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有俊 《江西棉花》2009,31(2):30-33
有关温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研究很多,棉花铃重与开花至吐絮期间热量条件密切相关,花铃期热量条件影响铃重的关键时期为开花后5—20d。开花后棉铃急剧生长,体积增大,大约经过20-30d,棉铃可以长到最大体积。受精后棉子和棉铃同时发育,开花后约经20~30d种子就长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一、二年生棉花种子的休眠特性1987年春测定在温室内成熟的海岛棉品种跃51—11号二年生植株棉子,只有10天的休眠期。棉铃开裂当天,棉子发芽率为38.9%。棉铃开裂后10天,棉子发芽率达100%。1987年秋季在温室内成熟的二年生株的棉子休眠期不明显,棉铃吐絮收获后12天棉子发芽率为94.8~98%。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不同熟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与棉铃发育关系密切。后期棉铃因受低温影响,致使纤维品质变劣。为此,我们于1983~1984年研究了气候因素对不同熟型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试图寻找影响四川棉区纤维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和利于纤维生长发育的最佳开花时段,为棉花品质栽  相似文献   

4.
北疆高产棉田棉铃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品种新陆早 6号为材料 ,分析北疆不同产量棉田不同结铃部位棉铃各组分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铃壳的干物质积累在花后2 0~ 2 8d达最大值 ,至棉铃发育成熟 ,干重略有下降。棉纤维和棉子的干物质积累在花后 40~ 5 0 d才达到最大值 ,其积累过程可用 Logistic方程加以拟合。高产田棉铃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量及棉纤维和棉子旺盛生长期的长短均高于低产田 ,最终其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皮棉产量也较高。从结铃部位来看 ,中部棉铃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下部和上部要高。≥ 1 5℃有效积温的高低和铃期日温差大小对棉纤维和棉子干物质在旺盛生长期间的积累速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棉花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需要,如所周知,是不平衡的,是随着植株整个茎叶的增大而增加的。但是,达到大约与开花同时的开始形成棉铃阶段后,经过一些时间,进入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就显著地降低了,并且当第一个园锥体的棉铃成长到30天的时候,变为最少的了。在这时可看到棉花大量的结实器官—蕾、花和子房的脱落。自第一个圆锥体棉铃开裂,进入植株的营养物质,重新开始增长,然而对于产量的形成是没有良好影响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晚追肥),进入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素较多时,对产量的成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这难免引起植株的再度“从长”,使早形成的棉铃的营养恶化。因此,这会延迟分布在植株外围部分的棉铃开裂;并且在早霜  相似文献   

6.
杜成功 《中国棉花》2011,38(1):18-20
 对海岛棉亲本及F1不同开花时期棉铃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时期F1产量、品质性状优于亲本,7月18日左右形成的棉铃最多,7月中下旬形成的棉铃铃重较高。棉铃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前期好于后期,7月下旬以后随开花日期的推后麦克隆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棉区发现异常棉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25日,我们在松滋市南海镇五朝门村九组发现一些棉花青铃产生异常,即从铃尖缝隙流出黄褐色液体(如图一),剖开棉铃,棉铃正中铃壳结合部产生一个畸形子房(如图二),畸形子房呈黄白色,腺体明显,中间裹着少许纤维及如针眼大小的未发育的棉子(如图三).随后,我们在江汉平原棉区荆州区、公安县、仙桃市、天门市等地进行了广泛调查,各地不同的品种上均有此现象.初步调查显示,产生异常的棉铃主要为7月20日左右定型的棉铃,8月中旬以后,产生异常的棉铃很少.这些异常棉铃因时段不同,表现不同,约7月底以前,异常棉铃烂铃比较严重,进入8月份,异常棉铃仍然存在,但发生烂铃的很少,能正常吐絮,只是吐絮铃中部有一个已变成黑色的畸形子房.  相似文献   

8.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特点及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过程中,在开花后30天左右以增加体积为主,棉铃的含水量达85%以上;棉铃的干重自开花至吐絮前增长曲线为y=0.492e0.054x,其中铃壳的干重在开花后30天内基本达到最大值;棉纤维长度在开花后25天内增长最快;棉铃的铃期和所需积温有随节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乙烯利加速棉铃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贪青晚熟造成产量锐减和品质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后茬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正常生育。因此,如何加速棉铃的发育,促使棉花早熟,对夺取粮棉双高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年来我们对不同龄期棉铃使用乙烯利后的催热效果及对铃重、衣分、纤维长  相似文献   

