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硝酸钙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鑫  张存政  刘贤金  卢海燕  梁颖 《核农学报》2016,(12):2460-2466
为有效提高水培生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矿物质含量,试验设置0.1%、0.3%、0.5%3个浓度硝酸钙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对不同处理下生菜生长、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吸收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硝酸钙叶面喷施处理诱导了SOD、POD、CAT活性的升高。硝酸钙处理28 d,各处理维生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0.5%处理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0.3%处理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源硝酸钙处理可增加叶片数、根长、根冠比,0.3%处理单株产量升高5.9%,可增加生菜地上部分磷、钾、钙含量,钙元素较对照升高最多,为30.8%,铁升高5.3%,镁下降3.2%。0.1%处理铁、镁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30.0%、20.3%。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镁、铁含量下降,0.5%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13.1%、1.1%。随着硝酸钙处理浓度的增加地上部锌逐渐从叶片转移至根,0.5%处理地上部分锌含量最低,为110.1mg·kg-1,较对照下降25.8%。综上,适当浓度的硝酸钙可增加水培生菜钙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增加营养品质,施用过量会影响矿物质元素吸收平衡。本研究结果为指导水培生菜生产过程中应用叶面喷施硝酸钙形成高营养品质,提高微量矿物质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以单质硝酸钙和市场钙肥产品(糖醇螯合钙)为对照,研究了以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钙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吸收均有提升效果,但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剂的螯合钙肥应用效果最好。喷施小分子有机物螯合钙肥的樱桃番茄单株产量比硝酸钙和糖醇螯合钙分别平均提高9.68%和3.42%;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喷施硝酸钙分别平均提高16.60%、11.19%和12.21%,可滴定酸含量平均降低7.03%;与喷施糖醇螯合钙相比,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平均提高5.95%、6.02%和9.20%,可滴定酸含量平均降低7.75%;植株中钙的累积量分别比喷施硝酸钙和糖醇螯合钙平均提高17.86%和7.66%,果实钙含量分别平均提高22.73%和7.14%。因此,以氨基酸和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在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明确小白菜富集钙的最佳喷施量和最佳施用期,以苏州青、兔耳白、上海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 6个供钙水平[清水对照(T 0)、50 mg/L CaCl 2(T1)、100 mg/L CaCl 2(T2)、150 mg/L CaCl 2(T3)、200 mg/L CaCl 2(T4), 250 mg/L CaCl2(T5)],在移栽 7、14、21 d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钙处理的小白菜,不同品种间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表现出显著差异水平,并且随着喷施钙浓度的增加,两种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T 3处理中酶活性达最大,移栽后 14 d CAT和 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 79.33%和114.05%。随着钙浓度的增加,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小白菜品种钙含量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且移栽 14 d喷钙对叶片的钙含量影响最大,移栽 7 d影响最小。不同品种同一时期钙含量为上海青 >苏州青 >兔耳白。叶面喷施钙可以提高小白菜 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硝酸盐的含量,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品种小白菜 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 T 3处理增加最显著,最高增加了10.91%、3.94%和10.82%。移栽后 21 d兔耳白在钙处理 T 3时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比对照降低 9.09%。喷施不同浓度钙,显著提高小白菜钙含量,且随着钙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T 3处理时达到最大。移栽 21 d,T 3处理上海青、兔耳白、苏州青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 4.86%、3.09%和 3.83%。因此,适量喷施外源钙可提高小白菜叶片酶活性,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移栽 21 d喷施 150 mg/L CaCl 2为小白菜叶面喷施钙的最佳施用期和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山梨醇螯合钙喷施浓度对花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花育22号为试材,在施基肥基础上设置5个钙素喷施浓度处理(以Ca2+计,单位g/L):0 (CK)、1.4 (T1)、1.6 (T2)、1.8 (T3)与2.0 (T4),测定了各处理对花生光合作用、收获期产量、品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喷施山梨醇螯合钙提高了叶片SPAD值,促进了花生光合作用,尤其在结荚期;(2)喷施山梨醇螯合钙能提高花生产量及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其中T2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11.48%、5.74%、7.82%;(3)喷施山梨醇螯合钙能够显著增加籽仁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提高花生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降低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以T3处理改善效果较为突出,其次是T2处理;(4)喷施山梨醇螯合钙对花生各器官钾、钙、镁含量的影响不同,但总体上促进了花生对养分的吸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喷施山梨醇螯合钙显著影响了花生生长发育。综合来看,喷施Ca2+浓度为1.6~1.8 g/L的山梨醇螯合钙对花生增产提质效果更...  相似文献   

5.
