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布病的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等,对奶牛养殖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奶牛布病可以通过病牛传给人类,从而也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应引起广大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传染病。本文阐述了布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地方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炎性病灶。由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流通渠道拓宽,牲畜交易频繁,各地防疫检疫工作不平衡,有导致羊布病死灰复燃之势。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1、布病的特征布病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通常也叫布氏杆菌病,也是人畜都有可能患上的疾病。牛羊布病的发病特征是性欲下降,母畜的表现为怀孕流产,公畜的表现患上睾丸炎症。其传染渠道有多种,例如:饮水、饲料、羊水、死胎等。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2、布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2.1检疫制度不完善很多地区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完善的检疫制度,使牛羊在流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属的细菌引起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病变态性疾病和职业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此我国将布病列为危害严重的主要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近年来布病频繁流行,发病有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本病关系到人类、动物和生态的3个主体,应采取各个有关部门共同协讯的策略来防控布病。贯彻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和培育健康畜群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动物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动物布氏杆菌病流行范围广,遍布世界各地。动物布氏杆菌病曾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内蒙古等畜牧业发达的牧区一度流行。因此,吉林省长岭县动物检疫站,对动物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视。本文将针对动物布氏杆菌病及其防治技术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引发子宫、腹膜、关节和睾丸等炎症,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症为主。病畜可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布氏杆菌病影响奶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控制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布病疫苗接种与检疫净化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的感染,能够直接导致人畜患病,其对生殖系统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羊布病病原与发病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一传染病菌的传播途径与危害,并针对羊布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合探究。  相似文献   

9.
王东 《现代农业》2009,(10):69-70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法定报告动物疫病病种目录。布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类感染布病后,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家畜感染则出现流产和不育,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以改进的布氏菌全血平板凝集抗原与标准布氏菌试管凝集试验和玻板凝集试验对照,对10只自然感染布病阳性绵羊在集中舍饲的条件下,经17个月凝集素滴度的检测,证明全血抗原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对照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布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严重地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人感染布氏杆菌后,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在布氏杆菌流行的国家,消除布病一直是公共健康计划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根据宿主差异、生化反应特点及菌体表面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2.
布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来,随着养殖业在全国多地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布病在畜间相互感染,而畜布病传染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布病防治措施,但防治效果仍不够理想,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因此,正确认识布病发生的成因和危害性,提高布病防治意识和防治水平,进而从根本上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对布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供广大养殖业主和同仁参考。1概述布病是布氏杆菌病的简称,又称布鲁氏杆菌病,俗称羊  相似文献   

13.
布氏杆菌病是危害人畜比较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摸清奶山羊布病现地流行情况,给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984年底对北京市顺义县俸伯乡部份奶山羊开展了实验性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布病通常叫做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这种疾病人畜都有可能感染。这种病菌的传染渠道有多种,例如:羊水、死胎、饲料、饮水等。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牛羊布病的患病表现主要为性欲下降,公畜患上睾丸炎症,母畜为怀孕流产。一、牛羊养殖中布病防治的问题第一、检疫制度不健全。布病的传染率很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城门起火,殃及池鱼的现象,同时也给养殖牛羊的人类带来威胁。检疫是有效的减少布病传播的  相似文献   

15.
一、成就与现状 动物防疫机构是向全省广大农牧民群众推广兽医科技和提供动物疫病防治服务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传递、转化新的畜牧兽医技术与信息、依法开展动物的防疫灭病、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以及兽药的监督检查等多项职责与任务.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稳定控制了马传贫、马鼻疽、布病,消灭了牛瘟、牛肺疫,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羊痘、鸡新城疫等疫病,牛羊猪寄生虫病的驱治工作已被农牧民群众广泛接受,在农牧区顺利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始终为我省畜牧业稳定快速发展起着保驾护航作用,使畜牧业生产取得连续十多年大丰收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布氏杆菌病(即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牛布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凡是养牛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流行。我国通过免疫接种和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已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布病也叫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因布鲁菌引起的慢性或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多汗、发热及关节疼痛等症状为主,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广及反复发作等特点。该病使牛羊抵抗力下降的同时也会使牛羊产量降低,还会传染给人类,危害人类健康。布氏杆菌在牛体内潜伏可达6个月,在开展引种工作时要制定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目标要求,布病是与口蹄疫、禽流感等作为优先进行防治的病种,牛是布病最易动物之一,牛布病的防控在公共卫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S2号布病菌苗不同途径接种肉牛的免疫效果,2015年9月,我们采用自由饮水和口腔投服两种途径接种肉牛,并且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为基层防疫人员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免疫途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品(1)由乾元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生物药品厂生产的布病S2号活菌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掌握菏泽市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加强布病的防治工作,2018年菏泽市开展了牛羊布病基线调查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用Excel统计计算,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菏泽市畜间布病阳性率上升的原因,并对畜间布病防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3):5-7
羊布鲁氏菌病为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是布氏菌属的细菌侵犯肌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可造成牛羊大范围流产,生产性能下降,妨碍出栏牲畜调运和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就目前六盘水市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对其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