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现有菌种资源进行提纯复壮和筛选,采用透明圈法和发酵液酶活力比较法,获得高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菌株CXJZ11-01。进而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统计方法以及DNS法,对该菌株β-甘露聚糖酶活力检测体系及其产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中性β-甘露聚糖酶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65℃;菌株CXJZ11-01在适宜条件下培养9小时,发酵液粗酶活力高达3050U/ml。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耐热甘露聚糖酶,从天然高温泉水中筛选出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的细菌。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确定所筛选的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研究了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甘露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5.0。Co~(2+)和Al~(3+)对该酶的活力有抑制作用,Mn~(2+)、K~+和Ca~(2+)对该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它离子对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该菌株生产的甘露聚糖酶具有耐热偏酸性的特点。该研究为甘露聚糖酶制剂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菌种资源,可用于纺织、食品、饲料等方面,并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其用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欧文氏杆菌CXJZ95-198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运雄  刘正初 《中国麻业》2006,28(4):176-181
采用改良鸟枪法构建了草本纤维精制高效菌种Erwinia carotovora CXJZ95-198的基因组文库,结合透明圈法,筛选到了8个甘露聚糖酶基因阳性克隆,并采用PCR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含有同一个甘露聚糖酶基因。  相似文献   

4.
CXJZ95-198菌株在不同碳源中产β-甘露聚糖酶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碳源条件下,CXJZ95-198菌株产甘露聚糖酶的规律.研究发现CXJZ95-198菌株酶活在葡萄糖和甘露糖培养基中都呈"抛物线"型变化,均在7.5h达到产酶高峰,粗酶液的酶活分别为79.4U/ml和99.4U/ml.在精制魔芋粉、槐豆胶和豆饼粉培养基中,酶活呈"N"型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良鸟枪法构建了草本纤维精制高效菌种Erwinia carotovora CXJZ95-198的基因组文库,结合透明圈法,筛选到了8个甘露聚糖酶基因阳性克隆,并采用PCR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含有同一个甘露聚糖酶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碳源条件下,CXJZ95-198茵株产甘露聚糖酶的规律。研究发现:CXJZ95-198茵株酶活在葡萄糖和甘露糖培养基中都呈“抛物线”型变化,均在7.5h达到产酶高峰,粗酶液的酶活分别为79.4U/ml和99.4U/ml。在精制魔芋粉、槐豆胶和豆饼粉培养基中,酶活呈“N”型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DNS法,对影响CXJZ95-198菌株果胶酶活力测定的酶解反应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酶解反应条件对酶活力测定值的影响明显,其中,温度、缓冲液种类、底物种类及其浓度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缓冲液pH及DTT浓度对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测定该菌株果胶酶活力适宜的酶解反应条件为:温度50℃,底物桔子果胶S(igm a),底物浓度0.2%,缓冲液1/15m ol.L-1KH 2PO4-Na2H PO4(pH 5.2),DTT浓度为1.0m m ol.L-1。  相似文献   

8.
CXJZ95-198菌株果胶酶活力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DNS法,对影响CXJZ95-198菌株果胶酶活力测定的酶解反应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酶解反应条件对酶活力测定值的影响明显,其中,温度、缓冲液种类、底物种类及其浓度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缓冲液pH及DTT浓度对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测定该菌株果胶酶活力适宜的酶解反应条件为温度50℃,底物桔子果胶(Sigma),底物浓度0.2%,缓冲液1/15mol·L-1KH2PO4-Na2HPO4(pH5.2),DTT浓度为1.0mmol·L-1.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基因组测序注释结果设计特异引物,从DCE-01菌株克隆关键脱胶酶基因:果胶酶基因(pel E)、木聚糖酶基因(xyn)及甘露聚糖酶基因(man),重组到表达载体p ET-28a中,导入E.coli 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el E核酸序列长1185 bp,编码39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4 kDa;xyn核酸序列长1251 bp,编码41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45.74 kDa;man核酸序列长1137 bp,编码37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41.85 kDa。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分别为471.97、64.32、16882.86 U/mL。该研究为进一步发掘DCE-01菌株基因资源及开发高效工业酶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草本纤维植物的非纤维素物质生物降解机理,采用高效脱胶菌株DCE01对大麻韧皮进行浸泡振荡发酵,利用平板活菌计数法、DNS法、COD测定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生物降解非纤维素物质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发酵液中DCE-01活菌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6.5 h以后的增幅变缓;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催化活性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增大,在10.5 h时最大,依次为411.4 IU/m L、521.4 IU/m L和45.6 IU/m L;COD值以及酶降解产物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等单糖类组分的含量均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而甘露糖被DCE01菌株用作碳源,其含量在19.8~23.6μg/m L之间小幅度变化,葡萄糖含量则随发酵时间延长呈现两次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透明圈比较法,从质粒转化变异菌种资源中纯化出1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同时,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及DNS法,对该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和产酶规律及木聚糖酶活检测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改良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在1~7h之间,产酶高峰期在8h左右,发酵液酶活达到344U/ml;木聚糖酶活力检测采用0.1mol.L-1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值5.2~5.8,木聚糖浓度0.8%,温度60℃,DNS用量为2.0~2.5m l。  相似文献   