喷施不同铁肥对草莓铁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草莓"甜查理"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硫酸亚铁、EDTA-Fe和小分子有机螯合铁3种铁肥对草莓生长发育、品质和铁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3种铁肥均能提高叶片活性铁含量、SPAD值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其中,喷施小分子有机螯合铁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硫酸亚铁和EDTA-Fe处理,较清水对照分别显著提高76.44%、6.25%、180.00%和61.72%;2)与对照相比,施用小分子有机螯合铁和EDTA-Fe的草莓果品铁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5.46%和27.79%,而喷施硫酸亚铁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同时,喷施小分子有机螯合铁果实的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70%和30.89%,差异显著;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活性铁含量均与SPAD值、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果实铁含量与糖酸比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因此,喷施铁肥可提高草莓叶片相关酶的活性和铁养分含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草莓果实铁元素的累积,同时改善果实品质,3种铁肥中以小分子有机螯合铁肥在草莓上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小分子有机氮,探究不同氨基酸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与锌肥配合的效果可深化对有机营养的认识,为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七水合硫酸锌分别单独喷施和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分别与七水合硫酸锌混合喷施处理,三种氨基酸浓度梯度均为100、250、400 mg/L,七水合硫酸锌施用浓度为0.1%,共20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收获后测定植株生物量和硝酸盐、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分析植株吸收锌量。【结果】 1)施用三种氨基酸均能明显促进小白菜生长、改善品质,并能显著促进小白菜对锌的吸收。与对照相比,喷施三种氨基酸小白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2.0%、19.8%和16.6%,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53.9%、60.9%和65.6%,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6.2%、145.1%和207.6%,Vc含量分别提高了20.8%、38.8%和61.6%。喷施100 mg/L的甘氨酸小白菜锌吸收量提高了12.0%,而喷施三种浓度的谷氨酸与苏氨酸均可提高小白菜的锌吸收量,分别平均提高了38.7%、12.0%;2)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与硫酸锌混合喷施可明显提高锌的应用效果,与硫酸锌单施相比,混合喷施可分别使小白菜生物量提高25.6%、25.4%和24.5%,硝酸盐含量降低19.0%、26.3%和25.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3.2%、72.7%和27.1%,Vc含量提高67.1%、22.6%和25.2%,锌吸收量提高26.7%、50.0%和67.8%,锌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3%、10.2%和19.2%,差异显著。【结论】 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单独施用或与硫酸锌混合施用均能明显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并能显著改善其品质。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单独施用或与硫酸锌混合喷施其最适浓度范围均分别为250~400 mg/L、250~400 mg/L、100~250 mg/L。苏氨酸与硫酸锌混合喷施应用效果较甘氨酸和谷氨酸更佳,在氨基酸螯合锌肥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7.
