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评价缺乏人群需求考量和量化支撑的局限性,以合肥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供需平衡为目标,利用POI数据对公园绿地使用主体分布及活动强度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以服务能力与需求评价为核心的公园绿地布局评估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中心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呈“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不平衡分布特征,公园绿地总体布局和层级设置还不能满足人口的使用需求,不同区域的公园绿地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化和不平衡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公园绿地布局建议。该模型综合考量了城市公园绿地的供给和需求,量化了供需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为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2.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优化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为今后同类城市的公园绿地布局参考,以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从公园绿地分类标准、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可达性等3个层面出发,对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存在总体布局缺乏网络化、小型斑块绿地布局欠合理、公园绿地类型不健全等问题。最后结合诸暨市的城市特色,提出平衡布局各类公园绿地,加强大型斑快绿地建设,健全各类公园绿地类型、公园绿地布局结构网络化,强化公园绿地在布局上的均衡性与可达性,挖掘社会文化价值与创建地方特色等6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差异化的公园服务体系与精细化的人口热力数据,建立多模式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模型G2SFCA,并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分析方法biLISA,研究杭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可达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1)杭州城市公园可达性呈现西高东低的整体空间格局,服务不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东南部;2)不同群体的公园可达性因社会经济特征不同而异,基于住房数据的高低房价群体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空间分异与错配现象;3)随着地理尺度的变化公园可达性的平均值和可达性标准差均下降,基于网格尺度和热力数据的可达性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园绿地的供需关系。提出区域互动性、设施联通性、群体补偿性、绿地共享性的空间优化对策,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人本主义转向与空间动力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准.本研究以太原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内)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技术以及GIS相关技术,对太原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太原市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偏少且各行政区之间分布不均匀,其中杏花岭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最小仅为0.99 km~2,占研究区的2.37%;②太原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整体较差,仅有不到50%的城市居民能在30 min内通过步行方式到达最近公园;③太原市城市公园绿地整体分布较为均匀,破碎化程度较低,但其景观形状较为规则,不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且斑块丰富度密度较低.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太原市合理优化绿地空间结构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襄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和襄阳市中心城区城乡土地规划(2010—2020)中公园绿地变化统计数据,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体系计算其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结合该市空气质量指数多年变化特征评价其中心城区的绿色发展进度。结果表明:襄阳市中心城区2010—2020年城区城市公园规划效果良好,规划前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4 320 hm~2,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6 258.04万元,2010—2020年城区城市公园规划过程中新建公园绿地面积4 140 hm~2,新增公园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5 997.30万元,规划后公园绿地总面积为8 460 hm~2,公园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2 255.34万元;但城区间公园绿地增长不均匀,樊城区增量最大,新建公园面积2 340 hm~2,占樊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的95.9%,襄城区增量最少,新建公园面积675 hm~2,占襄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的19.1%;结合襄阳市空气质量指数多年变化特征可以看出,襄阳市城市绿色发展已初具成效。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化可达性评价模型,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淀区大尺度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充足;海淀区社区型游憩绿地供给有待提高;海淀区"三山五园"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绿地可达性。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增加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及增加社区到达绿地空间的便捷性。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模式能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及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城市的中心城区和老城区内人口密集,建筑密度的扩大导致综合性公园绿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由此一种新型的休闲绿地袖珍公园迅速发展起来。规模小、服务半径短、游客固定、贴近日常生活的小型公园将成为现代城市公园体系的主体,因此设计时要强调公园景观的大众性、趣味性和休闲性,争取为居民营造一个优质的户外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可达性分析为视角,选取江西省上饶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在以层次分析法评价公园绿地服务吸引力、以ArcGIS源点-目的地(OD)成本矩阵求解最短出行距离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按潜能模型利用面向ArcGIS的Python脚本编程技术高效量算可达性及相关指标值的设想,最后通过空间插值及综合服务区、吸引力、人口等的复合分析客观评价研究区内所有公园绿地的服务状况。评价分析表明:(1)上饶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水平低,近30.14%的居民点至相应公园绿地的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2)三江公园、滨江公园、庆丰公园、人民广场受居民人口规模影响最大,服务总面积小,服务总人口却约占城区总人口的29.6%;(3)樱花公园、龙潭湖公园、市体育馆、市植物园、楮溪湿地公园等受居民人口规模影响最小,服务潜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优化建议和研究方法可为上饶市中心城区及其他具有类似发展态势的城市区域进一步优化公园绿地服务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可达性是影响绿地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绿地建设合理的重要依据。