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猪期货的上市给生猪产业带来一种风险分散方式,生猪期货相关的"保险+期货"业务也将重新改变现有的生猪类保险产品格局。从养猪户角度来看,"保险+期货"可以为农户饲养的生猪上价格保险,让农户卖猪有保障,帮助化解农户面临的生猪价格下跌风险。同时农户可以根据保险价格来设计未来生产、经营的规划以控制成本,卖猪的价格有了保障,才能极大地促进生猪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可通过"保险+期货"的形式,与期货公司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或转嫁,形成风险对冲机制,降低生猪价格保险的经营风险,提升保险公司开展此类产品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相关机构根据"保险+期货"项目对参与相关项目的农户提供政策支持或资金支持,不仅有利于巩固扶贫工作成果、夯实脱贫成效,也将促进财政资金有效利用,从整体上减轻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2.
摘要:长期以来“猪周期”给我国生猪产业链相关的养殖企业和上游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的生猪期货合约能够很好地对冲一些生猪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保险+期货”项目的迭代升级也将促进生猪期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21年伴随着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尤其是中小生猪养殖企业亏损严重,同时该群体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缺乏有效地规避风险和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为此,本文基于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发展、提升中小养猪企业融资能力为目标,在生猪“保险+期货”的模式基础上,构建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合作机制,探索生猪“保险+期货+银行”的合作模式。通过保单收益权优先赔付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用期权规避风险的方式,提升银行的放贷意愿、放贷规模和保险公司的担保意愿,以期助力中小养猪企业探索融资新方式的目的。随着该模式的发展,在未来或能够对我国生猪行业的产能稳定和价格维稳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陶莎  张峭  葛瑞华 《中国猪业》2021,16(6):13-16
2021年生猪期货合约上市,“保险+期货”模式在国内各个省(市、区)落地。本文介绍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以及通过该模式转移生猪市场风险的运行机制和重要意义。目前生猪“保险+期货” 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生猪期货市场交易容量不足、风险管理公司代交易风险高等问题,同时交易所和地方政府针对项目的补贴目标各不相同,国家层面缺乏补贴指导政策等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饲料     
《中国饲料》2019,(16):2-2
广东首个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期货”创新项目落地猪饲料成本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玉米和豆粕是生猪饲料的主要原料,但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往往导致玉米、豆粕价格波动频繁,阻碍养殖企业持续稳定盈利。而猪饲料成本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的实施,为养殖企业及农户规避成本上涨风险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正在行业内迅速兴起。  相似文献   

6.
保险公司根据期货市场玉米、豆粕的期货价格开发保险产品,养猪户购买该产品降低生猪饲养的价格波动,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专业运作的场外期权产品来对冲风险,期货公司利用其业务优势在期货市场上复制关联的看跌期权,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风险被稀释。赣州市南康区为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地区,项目总承保头数1.8万头猪,总赔款47.19万元,稳定了养殖户的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7.
孟炜博 《中国猪业》2021,16(3):26-28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3月4日,从荣昌区金融事务中心获悉,荣昌在全市首推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落地见效,投保养殖企业本周内可获得6万余元的真金白银赔付。"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是荣昌与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合作开发的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产品。该产品由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期权产品转移风险,生猪养殖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保障期内,生猪价格下跌产生的损失,生猪养殖企业可根据结算价格与合同约定的保险价格差额获得赔付。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与中投天琪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天琪期货”)共同举办的生猪养殖期货收益保险理赔仪式暨产品推介会在大连普兰店顺利举行。据了解,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与中投天琪期货联合推出的生猪养殖收益“保险+期货”项目是国内首个通过期货市场保障生猪养殖户净收益的农业保险,覆盖普兰店地区1家养殖企业和2个养殖农户,合计承保2550头育肥猪。由于玉米和豆粕是猪饲料的主要成份,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了玉米期货、豆粕期货约定时期相应的合约价格要素,经换算,大约可对应玉米和豆粕的现货量分别为550吨和170吨。  相似文献   

10.
"保险+期货"是金融创新产品,区别于传统的政策性保险,传统的险种是保成本,保疫病、自然灾害等一般性风险,而"保险+期货"则可以保市场价格风险,是应对市场行情变化的避险工具,可以提高养殖户及养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了抓手.该文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面...  相似文献   