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作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研究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提前喷施磷钾肥对水稻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叶面肥处理叶片温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P3处理增温效果最好。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以P3处理降幅最小,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也均呈现类似变化特点;低温下各处理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P3处理最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低温来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SOD活性、P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CK最高,P3最低,而CAT活性则以CK最低,P3最高;低温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黄熟期植株尤其是穗部干物质量,达到减缓产量降低的效果,其中以P3处理最佳,遭遇低温明显的2015年第二播期(7月1日播种)水稻产量比CK高14.04%;产量结构上,各处理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等均较CK明显改善。说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是增强双季超级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抵御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糖醇螯合钙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恒温水浴加热的方法合成糖醇螯合钙(自制钙肥),与美国布兰特公司生产的糖醇螯合钙(市售钙肥)同时进行马铃薯大田喷施试验,研究糖醇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钙素吸收、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与不施钙肥(喷施等量清水)相比,自制钙肥与市售钙肥处理分别增产10.9%和12.1%,大薯率分别提高5.4%和3.7%,两种钙肥处理均降低了中、小薯率;自制钙肥与市售钙肥处理块茎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28.8%和31.6%,自制钙肥处理马铃薯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7.2%和20.9%,市售糖醇钙处理马铃薯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均降低3.2%。②钙肥处理均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的钙素含量,在出苗后80 d,自制钙肥与市售钙肥处理的马铃薯根中钙含量分别增加8.0%和9.0%,茎中钙含量分别增加10.1%和6.8%,叶片中钙含量分别增加1.8%和6.8%,块茎中钙含量分别增加26.7%和20.0%。③施用钙肥均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与全株的钙素累积量,自制钙肥与市售钙肥处理的马铃薯根中钙素累积量均提高20.0%,茎中钙素积累量分别提升97.1%和55.7%,叶片中钙素积累量分别提升56.5%和45.8%,块茎中钙素积累量分别提高56.3%和50.0%,全株钙素积累量整体提高62.1%和47.0%。自制钙肥处理的马铃薯根、茎、块茎和全株的钙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市售钙肥。综上,在同等钙浓度下,两种钙肥均促进了马铃薯产量提升,与市售钙肥相比自制螯合钙肥更利于钙素的吸收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以珍珠岩、煤渣、河沙混合物为培养基质,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新型复合肥即生物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全有机复合肥对生菜产量、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产量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复合肥>对照(无机营养液)>全有机复合肥,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生菜硝酸盐含量为1375~3935mg/kg,以无机营养液最高,有机无机复合肥最低,3种新型复合肥较对照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37.9%~72.5%。生菜中Hg、Pb、Cr含量,除全有机复合肥处理Hg含量(0.0101mg/kg)和对照处理Pb含量(0.235mg/kg)略超标外,其余各处理3种重金属含量低于限量值且较对照降低20.8%~83.1%。复合肥各处理生菜中的Hg、Pb、Cr累积量分别占肥料总量的11.1%~63.0%、38.2%~78.7%和10.9%~53.5%。施用复合肥明显提高生菜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叶面硒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镉胁迫的改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个镉污染浓度(1 mg/kg,Cd1;3 mg/kg,Cd3)和3个叶面硒肥浓度(0 mg/L,Se0;1 mg/L,Se1;3 mg/L,Se3),研究了不同浓度叶面硒肥对生菜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硒肥的喷施可不同程度降低生菜对镉的吸收积累,较之Cd1+Se0处理,Cd1+Se1处理可显著降低生菜叶镉含量,降幅为26.29%;较之Cd3+Se0处理,Cd3+Se3处理下生菜叶镉含量显著降低49.05%。②喷施适宜浓度的叶面硒肥可不同程度提升生菜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Cd1+Se1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分别显著高于Cd1+Se0处理40.38%、68.71%,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4.48%;Cd3+Se3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较Cd3+Se0处理分别显著提升77.48%、51.70%,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8.90%。