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最佳替代肥料品种及配比,研究了新型肥料部分替代化学肥料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生物有机肥的高效新型肥料与马铃薯专用复合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对照(CK1)、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 500 kg/hm2(CK2)、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 125 kg/hm2(CK3)增产21.80%、11.77%、18.69%,且品质优,全钾、VC含量高,同时可达到减施化肥25%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马铃薯种植中肥料供需不平衡,土壤肥力下降,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引进马铃薯高效专用液肥,开展拌种、叶面喷施等措施,探索出液肥在不同生态区域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和方式,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有机无机混合马铃薯专用复混肥做底肥和叶面追肥与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作比较,总结不同的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大中薯率及田间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马铃薯专用肥做底肥.在开花后10d再喷马铃薯专用叶面肥可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大中薯率,通过收获时统计烂薯率得知可有效地减少田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SV有机无机复肥是山西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研制的新型肥料。在偏关县马铃薯田施用SV有机无机复肥,以考察SV有机无机复肥对马铃薯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播期施用几种不同肥料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对比,结果表明:施SV有机无机复肥在马铃薯结大薯数、产量和品质上比施其它肥料都有显著提高。山西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研制的SV有机无机复肥,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在肥料成份的配比上更加科学,对瘠肥地马铃薯的种植有很大增产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密度、肥料二因子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应在6.00万株/hm2左右,基施25%马铃薯专用三元复合肥(15-10-0)600 kg/hm2左右,可为宁南山区农民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马铃薯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新型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肥处理的薯块产量比普通肥料处理增产7.6%;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14.4%。而且能改善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与普通肥料处理相比,薯块中的淀粉和Vc分别提高0.2%和4.5mg/l00g,大中薯率增加3.6%;与习惯施肥相比,淀粉和Vc分别提高0.7%和4.7mg/l00g,大中薯率增加9.1%。专用配方肥还能提高养分利用率,与普通肥料相比,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7.9%、4.3%、8.8%;与习惯施肥相比,除钾外氮磷利用率分别提高26.6%和15.7%。因此,新型专用配方肥能明显提高薯块产量、品质及肥料养分利用率,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乐清市的主要冬季作物之一,近年来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为探索不同肥料用量、栽培措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肥料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肥料的用量不同,也会导致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水平不同。通过试验,对不同肥料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用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马铃薯种植中合理有效施肥提供参考,以宣薯2号马铃薯为供试材料,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钾、腐植酸活性肥料和氨基酸水溶肥3种不同的肥料,分析对其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产量及大中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水溶肥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3种肥料处理的马铃薯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依次为氨基酸水溶肥对照腐植酸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钾;马铃薯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在种植后70天,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钾肥料处理要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70天后,腐植酸处理最高,氨基酸处理低于其他2个处理及对照;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后其鲜重产量、薯干产量和大中薯率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钾肥料和腐植酸处理后,虽大中薯率均高于对照,但鲜薯和薯干重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专用马铃薯指具有特殊加工用途的优质、低糖马铃薯品种。通过分析以榆林市为主的毛乌素风沙区自然气候条件,通过试验得出不同播期、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专用马铃薯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专用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适宜在榆林等毛乌素风沙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马铃薯专用配方肥的施用效果和获得推广应用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专用配方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无肥区共5个处理探究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专用配方肥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比无磷区、无钾区、无氮区、空白处理分别增产9%,14.9%,15.2%,206.6%;专用配方肥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7.78%、19.53%、56.12%。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水稻、玉米之后的主要粮食作物,脱毒马铃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种植,肥料的种类和数量、地膜覆盖、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对马铃薯的产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地膜覆盖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以新型高效含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碳酶钾、普通氯化钾和硫酸钾为供试肥料,研究不同类型钾肥对马铃薯生物量、块茎养分与品质、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碳酶钾较普通肥料显著提高马铃薯的生物量、块茎养分含量、产量及品质,并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5,(10):8-9
针对贵州部分农民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施肥技术落后,存在肥料单一缺钾现象,为改进部分薯农用不同有机肥完全替代钾肥的种植习惯,设计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农民常规施肥中有机肥(厩肥、秸秆、绿肥)不能完全替代钾肥,配方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该试验获得详实的数据,为当地薯农合理种植马铃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岷县马铃薯种植产量,进行了马铃薯专用混配肥肥料的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亿耕牌"马铃薯专用肥及生物菌肥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马铃薯株粒数、株粒重、大薯重,因而,"亿耕牌"马铃薯专用肥及生物菌肥在马铃薯生产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岷县马铃薯种植区施马铃薯专用肥及生物菌肥用量为600~7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以大兴安岭地区主栽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新型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合理施用新型肥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生命源黄腐酸钾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或马铃薯生态配方肥不仅能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粗和产量,而且还可提高马铃薯的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和VC含量,改善马铃薯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摸清马铃薯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探索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进行氮、磷、钾不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基础肥力差,尤其缺N、P素。  相似文献   

18.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以往单施化肥的方式会使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抗病虫害能力减弱。因此,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难以提高,土壤肥力也遭到破坏。生物有机肥营养全面,具有安全、长效等特点,在促进马铃薯生长的同时,还能保护土壤环境免受肥料污染。本文综述了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新型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方面的影响,并对马铃薯种植产业未来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试验针对辽宁省绥中县目前马铃薯种植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设计实施。调查了收获期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地上和地下产量,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地上和地下养分含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干物质累积和养分累积特征,对比了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收获指数和1000kg产量需肥量。结果表明,施肥水平为937.5kg/hm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增产17.8%;其干物质累积量、N素累积量、P素累积量也都最高,但其N收获指数、P收获指数、K收获指数却低于750kg/hm2和1125kg/hm2处理,说明这一处理最大可能的生产出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高肥量处理每生产单位数量的马铃薯要付出更多的肥料成本,当地马铃薯生产的适宜肥料投入量应界定在750~1125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给提高脱毒马铃薯产量、增加其种植效益和进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以威芋3号脱毒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脱毒马铃薯的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力条件下,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施有机肥和不施肥更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块茎膨大,提高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和提高肥料利用率。配方施肥在下等肥力土壤中比中、上等土壤肥力更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