11.
《湖北畜牧兽医》2019,(8):30-30
2019年7月31日,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与银河期货公司共同实施的“猪料成本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在湛江市签单落地,为湛江雷州市某养殖大户的1万头生猪提供814万元的饲料成本上涨的风险保障,是广东省首个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期货”创新项目。为化解养殖成本上涨风险,太保产险2018年研发了猪饲料成本指数,并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上市。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随着生猪期货挂牌上市,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临洮县人民政府、华农保险临洮分公司在临洮顺利签署甘肃首单"政府+保险+期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项目。该项目聚焦"保险+期货"这一模式,以生猪为保险标的、以期货价格为保障依据,通过对生猪价格波动进行合理风险分散,兜底生猪养猪企业(户)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伴随着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尤其是中小生猪养殖企业亏损严重,同时该群体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缺乏有效地规避风险和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为此,本文基于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发展、提升中小养猪企业融资能力为目标,在生猪"保险+期货"的模式基础上,构建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合作机制,探索生猪"保险+期货+银行"的合作模式。通过保单收益权优先赔付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用期权规避风险的方式,提升银行的放贷意愿、放贷规模和保险公司的担保意愿,以期助力中小养猪企业探索融资新方式的目的。随着该模式的发展,在未来或能够对我国生猪行业的产能稳定和价格维稳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梦圆  陶红军 《中国猪业》2023,(5):17-20+25
2021年1月8日,我国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第1个畜牧类活体期货交易品种。生猪期货作为现货市场的有效补充,其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为我国生猪养殖及上下游行业价格波动提供有效规避风险的工具,对生猪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猪期货上市后,依然存在期货交割标的难以标准化、期货交易风险较高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生猪期货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生猪期货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了生猪期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生猪期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方牧业》2008,(5):12
生猪期货上市的进展受到大家的关注.那么我国首个鲜货期货品种上市后,养猪农户、生猪养殖企业、期货经济人该怎样参与其中呢?中国畜牧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荆继忠说:“生猪期货就是一种期货产品,(具有)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功能.来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海峰 《中国猪业》2019,14(8):30-33
我国生猪价格的大幅度、周期性波动给整个生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生猪市场风险对冲工具,生猪期货合约具有平抑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可以帮助生猪生产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掌握未来的生猪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进而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帮助猪肉加工企业减轻由于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本文从期货的概念和原理入手,兼顾企业经营模式分析,举例说明了生猪养殖企业和猪肉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来实现规避价格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21年生猪期货合约上市,"保险+期货"模式在国内各个省(市、区)落地。本文介绍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以及通过该模式转移生猪市场风险的运行机制和重要意义。目前生猪"保险+期货" 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生猪期货市场交易容量不足、风险管理公司代交易风险高等问题,同时交易所和地方政府针对项目的补贴目标各不相同,国家层面缺乏补贴指导政策等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21,(3):14-15
稳生产系民生 伴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国内第一批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开花,成为生猪期货上市后一道"稳生产、系民生"的独特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生猪期货上市首日前后,行业中已有28家期货公司联合8家保险公司及地方政府,自主启动了 64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相关项目类型涉及生猪价格险、养殖利润险等,政策性项目与商业性项目并行开展,覆盖四川、河南、湖北、湖南等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保障规模达6万余头,其中不少项目首日就已经开始批量入场对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猪期货是我国首个活体期货合约,于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2023年1—5月,生猪期货的成交量达到3 412 318手,成交总额达到8 831.53亿元,市场规模初现端倪。生猪期货的上市为我国养猪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但其应用仍面临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首先,生猪养殖从业者较少直接接触期货交易,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参与。其次,生猪期货市场需要参与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对中小规模养猪户来说是一项难题。尽管困难较多,但生猪期货未来对生猪行业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管理工具仍不容忽视,生猪期货将帮助养殖者把握市场行情,合理规避风险,并推动生猪行业向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生猪期货市场的不断壮大,监管政策也将不断加强,以保护投资者和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的公正、透明和有序发展。此外,生猪期货市场还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