10.
海岛棉经济性状变化的一些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岛棉不同开花日期、不同节位棉铃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7月上旬开花形成的棉铃最多,7月中下旬开花形成的棉铃单铃重较高.子指、衣指以开花中期较高,后期较低,纤维长度与比强度则以7月中下旬的为最好,但开花后期要好于前期.7月下旬以后麦克隆值随开花日期的推迟则逐渐降低.5~16节位的棉铃是海岛棉品种的主要结铃部位,铃重、子指、衣指、麦克隆值以中部棉铃的较好,中上部节位棉铃纤维长度、比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棉区盲蝽象为害棉花幼铃消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长势棉田,定期定点系统调查棉株的开花结铃及棉盲蝽(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株的开花结铃与棉田盲蝽数量的消长时期基本一致,棉花幼铃的受害率和盲蝽的发生量表现为同步增长,同时,棉铃受害率与脱落率呈正相关。观察棉铃受盲蝽为害后留下的的刺孔数得知,脱落棉铃的刺孔数明显较未脱落的为多,说明棉铃脱落和盲蝽为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棉株生育过程中,7月25日至8月25日为最佳结铃期,亦是防治棉盲蝽和保护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棉花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棉铃外观性状,棉铃经济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使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使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下降,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转Bt基因棉GK-12与受体品种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铃壳厚薄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2000年研究铃容重和壳重率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用4种模式105个材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厚壳棉对铃的体积大、纤维长、开裂角度小;中等厚度铃壳棉铃铃重大、衣分高、壳径大;薄壳棉铃的体积小、纤维短、开裂角度大.  相似文献   

14.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海岛棉品种新海 21 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棉铃主要经济性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棉铃在植株上的着生位置不同,其相应的经济性状也存在同株差异.主位铃优于次位铃,在纵向分布中除衣分、马克隆值外的经济性状均具有中段优势,其中 8~15 节是构成棉花单株产量的主体部分,单铃重高、衣分高,同时纤维品质优良.第 9~15 节主位铃铃期明显缩短,且具有集中吐絮的优点.棉铃经济性状空间分布的聚类及比较的结果是,8~13 节>2~7 节>14~18 节.第8~10节为经济性状敏感部位,此部位棉铃的发育时期为高产栽培关键时期.作为育种选单株时要注重此部位铃的选择,确保高产与优质.  相似文献   

16.
棉铃发育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株从开花结铃至吐絮结束是整个生育期最后一个发育阶段,也是关系到棉花产量和纤维、种子品质的重要时期。棉铃发育包括铃期、铃重、纤维长度和强度、种子品质和含油量等,经济性状都随品种而异。同时,  相似文献   

17.
棉铃是棉花收获物的载体,也是棉花品种重要标志性状之一。棉铃的形态、大小与产量及纤维品质密切相关,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是产量的构成因素。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长与绒长、铃重与子指呈高度正相  相似文献   

18.
地膜棉铃重时空分布对纤维和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的铃重主要受品种遗传因子的支配,但又受温度和棉花开花时期及成铃空间部位的影响,因此,探讨地膜棉铃重变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将有助于改进覆盖栽培技  相似文献   

19.
棉花的生长、开花、结铃的减慢与蕾铃脱铃有关。棉铃荷重影响棉铃脱落可能是通过激素起作用的。本实验试图验证这样的假设,即棉铃产生脱落酸并运往果枝生长点在那里抑制生长、开花和结铃。摘除果枝第一节的花或幼铃并不能减少果枝及第二果节离区脱落酸含量,对第二果节棉铃中脱落酸含量的影响是不定的。在一个大田试验中。摘除一些果枝第一节位的棉铃,第二果节棉铃脱落酸含量随着不断摘铃而下降。因此,这种效应是累积性的,不限于单个果枝。摘除第一果枝的花或铃使第二果节成铃率增加。随着棉株棉铃荷重的增加,摘除所有于最早三周开的花可延缓生长、开花和结铃的下降。但是,果枝和主茎茎尖脱落酸含量并不因前期摘铃而减少,也不因棉铃荷重增加而增加。本试验结果并不支持上一假设。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伴随棉花产量的提高,原棉品级和品质有明显下降。咎其原因,与近两年大力提倡的采摘老铃有关。这批棉铃的铃龄五十天,壳黄嘴开裂。实验证明,半开棉铃的纤维强力为2.7~2.9克,而全开棉铃的纤维强力则为3.8~4.0克。。由此可见,强行采摘的老铃,棉花并未真正成熟,不仅纤维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