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居住用地和人口分布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基于人口权重的人口重心模型,模拟研究区内新增绿地格局,并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生成新的绿地格局空间分布,对结果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公园绿地面积增加5.5%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人口增加了50.3个百分点,可达性面积增加了2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可达性是影响绿地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绿地建设合理的重要依据。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居住用地和人口分布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基于人口权重的人口重心模型,模拟研究区内新增绿地格局,并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生成新的绿地格局空间分布,对结果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公园绿地面积增加5.5%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人口增加了50.3个百分点,可达性面积增加了2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周口市建成区公园绿地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以周口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理论、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公园绿地的空间矢量数据和人口栅格数据获取了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再使用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价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和供需匹配性,最后通过对公园可达性及供给和需求的聚类分析进一步剖析供需差异化的成因。【结果】1)周口市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表现出整体集中、局部分散的特征,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河流两侧,整体呈现为两条带状分布。其中新城区公园绿地数量明显多于老城区。2)周口市公园绿地密度从建成区中心向周围不断衰减。3)周口市建成区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总体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差异明显。4)周口市建成区的老城区大部分区域位于低供给高需求低可达性区域,新城区大部分位于中高供给中低需求中高可达性的区域。【结论】针对周口市不同分区公园绿地的特征,提出优化建议并给出构建方案,同时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以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绿地对于城市空气、气候、污染、秩序和空间格局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区县、不同街道的城市公园绿地-鉴于公园绿地对城市空气、气候、烟尘、噪音和城市景观格局的重要作用,借助于Arcgis平台提取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位置、面积大小和形状等各类基础信息,运用等效替代法、碳税法等多种方法对城市公园绿地固碳服务价值等11个城市生态功能系统服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县和不同街道等多方面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比较,从而综合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6年30个公园绿地周边的2 623个住宅样本数据,从区位、建筑结构、邻里关系三个维度选取15个解释变量,构建住宅市场特征价格模型,定量评估了长春市公园绿地的资本化效应方向与程度。结论表明,长春市住宅单价与到公园绿地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到公园绿地的距离增加1%,住宅单价下降0.020%;长春市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资本化效应不如杭州、北京、深圳等城市显著;解释变量对住宅价格的贡献程度为市级商业中心轻轨站点公园绿地主干路;长春市公园绿地资本化效应的平均空间影响距离为1 km。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适宜性,并为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基本数量特征、景观格局和管控及服务因素等3个Ⅱ级指标和12个Ⅲ级指标,并对合肥市公园绿地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空间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为0.76,处于第Ⅱ级上游水平,说明...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绿地对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居民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调查城市绿地消费特征,能有效提高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沈阳市45个主要公园绿地为样地,以公园绿地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OE法,对城市公园绿地消费者的年龄、收入、户籍、到访目的、到访频率、交通方式、时间期望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城市公园绿地绿地消费特征,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能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2008年人口数量、公园面积等数据全面详细的调查,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昆明市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公园绿地使其具有防灾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芜湖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半城山、半城水"的独特自然风貌,通过对各类绿地统筹安排、均衡布局,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绿地空间系统。中心城区绿地面积日益累积、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日趋均衡和道路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使得芜湖市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显著提高,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福州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以福州市为例,选取公园绿地面积、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及形状指数四个因子进行可达性评价,分析各因子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构建公园绿地服务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比为33.74%,服务人口比为43.18%,整体服务情况较好.4个因子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与其服务面积呈正相关,与其服务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人口密度与其服务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其服务效率呈弱相关;路网密度与其服务面积及服务效率均呈弱相关;形状指数与其服务面积呈正相关,与其服务效率呈弱相关.各因子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模型:形状指数人口密度公园绿地面积路网密度;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效率模型:公园绿地面积路网密度形状指数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2年Landsat TM、2005年SPOT影像为信息源,一个斑块为基本研究单位,GIS为平台,结合GPS定位调查,研究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 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公园绿地覆盖率差异较大;公园绿地建设重点放在天河、白云和黄埔区;公园绿地景观人为干扰减少;公园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大量减少,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但仍不尽完善. 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服务盲区的分析,探索公园绿地合理布局,为广州市公园绿地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