因此,喷施适量的叶面硒肥可明显提升生菜抗逆特性,进而有效阻控生菜对镉的吸收,其中土壤镉含量为1 mg/kg(Cd1)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1 mg/L效果最佳,土壤镉含量为3 mg/kg(Cd3)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3 mg/L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广西岩溶地区山核桃高质优产提供施肥理论依据,在广西环江县开展山核桃施肥试验。试验设置CK(常规施肥)、T1(80%常规施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叶面肥)、T2(T1+微肥叶面肥)、T3(T2+氨基酸叶面肥)、T4(T2+腐殖酸叶面肥)、T5(T2+氨基酸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6种施肥处理,对山核桃产量、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叶片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山核桃单果仁质量、出仁率和果壳厚度(P<0.05),其中,T4处理的单株产量、单果仁质量和出仁率为全组最高,分别较CK高出31.18%、17.29%和13.95%。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山核桃可溶性糖、单宁和脂肪含量(P<0.05),其中,T5处理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较CK处理高出16.24%、6.43%、13.73%。对山核桃矿质元素含量研究的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山核桃矿质元素含量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除了T3处理的钙含量外,喷施叶面肥处理的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CK。其中,T5处理的镁、锌、铁、硼和钙含量最高,分别较CK高出9.87%、39.34%、35.44%、18.10%和10.93%。综上,T4处理的山核桃产量最高,T5处理则是山核桃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提升的最佳施肥方式,在广西岩溶地区山核桃生产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叶面肥喷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糖醇和氨基酸对小白菜钙营养及生长、 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大多针对其促进作物生长、 改善品质等的营养效果,较少研究其对养分有效性及吸收利用的影响,对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更少。本研究选用糖醇和氨基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小分子有机物质对小白菜生长、 品质和养分吸收以及对钙有效性的影响。【方法】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试验以喷清水为对照,设置氨基酸(甘氨酸、 谷氨酸), 糖醇(甘露醇和木糖醇)和硝酸钙单独喷施,氨基酸(甘氨酸、 谷氨酸)和糖醇(甘露醇和木糖醇)分别与硝酸钙配合喷施,共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6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中氨基酸喷施浓度为250 mg/L,糖醇喷施浓度为150 mg/L,硝酸钙喷施浓度为Ca2+ 130 mg/L。收获后测定植株生物量和维生素C、 可溶性糖、 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析植株矿质元素氮、 磷、 钾和钙的吸收量。【结果】 1)叶面喷施糖醇和氨基酸明显促进了小白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并改善了其品质。与喷施清水(CK)相比,喷施糖醇和氨基酸可使小白菜生物量平均增加9.17%,维生素C、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增加20.96%、 50.78%和30.66%,硝酸盐含量平均降低31.07%,氮、 磷、 钾吸收量分别平均增加12.43%、 15.24%和42.16%,钙吸收量增加显著,平均增加25.65%; 2)糖醇和氨基酸分别与硝酸钙混合施用可有效促进钙的吸收,提高硝酸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与单独喷施硝酸钙相比,糖醇和氨基酸与硝酸钙混合喷施可使小白菜生物量平均增加17.44%,小白菜维生素C、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增加14.23%、 45.27%、 33.43%,对氮、 磷、 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平均提高38.25%、 16.13%、 25.11%,对钙养分的吸收量平均增加27.75%;与单独喷施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和糖醇)相比,糖醇和氨基酸与硝酸钙混合喷施使小白菜生物量平均增加12.04%,对钙养分的吸收量平均增加17.60%。【结论】叶面喷施糖醇和氨基酸能有效增加小白菜生物量、 改善其品质并促进其对养分的吸收,糖醇和氨基酸分别与硝酸钙混合施用可有效促进钙的吸收,提高硝酸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因此,小分子有机物糖醇和氨基酸可用作钙肥的有效助剂,用以促进作物对钙的吸收利用,提高钙养分的有效性和钙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种氨基酸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氨基酸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品质形成。采用盆栽试验, 通过三种氨基酸组氨酸(His)、 甘氨酸(Gly)和甲硫氨酸(Met)喷施,研究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六个浓度梯度为0、 50、 100、 200、 400、 800 mg/kg。氨基酸喷施时间为34叶期、 78叶期和抽苔期。喷施5天后测定株高、 倒4叶叶长、 叶宽等生长指标。收获期地上部测重,测定Vc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结果】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 产量、 地上部蛋白质、 硝酸盐和草酸的影响如下, 1) 50~400 mg/kg的组氨酸和甲硫氨酸有增产效果,其中喷施100 mg/kg甲硫氨酸菜心产量增幅最大,达17.3%,氨基酸高浓度(800 mg/kg)喷施时,产量下降。2)三种氨基酸处理的菜心地上部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且氨基酸喷施浓度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026)。3)菜心地上部硝酸盐含量随氨基酸喷施浓度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其中喷施100 mg/kg的甘氨酸对降低菜心地上部硝酸盐含量的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降低30.7%; 喷施高浓度氨基酸(800 mg/kg)其硝酸盐含量反而比对照高。