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我市葡萄生产发展很快,但苗子极大部分是从外地引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葡萄硬枝嫁接快速育苗技术,收到很好的效果。这项技术是葡萄园中苗条繁殖和品种更新所采用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其优点是嫁接期长,育苗期短,可做到当年嫁接、当年育苗、当年壮苗出圃。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黄河故道地区葡萄发展较快,为加速品种更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8年春在金乡县先锋园艺场1.2亩4年生巨峰葡萄园,进行硬枝嫁接换种。株行距为1m×1.5m,接穗为上年秋贮藏的早生高墨、巨峰芽变等早熟品种插条。嫁接当年即亩产良种葡萄676kg,每亩出苗6230株。嫁接于3月底至4月初葡萄萌动前进行,在砧木基部用劈接法,从接口插入两个硬枝插穗,每个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核桃Juglans regi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嫁接组合嫁接愈合过程的组织细胞学特征,以2年生湖南本地枫杨实生苗为砧木,以"中核短枝"核桃品种的1年生枝为接穗,采用改良的方块芽接技术嫁接,在嫁接愈合过程中取嫁接接合部位组织,运用解剖学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  相似文献   

4.
葡萄硬枝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硬枝嫁接是葡萄园中苗条繁殖和品种更新所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其优点是嫁接期长,育苗期短,可做到当年嫁接、当年育苗、当年壮苗出圃。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倒干更新换种技术对于一些需要更新换种的劣种苹果树,采用传统的高接换头法虽然能达到目的,但会出现结果断档,影响产量的不良后果。而采用倒干更新换种,可达到换种、结果两不误。笔者于1994年对5年生国光苹果树进行倒干更新换种,嫁接品种为惠民短枝红富士...  相似文献   

6.
关俊英  王雄伟  姜艳 《河北果树》2014,(2):20+26-20,26
<正>葡萄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在生长几年后,因品种低劣需要优化、果园郁闭不利于耕作和生产,或因各种原因造成缺株等,就需进行果园改良。1品种的更新改良品种更新改良有两种方法:硬枝嫁接和绿枝嫁接。1.1硬枝嫁接一般在春季伤流期以前嫁接(伤流前亦可,但切忌伤流中)。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平茬嫁接,另一种是高接换头。硬枝嫁接多采用劈接方式。1.1.1砧木准备平茬时在原品种植株主蔓基部距  相似文献   

7.
枣树根据嫁接的季节,主要采取劈接和皮下接两种方法进行引进新种嫁接,结果早,丰产,经济效益好.现将其嫁接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 1 嫁接方法 1.1 劈接 在发芽前15~20d选适宜的嫁接部位,直径1.5cm以上的枝条采1~2年发育枝或3~4年生结果基枝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8.
梨是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果树 ,大部分品种当年抽生的生长枝不能形成花芽 ,需轻剪或缓放 1~ 2年后方能成花 ,因此 ,利用常规方法高接换种后至少要到第3年才开始结果。如何使梨树高接换种后尽早结果 ?1 992年我们在梨树高接换种时 ,适当接上一部分长枝接穗 ,这些长枝成活后具备甩放枝的特性和功能 ,当年可形成花芽 ,第 2年即可结果 ,从而达到第 1年嫁接 ,第 2年受益的高接效果。试验在黄山区园艺场 3 6年生山地梨园进行。嫁接品种为杭青、黄花和今村秋 ,每个品种嫁接 5株 ,嫁接按树体原有结构进行 ,第 1层嫁接第 1侧枝、第 2侧枝和主枝 ,第 2…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湖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从美国引进“脐变枝”品种10枝芽条,在试验棚内以16年生朋娜脐橙为中间砧,高位嫁接了8株树。2008年3月,利用这些高接树上的枝条建立“脐变枝”高接试验园,面积1333m^2,以7年生麻阳冰糖橙为中间砧嫁接120株。高接试验园地处安化县柘溪水库南岸的山坡梯土上.  相似文献   

10.
多年生枝、带绿枝、绿枝嫁接及桥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我们对本县2株海红果优良品种,采用多年生枝、2年生带绿枝、绿枝作接穗,进行高枝皮下嫁接、坐地嫁接,加速优良品种的推广。并对病树(苹果、梨)用抗寒品种的2、3年生带绿枝作接条进行桥接,均取得理想的效果。现将所采用的不同种类嫁接技术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新疆园艺的主业之一。近10年来,其新品种不断引进和推广,使很多老葡萄园面临着更新改造的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改接试验,现就葡萄绿枝嫁接更新老葡萄园的问题谈一些技术看法。 1 绿枝嫁接的主要方法 1.1 老葡萄树平茬 适宜改造作砧木的老品种应该具有生长势强、较抗寒抗旱的特性,如新疆原有的老品种喀什哈尔、马奶子、和田红等。  相似文献   

12.
矮化苹果早产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规程规定了矮化苹果树的含义、矮化苹果树丰产指标及其规范化技术管理措施。1.术语解释1.1 矮化苹果树:乔化砧嫁接的短枝型品种,矮化砧嫁接的普通型品种或短枝  相似文献   

