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固原市原州区犊牛瞎眼病在临床上较多见。为了查清该病的发病原因、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以便提出科学的防治方法,我们于2005年1-4 月在原州区所辖的183个行政村进行了疫病调查,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大庆三环奶牛场每年均发生一种以犊牛运动障碍致使犊牛陆续淘汰的疾病。本病主要发生在该场的四牧场和一牧场。据初步调查 :每年大约有十几至二十几头发病 ,发病率约占新生母牛犊的 3.5 % ,发病犊淘汰率为 1 0 0 % ,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 ,给牧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对此病进行了病因调查 ,从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等结果来看 ,本病为犊牛铜缺乏症。1 流行病学调查1 .1 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主要发生在刚断奶的犊牛 ,一般 2~ 3月龄发病 ,5月龄以上的犊牛很少发病 ,育成牛和成奶牛不发病 ,两牧场 1 9…  相似文献   

3.
民和县川口地区自1979年以来,黑白花犊牛发生瞎眼病,呈地方性流行。给本地区奶牛饲养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查清病因,为该病提供防治依据。我们初步作了调查。1 发病情况此病从1979年起零星发生。据1982年5月省、县畜禽疫病调查组对川口镇42个养牛户的调查,1979年至1982年5月所产67头黑白花犊牛中瞎眼13头,发病率19.4%。1983年8月,我们对该地农户22头奶牛所产犊牛进行了调查,发现犊牛瞎眼的7头,占31.82%。东垣农场1982—1983两年共产犊  相似文献   

4.
宁夏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宁夏地区部分牛场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情况,为犊牛病毒性腹泻的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宁夏4个市9个县(区)的25个发病牛场(户)采集血清样品191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宁夏4个地级市犊牛病毒性腹泻的抗体阳性率高达64.92%,并有一定程度的抗原阳性,且主要发生在1月龄以内的犊牛。[结论]牛病毒性腹泻是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疾病,是今后宁夏养牛业应重点防范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银川地区某奶牛场牛支原体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诊银川市某奶牛场成年奶牛病因,本研究对两头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犊牛进行解剖,无菌采集肺脏、肺积液、关节液及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乳样1份进行病原分离,分离到2株巴士杆菌、2株链球菌、1株大肠杆菌和3株支原体,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特异性PCR鉴定和16S r 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引起此次流行的主要病原为牛支原体。采用比利时进口牛支原体ELISA诊断试剂盒对银川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的230份奶牛血清进行牛支原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牛群平均阳性率26.52%,牛场阳性率高达100%,表明牛支原体病在银川地区呈高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合水、庆城等县 (区 )的牛群中 ,相继发生了以牛双目失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2 0 0 0~ 2 0 0 3年我们深入病区进行多学科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最终确诊了流行十余年的牛瞎眼病是因牛食入百合科萱草属的黄花菜根引起的萱草根素 (Hemerocall in)中毒。2 0 0 3年 5~ 9月 ,我们从发病区采集的黄花菜根中经过反复的提取试验 ,成功地提取了黄花菜根的有毒成分———萱草根素 ,并进行了萱草根素的初步鉴定及毒性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黄花菜根 :于 2 0 0 3年 5月 1 3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个牛场和1个散养区共930头犊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犊牛腹泻发病率为30%~72%,平均为49.5%;死亡率为0.5%~2.0%,平均为1.4%。犊牛腹泻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和春季多发。病因主要为消化不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气候变化、饲喂霉变饲料等。建议采取加强牛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饲养环境、调整饲料结构、定期驱虫及加强冬春季预防工作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哺乳期犊牛的疾病很多,其中下痢的发病率极高。笔者过去曾对周龄前后患病的犊牛80头做过病因调查。结果血清r—G浓度(血清r球蛋白)在0.5g/dl的“低r—G牛”占32%,从而认为这种“低r—G血症”和关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系。而这些犊牛的初乳给与时间,平均为生后8.7小时,初乳给与方法,亦存在问题。为此,在奶牛中,我们调查了新生犊牛吸收初乳而获得的先天性被动免疫各因素,特别是喂给初乳的时间。探讨了血清r—G浓度与生后1个月内下痢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有所体会,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7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奶牛场的三个牛队先后发生犊牛、育成牛双目失明,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查明发病原因,我们成立了调查小组,从 1997年 11月至 12月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初步查明了发病原因。 1调查经过   调查了全场 3个牛队,对失明的犊牛和育成牛进行详细登记,共发生失明小牛 33头。 (包括先天性失明 18头,后天性失明 15头 )其中:小公牛 18头,小母牛 15头。双目失明 31头占失明总数 94%,单目失明 2头占 6%。   发病牛的特点:月令 0~ 16个月,先天性占比例大,公牛比母牛多。   发病的主要症状:双眼或单眼…  相似文献   

