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泵将空气中的氧与池水充分混合,养殖池与水处理池通过微孔曝气管道提高溶氧量。结果表明:一台8.5kw的气泵可以保障7个养殖池(1540 m3水体、52.5 t鲟鱼)溶解氧稳定在5.7mg/L以上,单个养殖池每小时耗电量为1.21kw,每吨鱼平均每天耗电成本为3.80元。  相似文献   

3.
海水鱼类 节约型工厂化养殖构建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水养鱼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生产的连续性、无季节性和主动控制性,而主动控制养殖环境质量和营养供给是循环水养殖的核心。循环水养鱼系统由于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消毒杀菌技术,能有效防止养鱼过程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和产品的品质,实现健康养殖和无公害产品生产。海水鱼类节约型工厂化养殖系统是以实用、节能、高科技为原则设计的循环水养鱼系统。  相似文献   

4.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工程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设计并建设了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工程,研发出水处理设施与设备,包括:综合生物滤池、全自动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渠道式紫外线消毒器、管道溶氧器、多点在线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等,并进行养殖生产。主要水质指标达到:COD<3.5 mg/L,TN<0.5 mg/L,DO>8 mg/L,总大肠菌群<3500个/L。养殖鲆鲽鱼类平均单产30 kg/m2,高产池35 kg/m2。  相似文献   

5.
龙勇 《河北渔业》2006,(1):25-25,37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配备循环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养殖设施对水交换的依赖.循环水系统在水产苗种孵育场、工厂化养殖场和城市水族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克服水源供应不足的困难和满足将水交换量降至最低的要求,并且使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大大下降,同时又具有保持养殖系统自身水质稳定、有效防止病害传播的特点,可以在水交换量极小的情况下维持水质条件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多种多样,但要达到高效都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充气;(2)清除颗粒物质;(3)生物过滤祛除氨氮和亚硝酸盐;(4)缓冲pH值.  相似文献   

6.
生态型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养鱼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对自行研发的由功能性滤料、以观赏水草栽培为特色的人工湿地和施用复合菌制剂有机组成的生态型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工厂化养殖鲟鱼中的应用效果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具有理想的水处理效果,运行一年中使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维持在0.44mg/L、0.26mg/L和3mg/L水平。史氏鲟放养平均规格105g,密度46.2尾/m3,经6个月养殖,出池平均规格625g,单位水体产量30.88kg/m3,饲料系数1.12,成活率99.1%,与每天换水养殖相比,总用水量节省98.12%,总利润增加4.29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技术在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工厂化养殖中耗能高、污染重等问题,提出了以地源热泵技术为基础的利用地热这一清洁能源的解决方案,使用地热既解决了工厂化养殖中能耗高的问题,又减少了向海域中排放养殖废水,达到保护海域环境,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的目的,符合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花鳗鲡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生理生态特点构建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集成了臭氧消毒杀菌、机械过滤、生物过滤、液氧增氧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花鳗鲡的生长情况,对试验期间各项水质指标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均保持在花鳗鲡生长适宜范围内;平均规格29.97 g的花鳗鲡经过260 d养殖,平均体重达到716.20 g,成活率达到86.5%,收获时鱼产量为82.6 kg/m3,饵料系数维持在1.25左右,养殖周期较传统养殖模式缩短4~5个月,日换水率约为3%.利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花鳗鲡养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任华 《河北渔业》2011,(10):45-46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养殖成本的控制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工厂化养殖成本过高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底排污及排水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养殖池底排污、排水系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关键部分,通过排污排水设备完成养殖池中固体废弃物与废水的排放处理,实现养殖废水资源与能源的回收利用和达标排放。综述了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底排污、排水系统,对现有的几种常用排污装置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球形陶粒、无仿布、碳酸钙矿石3种不同滤料对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比较,并对不同滤料组水处理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养殖环境条件下,3种不同滤料经过6个月的运行试验,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的含量最低组为无纺布滤料组,其次为球形陶粒组,研究还发现无纺布滤料组,杂交鲟增重最大,成活率最高,而且操作管理都要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3.
过滤器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器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水族馆养殖的核心部分,对水质状况和鱼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典型的循环水水处理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三种类型的过滤器:机械滤器、化学滤器和生物滤器。每一类型均有不同的设计,使用不同的过滤介质,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传统水产养殖方式有一个巨大的隐患,在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水产养殖与水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传统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日益减少,地上水资源污染日益加重,严重超出了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如此发展下去,可以预见水产养殖业的将来将是十分危险的。在新时期,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推进养殖方式变革,加速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成必然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国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现阶段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主要问题,着重从技术角度剖析了不足和努力方向.然后,又从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对循环水养殖技术的需求,并对现阶段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态治理技术处理水产养殖污水,对CODCr、NH3-N、TP、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9.3%、86.5%、70.0%、78.4%,出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满足水产养殖回用水要求。该技术具有投资小、低能耗、效果好、维护简单等优点,不仅能改善养殖水体水质,节省水资源,还提升了水产品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海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尤其是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方式也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随之产生的养殖废水中,可能包括来源于粪便和饲料的颗粒态固体废物、溶解态代谢废物、溶解态营养盐、抗微生物制剂和药物残留等。当其被大量排放后,可导致养殖水及邻近水域富营养化或水质恶化。面对这种状况,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便应运而生。它既可以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还可节约养殖用水和能源。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海水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它利用人为制造的适宜环境来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由于其丰厚的投资回报,近几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较为迅速,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为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形成了相当规模。到2000年,大菱鲆养殖已迅速扩展到渤海沿岸的各省市,形成了环渤海大菱鲆养殖圈。近两年,还辐射到了长江口、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目前,仅山东省就已有大菱鲆工厂化养殖面积近90万m^2,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并且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9.
预培养生物膜法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缩短新建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时间,通过预培养生物膜的方法获得已建立完全硝化功能的2.5 m3过滤材料,将其置于新建系统的生物过滤器中进行硝化细菌接种,系统放养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L innaeus)。结果表明:经12 d系统的硝化功能成熟,养殖池氨态氮维持在0.50 mg/L左右,亚硝态氮维持在0.10 mg/L以下,系统运行34 d,硝态氮上升至63.58 mg/L。18~48 d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养殖池出水口氨态氮平均值0.44 mg/L,进水口氨态氮平均值0.05 mg/L,一次性平均去除率88.64%。系统的日换水量1%。养殖1个月,美国红鱼成活率90.91%,养殖密度达28.65 kg/m3水体。预培养生物膜法有效缩短了海水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的时间,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时间、系统运行稳定的特点,将使内陆地区开展海水鱼养殖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渔业现代化》2010,(4):62-62
由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海水工厂化养殖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其研究目标是针对海水工厂化养殖中存在的养殖废水大排大放、养殖耗能高的现象,该研究采用地热资源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循环水系统的温度调控,利用造价低、运行成本小、可以利用地温的地下生物包和简易的残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