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如果得不到保障,不仅不利于开展农村土地的流转工作,而且不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利于农村稳定。近些年,我国乡镇企业每年破产很多,许多农村劳动力进城找不到工作又回去,之所以没出大的问题,就因为农民家里还有一亩三分地,他回家还不愁饭吃。因此,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同时指出,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柳河县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管理———培训———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影响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柳河县看既有农民自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甘肃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受到制约,不利于潜在生产力的释放。在对甘肃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来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玉溪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经过多年的转移和输出,截止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员达2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实现劳务收入12.5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8%.然而,在培训和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不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玉溪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经过多年的转移和输出,截止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员达2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实现劳务收入12.5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8%。然而,在培训和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不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保障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原郎府镇更新观念,引导农民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健全服务网络,保障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加,形成了劳动力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农民也获得了一定收入,但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来看,严重存在着劳务输出的高投入,直接影响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并进一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全面向小康迈进,本文拟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降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提高农民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正在持续加大。这一趋势在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将带来诸多面影响,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农业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相分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难度加大,不利于对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培养,不利于农村家庭的稳定等。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岗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已接近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2010年末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农民务工总  相似文献   

10.
分析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提出做好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以为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弥勒县农村剩余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及农村劳动力输出是一条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关键在于提高拟转移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重点在于加强对拟转农民就业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还相对滞后,投入不足、培训就业脱节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新型的财政补贴机制、市场化及多元化运作模式、部门之间乃至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协作机制等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丽玲 《现代农业》2006,(11):34-34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土地转移出来,劳务收入己成为许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出,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巴彦淖尔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目前,巴彦淖尔市有农村劳动力55.7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又是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措施。目前,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少、能力差、障碍多、速度慢,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县级人民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我国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和人口大省.肩负着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的重要责任。直接关系到中原崛起,关系到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9800万河南人民特别是7000万农民的根本利益。本文根据近年来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分析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探讨如何减少农民,变农民为市民,才能更好更快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景宁县位于浙西南山区,人口17万,其中农业人口15.58万人,占总人口91.6%,全县耕地面积10.196万亩,人均0.56亩,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山区县。近几年来,我县建立健全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培训工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比较缓慢,不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出路。为解决贫困山区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拓宽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18.
<正>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农业部、财政部等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教育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岔河镇是洪泽县的一个劳务输出大镇,人口4万,农业人口3.8万,占总人口的95%。年输出务工经商人员1.8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88%。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外出务工技能,岔河镇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在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共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其中转移就业1070人,转移就业率达90%。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当代农村》2004,(2):28-28
为配合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由农业部主办、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开发建设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