12.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透明圈比较法,从质粒转化变异菌种资源中纯化出1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同时,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及DNS法,对该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和产酶规律及木聚糖酶活检测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改良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在1-7h之间,产酶高峰期在8h左右,发酵液酶活达到344U/ml;木聚糖酶活力检测采用0.1mol·L^-1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值5.2—5.8,木聚糖浓度0.8%,温度60℃,DNS用量为2.0—2.5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菌株P1产酶的最适发酵条件。[方法]在不同发酵条件下测定培养液中的壳聚糖酶活力。[结果]菌株P1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h,摇床转数140r/min,装瓶量为50mL/250mL,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为2%,pH为6。[结论]该研究为壳聚糖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腐烂的木薯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生淀粉能力较强的菌株ITBB FC2,经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用2%生木薯粉培养基摇瓶,37 ℃,200 r/min培养3 d后,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为970 mg/L,生淀粉酶活力为495.04 U/mL。采用固体产酶培养基(麸皮 ∶ 水=1 ∶ 1)培养,所得酶活力为6 330 U/g。酶反应最适pH为4.0~5.0。Ca2+对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壳聚糖酶高产菌株.【方法】利用段杉建立的筛选模型,对螃蟹养殖地附近土样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鉴定该菌株为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属的一个种,定名为:Strptomyces clavuligerus sp.P1,最大酶活力0.443U/mL。[结论】该壳聚糖酶产生菌的获得可为开发壳聚糖酶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三亚红树林保护区中筛选出一株产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改变培养温度、初始pH值和盐浓度等因素研究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同时也分析了该菌株所产粗酶的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中温产酶菌,产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盐耐受能力可达到4%。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淀粉酶在40℃保温150 min后仍有70%以上的相对酶活力,在pH为9的环境中孵育1 h,相对酶活力可达到90%以上。这些结果表明,该产淀粉酶菌株对热带地区海水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作为消化酶类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克隆了该菌的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ORF.测序结果表明该ORF全长1 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5.07ku,等电点为7.83.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M28332)纤维素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98%),其氨基酸同源性也达98%,已被GenBank收录(Accession number).用BamH I和Xho I双酶切目的片段和表达载体pET-29a( )后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glu,并导入BL21细菌中表达.酶学特性表明:SDS-PAGE电泳在59 ku左右有融合蛋白带,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4,为中性纤维素酶.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纤维素酶的功能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细胞壁半乳甘露聚糖降解相关的 β 甘露聚糖酶、 β 甘露糖苷酶和 α 半乳糖苷酶之间的关系,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这3种酶的活性变化及GA3和ABA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干种子和萌发前的种子中β 甘露糖苷酶和 α 半乳糖苷酶活性就已经存在,而β 甘露聚糖酶活性只在萌发后才能检测到;3种酶活性均随着萌发进程而增加;GA3对β 甘露聚糖酶和 α 半乳糖苷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BA对β 甘露糖苷酶和 α 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却可以明显抑制β 甘露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进行苎麻酶法脱胶,分别进行每种酶的单一酶脱胶和3种酶联合脱胶实验,研究这3种酶对脱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树林生态系统复杂,土壤微生物资源丰富。试验采用唯一碳源平板法,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得172个菌株,分别进行产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平板鉴定,对较高活力的菌株进行了发酵试验,利用DNS和FPA法测定酶活,获得10株具有高产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其中一株真菌HBZ003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且酶活稳定,其CMC酶活为3 229.67 U,滤纸酶活为1 536.80 U;另一株真菌Z005具有较明显的外切酶阳性特征,其CMC酶活为1 970 U,滤纸酶活为871.67 U,对菌株HBZ003、Z005分别进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初步确认菌株HBZ003为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n),菌株Z005为枝状芽枝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