13.
1品种选择及嫁接方法 适宜本地区栽培发展的核桃优良品种有辽河系、中林系等。采用芽接法,进行大面积推广劣种改优即“青枝绿芽”嫁接方法。青枝即是以当年春生枝做砧木,绿芽是在当年生春梢上取接芽。“青枝绿芽”接法的特点是:技术易于掌握,一般1年嫁接、2年见果、3年有产量,芽接成活率90%以上,不损树形。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山区、丘陵及平原地区酸枣分布广泛。以酸枣为砧木嫁接大枣优良品种,如鲜食品种冬枣、梨枣、辣椒枣,干制品种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制酒品种阜平大枣,蜜制品种金丝小枣、马莲小枣等,可提升经济价值。酸枣嫁接大枣普遍采用硬枝嫁接法,如插皮接、劈接、腹接法。于4月中旬到5月上旬枣树树液流动、砧木离皮时进行嫁接,成活率高。品种接穗于发芽前的3月份剪取,用1年生枣头的二次枝,枝条要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规格喜树枝为试材,进行嫁接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接穗对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高、径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规格的接穗,嫁接成活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径粗≥0.5cm的2a生枝径粗≥0.5cm的1a生枝径粗0.5cm的1a生枝;不同规格的接穗嫁接苗高、径生长量从高到低排序为径粗≥0.5cm的1a生枝径粗≥0.5cm的2a生枝径粗0.5cm的1a生枝;从喜树不同规格接穗对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高、径生长的影响综合分析,径粗0.5cm的1a生枝不宜作接穗,径粗≥0.5cm的1a生枝和径粗≥0.5cm的2a生枝嫁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红王将是日本山形县东根市矢获良藏氏从早熟富士中选出的着色系枝变。该品种于1993年登记,笔者于1994年赴日考察时,从日本长野县果树试验场理事高森先生园内引进,1995年嫁接在3株3年生的黄元帅树上,1996年春又分别嫁接在8年生的秦冠和乔纳金树上,共嫁接360株,其中矮化280株,乔化80株。现将5年来的观察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大部分地区栽植核桃采用实生苗,结果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发展高效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对栽植2年或2年以上的核桃实生苗及品种不纯的的核桃园应进行品种改良,统一嫁接优质高效的核桃品种。1嫁接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均可进行,此期嫁接成活率高,生长旺盛。过早,接穗上的芽太嫩,嫁接后不易成活;过晚,嫁接后新梢生长期短、成熟度低,越冬困难。2选接穗选择母株树冠外围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发育枝。采穗前10d对采穗枝条摘心,促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市场需求 ,发展适销对路新品种 ,一些果园相继进行了品种更新 ,如高接红富士、藤牧一号等苹果新品种。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是高接能否成功的关键。1999年春我们在下寨村进行了提高红富士苹果高接成活率的试验 ,取得初步结果 ,现总结如下。1 高接枝段选择 嫁接枝段选择枝条中下部成活率高。据试验 ,在直径 2 .0~ 2 .5cm的基段上采用切接法嫁接 ,成活率可达 95.3% ;中段嫁接成活率为 89.2 % ,枝头嫁接成活率仅为 52 .8%。其原因是 :一个发育枝上的不同枝段 ,因发育成熟程度和内部贮藏营养物质多少不同 ,影响嫁接成活率。2 接穗选择…  相似文献   

19.
1 改接试验为改造我市劣质晚熟苹果品种 ,提高果品档次 ,于1 994年春天 ,我们引进了 2 0 0 1富士、招王一号两品种 ,在成龄大树上进行了改接。改接试验地选在新泰市岳家庄乡北邱村苹果园 ,面积 2hm2 。原品种主要有国光、金帅、红星等 ,1 8年生树 ,株行距 3m× 4m。嫁接品种为 2 0 0 1富士、招王一号、长富 2号 (对照 )。改接时间为 1 994年 3月中旬 ,方法为切腹接和劈接 ,接穗均进行了蜡封 ,用嫁接绑缚胶带包扎。嫁接前先将冗长的主侧枝及大型的结果枝组回缩 ,改接时只改主、侧枝背上的小枝、弱枝和两侧的壮枝。为保持树冠与根系的营…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8年以来从事柿苗繁育工作,所嫁接繁育的甜柿品种主要为富有和次郎.读了贵刊2012年第5期上所登"接穗枝龄和嫁接方法对甜柿嫁接苗的影响"一文后,心有同感:进行春季甜柿嵌芽接和劈接,接穗只能用1年生枝,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8%以上.用2~3年生枝做接穗,芽眼小而少,嫁接难度大,成活率低且长势差,无应用价值.另外,在嫁接甜柿品种前,对砧木及早抹芽以减少砧木发芽时的营养消耗;嫁接口用平展的棚膜绑扎而无需生长季解绑;接穗顶部绑扎塑料薄膜可保温保湿提高成活率.现将甜柿嫁接方法简介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