4)草酸在植物体中普遍存在会影响蔬菜的品质,喷施氨基酸后菜心地上部草酸含量均下降,甲硫氨酸处理与对照相比可降低54.5%~68.3%。【结论】50~200 mg/kg的组氨酸、 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喷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菜心生长和增产,提高菜心地上部蛋白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和草酸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氨基酸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尤其是如何降低草酸含量、 提高蔬菜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有机营养类物质氨基酸与硼酸配合喷施对油麦菜生长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单独喷施1%硼酸处理,以及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3种氨基酸各设3个喷施浓度(5、10、20 mmol·L-1) 与1%硼酸配合喷施处理,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共11个处理,收获后测定植株的生长指标和硼含量。结果表明,单独喷施硼酸对油麦菜生物量无明显影响,低浓度氨基酸与硼配合喷施均能显著提高油麦菜生物量,其中丙氨酸-硼喷施处理油麦菜生物量较CK平均增加了9.4%。与CK相比,3种氨基酸与硼配合喷施均能明显提高油麦菜叶片总蛋白含量,同时降低硝酸盐积累,从而改善品质。与单独喷施硼酸相比,适宜浓度氨基酸与硼配合喷施均可显著提高油麦菜氮、钾积累量,另外谷氨酸-硼和天冬氨酸-硼喷施对油麦菜磷积累量也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单独喷施硼酸相比,氨基酸与硼配合喷施均可显著提高油麦菜地上部硼含量,其中丙氨酸-硼喷施处理油麦菜地上部硼含量平均增幅为41.0%;此外,丙氨酸-硼喷施对油麦菜地下部硼含量也有明显提升作用,平均增幅为15.6%;喷施丙氨酸浓度与油麦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比较不同氨基酸与硼酸配合喷施对油麦菜的影响,可考虑将丙氨酸作为增效剂与硼肥配合施用,提高硼肥的应用效应。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硼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将两种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与单质硝酸钙和市场钙肥产品糖醇钙(糖醇螯合钙)比较,研究叶面喷施和根施两种施肥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硝酸钙和糖醇钙相比,无论是喷施还是根施,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小白菜的钙吸收量,提高其生物量,改善品质;喷施和根施小分子有机物螯合钙肥Ⅰ与分别施用硝酸钙相比,小白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3.63%和31.55%;喷施和根施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Ⅱ与施用硝酸钙相比,小白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8.95%和49.95%。与硝酸钙相比,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喷施可使植株钙累积量分别平均提高5.31%和6.84%;根施则使植株钙累积量分别提高13.51%和45.31%。另外,喷施、根施两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螯合钙肥与施用硝酸钙与糖醇钙相比,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白菜的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因此,以氨基酸和糖醇为主剂的螯合钙肥无论采用喷施还是根施,都能对小白菜起到良好的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藻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新型海藻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新型海藻生物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处理后,计算草莓产量,测定盛果期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糖酸比、还原糖含量、硬度、抗坏血酸、总酚、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藻生物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均有提升,其中在1 500倍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草莓果重、结果数和产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2.96%、14.67%和63.93%。品质结果表明,1 500倍液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还原糖含量和硬度均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0.05),高于市售2种海藻肥处理;低浓度(2 500~1 500倍)海藻生物肥对草莓抗氧化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其中1 500倍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草莓Vc含量达到最大值,且较对照提高50.20%;在 2 500倍海藻生物肥处理下,花青素与类黄酮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较对照分别增加42.00%与30.56%,而高浓度(1 000~500倍)则抑制花青素与类黄酮的积累。综上,合理喷施新型海藻生物肥能提高草莓产量,提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改善草莓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新型海藻生物肥的规模化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结球西生菜营养特性和生产环境需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 在冲积性水稻土和山原红壤上进行了禽畜粪肥和化肥的施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两种土壤上施用禽畜粪肥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 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两种土壤上不同肥料处理土壤容重的排列顺序为禽畜粪肥处理〈1/2禽畜粪肥处理〈化肥+禽畜粪肥处理〈化肥处理, 不同肥料处理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的排列顺序则相反。