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麦倒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大麦抽穗至灌浆期、若遇连阴雨暴风天气,往往发生倒伏或严重倒伏.麦子一旦倒伏,不易扶理,同时影响套种作物,加重病虫害,又因群体内严重郁闭、妨碍通风透光、轻则田块减产3%~5%,重则甚至失收.在生产过程中、一些植株较高、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得不到充分利用,尤其是棉麦套种地区,倒伏更是影响产量和下茬种植的关键问题.要提高大麦自身抗倒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轻重灾年份的倒伏程度,这是大麦生产上的值得探讨课题.  相似文献   

2.
1前言大麦大面积倒伏是影响大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问题。1994年,我场种植大麦8万亩,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局部倒伏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5%,仍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结合生产实践,把大麦倒伏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供研讨。2大麦倒伏的主要时期据多年生产调查初步认为,大麦倒伏分二个时期:一是前期倒伏(灌浆前),二是后期倒伏(籽粒形成后)。倒伏的部位有两处,一是根基倒伏和茎倒伏,前者倒伏是根基部向一方倾斜35度,茎倒伏在茎杆的不同部位弯曲或折损,弯曲角度轻者达45度,重者可达105度以上。茎倒伏的部位一般发生在第二节间或…  相似文献   

3.
倒伏是大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问题之一,对大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分析了我县从1990年以来14年间大麦抽穗以后的倒伏现象以及对补救措施和防止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本地区大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倒伏对大麦产量结构的影响及防止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何高 《大麦科学》2005,(3):9-10
倒伏是大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问题之一,对大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分析了我县从1990年以来14年间大麦抽穗以后的倒伏现象以及对补救措施和防止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本地区大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沿海棉区棉套大麦品种的选择相当重要。常常出现前期长势很好,后期发生倒伏的现象,丰产而不丰收,且影响棉田操作费时费力。大麦新品种单二系由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共同选育,1996年10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自1994年起,就在沿海棉区等地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数多、耐肥抗倒,便于棉田操作等特点已被种植者普遍认可。以前的棉套麦品种沪麦8号、苏引麦2号等产量水平只能稳定在250kg/亩左右,再高就容易发生倒伏。目前推广种植单一大麦,产量可达zvstrg以上,且高产典…  相似文献   

6.
嘉兴市地处浙北水网平原,温光水土条件十分有利于大麦的生长发育。大麦作为冬季主要种植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稳定100万亩左右。大麦前茬一般为晚稻茬,1985年左右起普及了省工省力的稻茬免耕麦栽培技术,确保了适时播种,为足苗早发多穗高产打下了基础。近年来,稻茬免耕大麦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大麦生产上了一个台阶。1997年全市大麦平均亩产达279kg,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随着施肥、穗数、产量等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高产田块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影响了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如何确保免耕大麦多…  相似文献   

7.
粮烟矛盾是我省烤烟产区种植业的主要矛盾之一。试验认为“大麦套烤烟连作晚稻”是保烟增粮的最佳选择。1990~1991年度试验条件下,(1)由于土地利用率的差异,套烟麦籽粒产量以三行高于双行,(2)大麦倒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有影响,但干旱的负作用尤甚。今后的研究问题业已提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啤酒大麦在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最大的啤酒大麦品种是垦啤麦2号.该品种是红兴隆科研所1996年审定命名。垦啤麦2号已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12年.由于其推广时间长.存在品种退化、易倒伏及千粒重低的问题.造成大麦品质下降.产量减少。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多年的攻关。  相似文献   

9.
甬麦2号是宁波市农科所育成的啤用大麦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佳、抗逆性强、适宜草编加工等特点。1992年6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成为宁波市大麦主栽品种。1我市大麦育种目标和要求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土壤肥沃,气候暖和,有良好的耕作习惯和草编加工传统,历来是啤酒大麦的重要产地和草编生产基地。但大麦生育期的11月至翌年5月雨水偏多,常年降水量有630~700mm,雨日95天左右,常导致湿害、病虫发生,尤其是4‘5月份多大风暴雨易造成大麦倒伏,不仅影响大麦产量,而且粒重减轻、皮色加深,质量降低。因此,我们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啤酒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垦啤麦7号的不同施肥水平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对这两个大麦品种产量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内蒙古东部旱作生态区啤酒大麦的最佳施肥量,为今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旱作区大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表明:在本次肥料试验中,蒙啤麦1号的生产潜力高于垦啤麦7号;蒙啤麦1号的最高产量为405.39 kg/667 m2,垦啤麦7号的最高产量为349.8 kg/667 m2;蒙啤麦1号施肥量在10.0~20.0 kg/667 m2范围内,其产量变幅为372.28~405.3 kg/667 m2,千粒重变幅为50.8~51.6 g;垦啤麦7号施肥量在10.0-20.0 kg/667 m2范围内,其产量变幅为320.9~349.8 kg/667 m2,千粒重变幅为43.2~44.8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