10.
2022年3月,河南省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一起新生犊牛腹泻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的基础上,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进行了寄生虫卵检查、小球隐孢子虫、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抗体检测,血液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组织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结果表明牛轮状病毒抗原6头阳性,阳性率100%;冠状病毒抗原4头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66.7%;其他病原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牛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改善饲养管理、补液、收敛、止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临床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蹄叶炎流行病学调查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新疆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435头奶牛的蹄叶炎流行病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该地奶牛蹄叶炎平均发病率为9.12%~19.78%,淘汰率8.1%~15.3%。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临床调查结果发现蹄叶炎发病有品系间差异,加拿大系荷斯坦牛发病率显著高于澳大利亚系荷斯坦牛(P〈0.01)。1~2胎发病最高。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19日内,发病季节在冬季的12月~次年5月间,临床病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0.01)。跟踪采集11头淘汰病牛蹄不同部位的病变组织220块,分别制作病理切片,并进行病理学的观察。使用牛组胺(Hi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对273头患牛连续多次进行血液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蹄叶炎病牛血液生化参数-组胺水平较健康奶牛显著升高。本次调查对奶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进行了探索,为临床防治这一重要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牛场每年均发生一种以犊牛运动障碍致使犊牛陆续淘汰的疾病。本病我场今年发病犊牛比较多,从元月至今产犊327头有6头犊牛发病,发病率约占新生犊牛的1.83%,发病犊牛淘汰率为100%,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给牛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常常想原因并对此病进行病因分析。从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等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13.
犊牛消化不良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胃肠疾病,不仅会引发犊牛腹泻,还容易继发感染,甚至发生因病情恶化导致犊牛死亡的问题。而犊牛的机体健康状况对于后续牛养殖中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关键的作用,良好的犊牛生产性能对于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本文从妊娠母牛、犊牛自身2方面分析了犊牛消化不良的原因;介绍了犊牛消化不良的急性和慢性临床症状;总结了犊牛消化不良的病理特征和实验室诊断方法;提出了犊牛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以期促进犊牛健康生长和发育,为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是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对牛养殖业危害较大。多种因素可导致犊牛腹泻,其中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导致的腹泻具有较强传染性。犊牛传染性腹泻发病迅速,极易引起死亡,因此快速诊断对于及早确认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为全面了解及准确鉴定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概述了引发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病原特征、致病机理、引发症状及其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防治犊牛传染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场55例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杨凌周边部分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及感染情况,通过对杨凌2个奶牛场的55例腹泻犊牛取样检测,采用快检试剂盒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以及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病原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35.7%,轮状病毒21.4%,大肠埃希菌K9921.4%,贾第虫7.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未检出。结果表明,调查的2个奶牛场犊牛腹泻病原主要为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其中隐孢子虫总体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未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BVD)的流行情况,优化防控措施,以达到建设防控净化场的目的,自2020年11月到2021年7月累计采集新疆5 个地区16 个奶牛场共计26 997 份血清、3 843 份犊牛耳组织进行全群普检。通过使用IDEXX公司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及RT-PCR复检结合测序等方法,淘汰阳性牛,同源性分析流行毒株情况。BVDV血清抗原检测结果为:沙湾某奶牛场BVD阳性率为1.63%(38/2 326);乌鲁木齐某奶牛场BVD阳性率为0.35%(4/1 132);其余奶牛场均为阴性。犊牛耳组织抗原检测结果为:乌鲁木齐某牛场BVDV阳性率为1.17%(4/342);其余奶牛场均为阴性。研究结果揭示,奶牛场通过淘汰BVDV阳性牛,调整免疫程序、制定消毒程序等方法,可有效净化BVD。  相似文献   

17.
牛球虫病是一种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消化道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犊牛,使其发生出血性肠炎,临床以持续腹泻为主要特征,常呈季节性散发性流行,给养牛业造成较大危害。2004年6月份,泰来县江桥镇某养牛场的8头犊牛相继出现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持续数日。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犊牛球虫病。用药治疗后,1头死亡,其余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养牛场有黄牛46头,其中育成牛32头、犊牛12头。6月5日,有2头犊牛开始发病,随后1星期内又有6头犊牛发病,6月17日1头犊牛死亡。病牛发病初期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16年5月到2016年12月,从山东省菏泽、泰安、青岛、潍坊4个地区的11个规模化牛场采集了190份血清样品,应用ELISA方法分别对这些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抗体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B抗体的检测,这11个牛场均未免疫这两种疾病的疫苗。检测结果显示,牛病毒性腹泻平均个体阳性率为66.3%,其中犊牛阳性率为77.8%、青年牛阳性率58.8%、成母牛阳性率为65.8%,场阳性率90.9%;传染性鼻气管炎平均个体阳性率为46.3%,其中犊牛阳性率为83.3%、青年牛阳性率为76.5%、成母牛阳性率为37.4%,场阳性率为81.8%。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省牛群中这两种疾病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其中以犊牛感染率最高,说明犊牛易感性较高;与前几年调查的结果相比,这两种疾病的感染率有所增加,应引起牛场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冬季垦区犊牛腹泻率逐年上升的问题,对6家奶牛场饲养的2月龄以下的1 165头犊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冬季的寒冷和圈舍污浊的环境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全年犊牛腹泻平均发病率为27.30%,冬季犊牛腹泻占全年发病的86.16%;良好生活环境的犊牛死淘数极显著少于较差环境;发病犊牛血糖极显著低于健康犊牛,发病犊牛血钾显著升高。通过改造冬季犊牛舍,改善犊牛生活环境,勤换垫草,加强消毒,及时治疗等综合措施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犊牛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初步掌握宁夏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病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2020—2021年宁夏地区5个城市22个县/区收集的牛血清样本进行牛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城市、不同县/区血清学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宁夏地区5个城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和银川市牛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均呈阳性。2020年和2021年平均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39±15.07)%、(37.58±19.52)%,2021年与2020年相比,血清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城市间比较,固原市、中卫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银川市两年平均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00±8.78)%、(35.56±14.09)%、(31.11±10.47)%、(50.00±25.91)%、(29.44±9.19)%,其中吴忠市平均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固原市最低;不同县/区间比较,西吉县和同心县两年的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未发生变化,2021年原州区和平罗县的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与2020年相比下降,其他18个县区2021年的牛支原体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