙外又增加了青鱼。三是企业参与赞助。由市水产局渔政处牵头,哈尔滨市正阳河集团出资在道里区新发镇水产站的协助下,向松花江放流夏花鱼苗50多万尾,首创由企业出资放流人工鱼  相似文献   

8.
<正>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工繁育的800万尾黄颡鱼苗经过4个月的规模化养殖,成活率超过90%,亩产达到1750千克。8月中旬上市以来,以40元/千克多的价格俏销国内、国际市场,其中90%以上销往韩国。今年4月,首批800万尾的黄颡鱼鱼苗繁育成功,并进行了400亩水面的试养。经过4个多月的精  相似文献   

9.
鮸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不同来源的鮸鱼亲鱼,经人工培育、促熟后直接在网箱内催产,用LHRH-A2作催产剂,体腔注射,采用轮虫-丰年虫幼体-鲜活桡足类-冰鲜桡足类饵料系列培育鱼苗,3年共育出全长3cm以上的鮸鱼苗70余万尾,基本上掌握了鮸鱼的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长丰鲢"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经过20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这个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较高而且整齐、遗传纯度高等优点。该品种选育先后获得国家"七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2011年5月10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了"长丰鲢"水花,其中100万尾在开远市进行试验养殖,首先在开远市鱼种站培育,然后在开远市水产技术辅导站技术人员指导下,分别由王兴祥和罗国建2户养殖户对"长丰鲢"进行试验养殖示  相似文献   

11.
<正>为有效解决陕西地区长丰鲢苗种供应问题,2017-2018年,大荔县水产站与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在育红繁育基地进行了亲鱼培育及人工早繁试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积累了较好的技术经验,其生产的苗种已广泛推广到陕北、陕南、关中等养殖区,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现根据两年的人工早繁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19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陕西综合试验站从四川引进长丰鲢水花200万尾,在陕西临潼示范站进行培育,经过2个月的培育试验已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一、材料与方法1.培育池塘条件培育池塘为养成鱼的旧池塘,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14,(9):44-44
<正>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通州区大力发展观赏鱼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自孵优质鱼苗9亿尾,外销1.5亿尾,引进5 000万尾,放养8亿尾,进一步提高观赏鱼良种覆盖率。2014年8月,记者从区农业局获悉,今年以来,通州观赏鱼价格稳中有升,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观赏鱼产业得到稳步发展。上半年,观赏鱼产量1.2亿尾,产值4 446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观赏鱼养殖274户,养殖水面5 391亩。经过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鑫淼水产总公司—苗种繁育场—养殖户"的观赏鱼三级良种繁育体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自2002年秋在清江试验场开始进行鮸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至今已连续4年,共育出全长3厘米以上鮸鱼苗数百万尾。本技术要点总结了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同时根据在福建等地参观和了解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可供鮸鱼人工繁育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家鱼苗繁殖技术。宁都县鑫鸿水产繁殖场,2010年建场,是江西省级良种繁殖场、农业部无公害苗种繁殖基地。2014年生产“四大家鱼”苗种20亿尾,产值600万元,纯利150万元。除供应本省外,还销往邻近的广东,福建两省,深受养殖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水产种苗市场需求及良种场所寻求发展的需要,峡江县鱼种场充分利用已建好的省级斑点叉尾良种繁育设施,凭着多年从事水产良繁积累的鱼苗鱼种培育技术优势,于2013-2014年从江西引进长江大口胭脂鱼水花苗种开展了引种养殖培育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长丰鲢系1987年从长江鲢性成熟个体中,选择个体大、体型好的雌鱼为母本,用遗传灭活的鲤精子做激活源,采用极体雌核发育方法,经连续两代异源雌核发育、两代群体选育,获得的选育鲢F4。2009年12月22日我们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1龄长丰鲢200尾,作为后备亲本,经过3年精心培育,2011年有部分亲鱼成熟进行了人工繁殖,今年全部亲鱼进行了繁殖。现将长丰鲢亲本培育及人工繁殖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14,(5):32-32
<正>云南保山市后背鲈鲤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14年4月,第一批鱼苗约1万尾左右,已长至1.5~1.8cm,第二批出膜鱼苗约7万~8万尾。后背鲈鲤属鲤形目鲃亚科鲈鲤属,分布于澜沧江、怒江水系,为云南特有鱼类。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该鱼种群资源衰退、个体稀少,采集困难。自2005年以来,保山市水产部门与企业合作,先后从澜沧江、怒江收集野生后背鲈鲤32尾,经过8年人工驯化养殖最终获得亲本17尾。2013年至2014年开展人工繁殖试验4次,成功3次,累计获受精卵近20万粒、孵化出鱼苗约10万尾,孵化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水产研究所2004年夏季用野生亲体人工繁育获得少量子一代文昌鱼苗(F1);2005年夏季用野生文昌鱼亲体人工繁育获得成批量的子一代文昌鱼苗(F1),并在冬季向厦门文昌鱼保护区实施了首次文昌鱼资源人工增殖放流;2007年夏季用人工亲体人工繁育获得少量子二代文昌鱼苗(F2);2008年夏季该所又用人工亲体人工繁育获得成批量的子二代文昌鱼苗(F2)。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口胭脂鱼是我国“九五”期间推广的水产养殖良种之一。沂水县作为临沂市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引进养殖该品种已3年多。在1998年人工繁育试验的基础上,1999年进行了生产性苗种繁育试验。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池塘静水孵化等常规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一批催产38组,获卵150余万粒,受精率78.2%,出乌仔82万尾。1试验材料和方法1.1池塘亲鱼培育池、鱼苗孵化池为土池,面积1~3亩,水深1.5~2m。按常规进行生石灰彻底清塘,灌注井水,施发酵牛粪,培育适口的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