化肥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 而禽畜粪肥对土壤酸度的影响不大。施用禽畜粪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在一定量范围内施用禽畜粪肥对降低结球西生菜中重金属含量和控制结球西生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有显著作用, 但会增加结球西生菜中大肠杆菌数量, 施用禽畜粪肥应先进行无害化处理。氮肥用量与结球西生菜中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 氮肥用量过多会提高结球西生菜硝酸盐含量。磷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 大量施用会提高结球西生菜中重金属含量。钾肥可提高结球西生菜的产量和产值。山原红壤系缺硼土壤, 施硼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化肥和禽畜粪肥配合施用可提高结球西生菜产量产值, 获得较好经济效益。采用化肥和禽畜粪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对结球西生菜的产量和品质及其生产环境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猪血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叶面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尿素、猪血多肽、蚯蚓裂解液,空白和喷清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猪血多肽500倍液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相比清水对照,每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实际产量分别提高11.2%、13.3%、9.9%、11.3%。猪血多肽处理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呈现随肥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蚯蚓裂解液2000倍液处理每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实际产量相比清水对照分别提高13.2%、9.7%、7.2%、18.5%。等氮量情况下,猪血多肽250倍液、蚯蚓裂解液200倍液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矿质养分积累量均低于等氮量尿素处理,并未达到增产效果;猪血多肽250倍液、蚯蚓裂解液200倍液处理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尿素处理,分别提高约41.6%、11.1%,叶面喷施猪血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主要为含氨基酸功能物质,而非单纯氮素的影响。综合考虑,猪血多肽500倍液处理对整体优化、提升小麦产量及品质效果最佳;蚯蚓裂解液2000倍液可以有效促进小麦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叶面喷施的手段研究了不同喷施时期和不同喷施浓度硒对‘晋苦荞5号’光合特性、籽粒硒积累、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显著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硒则抑制其生长。当硒浓度≤1 mg·L-1时,随硒浓度的增加,除籽粒总黄酮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并以0.5 mg·L-1的浓度为最佳,同T0相比,T0.5处理SPAD值可提高1.9%~2.2%;净光合速率提高3.2%~5.0%;干物质积累提高1.2%~2.0%;籽粒硒含量可提高1.5~17.7倍;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1%~1.6%;脂肪含量可提高2.5%~2.6%;籽粒总黄酮含量则降低2.2%~4.5%;籽粒千粒重可提高3.0%~3.7%;产量可提高9.9%~12.4%。总之,叶面喷施硒可明显提高‘晋苦荞5号’植株光合作用、籽粒硒含量,明显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但不利于籽粒总黄酮的积累,其中以现蕾期喷施0.5 mg·L-1的硒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对水稻籽粒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百香 139 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水稻破口期叶面喷施不同用量的氨基酸螯合硒,并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始穗期、扬花授粉期、灌浆期、蜡熟期 5个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 13.5 g/hm2(以硒计)的氨基酸螯合硒,在水稻成熟期测定、分析各处理组水稻地上部不同组织器官硒含量和籽粒硒形态。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氨基酸螯合硒可提高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在适量范围内水稻植株各器官硒含量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水稻籽粒中硒主要以硒代蛋氨酸存在,水稻籽粒中硒代蛋氨酸含量与总硒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喷施氨基酸螯合硒用量为 6.75、13.5、27.0 g/hm2 时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分别为 0.168、0.431、0.439 mg/kg,均达到《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DB45/T 1061-2014)的要求。拔节孕穗期至灌浆期喷硒处理水稻籽粒硒含量呈现增高趋势,灌浆期喷硒处理的水稻籽粒总硒含量最高,达到 0.320 mg/kg;水稻籽粒中硒代蛋氨酸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为 43% ~ 91%,硒代蛋氨酸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拔节孕穗期 >始穗期>扬花授粉期=灌浆期>蜡熟期,硒代蛋氨酸比例随着施硒时期越靠近水稻成熟期越低,表明水稻叶片中硒的转化时间对稻米中硒形态有显著影响,提早喷施硒有利于有机态硒的形成,提高稻米中有机态硒的比例。在硒的生物强化生产富硒水稻中,水稻破口期叶面喷施氨基酸螯合硒的最佳用量为 13.5 g/hm2,在 5 个不同生育期喷施 13.5 g/hm2 的氨基酸螯合硒均能生产出富硒大米,且最佳喷施外源硒的时期为灌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