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蓄微灌技术在高山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浙江省高山蔬菜发展迅速,并被列为 2003~2007年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发展重点,种植高山蔬菜已成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门路。但是,高山菜地多数是靠天田,水利条件差,而高山蔬菜主要生产季节正值夏秋高温干旱时期,旱灾发生较为频繁,直接影响了高山蔬菜的产量与效益。特别是遇到如 2003年夏秋季的持续干旱天气,不少山区水库干涸、溪河断流,高山蔬菜产量和质量更受到了严重影响。在高山蔬菜产区推广应用适宜的灌溉技术,改变高山蔬菜遇旱易灾的被动局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质量,提升高山蔬…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山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广义来讲,在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地区生产的蔬菜统称为高山蔬菜;狭义所指的高山蔬菜通常是指在高山、二高山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  相似文献   

3.
高山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高山县(市)、乡、镇把发展高山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和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仅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14个县、市2000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hm2,主要种植四季豆、萝卜、甘蓝、大白菜、茭白、番茄、西瓜、辣椒、佛手瓜等夏秋季上市的蔬菜,绝大部分销往省内城市及杭州、上海、南京、九江、南昌、武汉等地.近年来,随着夏季蔬菜市场品种和数量的增加,价格趋向平稳,季节性差价缩小,高山种菜的经济效益也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高山蔬菜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生产者亟为关心的问题.1 按市场的需求制定种植计划注重环境和市场调研,瞄…  相似文献   

4.
芹菜为浙江省金华市秋冬季主栽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市场售价相对稳定,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从种子处理、播种、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金华地区夏秋季芹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  相似文献   

6.
蔬菜是浙江省重要的高效农业产业,在浙江省多次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水生蔬菜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且形成有影响力的规模化产业基地,如台州黄岩大棚茭白,6月上市的双季茭夏茭提前到4月上市;金华义乌和兰溪的冷水茭,使单季茭从9月提前到8月中旬上市,极大地提高了茭白种植效率;嘉兴市南湖区兴篁镇的单季茭品种,由于熟性早,能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上市,效益好,已形成400 hm2以上的茭白生产基地.由于浙江省山地、丘陵多,在一些地方自然形成了高山茭白基地,其中丽水市缙云的大洋高山茭白、金华市磐安的玉山高山茭白、新昌县回山的高山茭白基地,都是浙江省茭白发展以后形成的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设施栽培蔬菜的根际病害、秋末至春季的高湿型病害、夏秋季高温型病害、生理性病害等病害将日益严重,一些间歇性病害将成为常发性的病害。近年来,浙江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大棚等设施栽培蔬菜面积的突增,蔬菜新品种及新种类的不断引入,使蔬菜种植格局不断更新,引起菜田生态环境急剧变化,新的病虫害滋生蔓延,灾害性病虫害常常暴发成灾,发病状况与程度愈来愈深,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8.
1产销现状1.1销售现状金华市区种菜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省内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高山蔬菜在上海市场有一定的销售优势。菜农种菜经验丰富,江西省多次来取经,聘请金华的农民去辅导种菜。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金华的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效益较好,当时就有“种一担油菜籽还不如种一担油冬菜”的说法,可见蔬菜的紧俏程度。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产量的大幅增长,蔬菜的人均占有量大大高于我市的人均消费量,蔬菜开始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过剩;金华市区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规模小,交通不便,进场交易…  相似文献   

9.
高山蔬菜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高山蔬菜经济效益应从发展采后处理技术和完善冷链系统,避免高山蔬菜短期内集中上市;改善高山蔬菜种植结构,提高品种多样性;适当提高高山蔬菜种植规模;完善蔬菜价格预  相似文献   

10.
天目山高山蔬菜是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区生产的名优蔬菜。临安市地处浙江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距上海市最近的山区县(市),是东邻杭州,西毗黄山,境内天目山脉绵延200km。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理想区域。这里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通过种植高山蔬菜,部分乡村已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高山蔬菜反季生产是利用高山夏季较为凉爽的气候特点和远离城市工业区的优越环境,生产出优质生态蔬菜,供应7~9月城市"夏淡伏缺"市场,效益好。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盘前村蔬菜基地位于北山山顶,海拔900~1100m,始建于  相似文献   

12.
李林 《中国果菜》2009,(3):24-25
丽水市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具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于无公害蔬菜生产。近年来,高山黄瓜发展迅猛,2008年面积已超过2090公顷,经济效益显著,农民种植积极性非常高,已成为丽水市莲都区高山蔬菜的主要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导读:高山蔬菜由于以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为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种植荚豌豆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优化高山地区种植结构,丰富高山蔬菜花色品种,满足秋淡市场,有利于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用牧区牲畜暖棚夏秋季空闲种植蔬菜进行研究,总结出牧区日光暖棚蔬菜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高山蔬菜,是指利用高山与平原的气候差异,即高山温度的垂直分布,生产平原当时难以生产的商品蔬菜。浙江省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山区,大多数可耕地位于海拔500~1000m之间,自1995年起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到2002年,开成以四季豆、辣椒、萝卜、茭白等为主1600公顷的高山蔬菜基地,产值5000余万元,已成为山区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实践证明,高山蔬菜的开发,有利于山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使城镇蔬菜供应淡季趋向缓和,并促进山区经济的振兴,现将几年来对高山蔬菜生产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作一个介绍,以便与同行…  相似文献   

16.
<正>利用海拔500m以上山区夏日凉爽的气候条件种植辣椒,可增加高山蔬菜花色品种,提供城镇秋淡蔬菜供应。近年来高山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销量逐年增加,各地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当  相似文献   

17.
《长江蔬菜》2009,(9):49-49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别山、武陵山、武夷山区周围,涉及18个省市120多个主产县市。年播种面积33.3余万hm^2,产值逾150亿元。  相似文献   

18.
简单介绍了高山瓜果蔬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西发展高山瓜果蔬菜的优势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发展高山瓜果蔬菜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拟为江西今后开展高山瓜果蔬菜种植和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高山四季豆适栽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种植四季豆是本县高山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主要蔬菜生产商品之一,2005年高山四季豆面积发展到810hm2,占全县高山蔬菜面积44.2%,全年产值近4300万元。四季豆生产对本县高山蔬菜产业能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改善、缓解品种单一及品种退化等诸多阻碍因素,促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金衢盆地北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大部分山地极少受工业"三废"污染,生态环境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轻,农药施用量少.近年来,浦江县高山蔬菜深受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种植面积也随着种植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扩大.但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制约了高山蔬菜产业合理有序的发展,存在诸如品种单一老套、生产成本偏高、运输费用负担过重、市场竞争力不强、销售渠道受限、价格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为此,成立蔬菜产业协会,发展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广泛引导农民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提高,浦江县高山蔬菜作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地位也逐步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