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在栽培期间易发生病斑,现将防斑管理总结如下。1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mm,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其防治方法是:①关键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杜绝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  相似文献   

2.
蘑菇细菌病     
褐斑病托拉氏假单胞菌又名蘑菇褐斑病假单胞菌(Pscudomonas tolaasii),会引起细菌斑点病,造成蘑菇减产.该菌喜高温高湿,全  相似文献   

3.
在以色列,发现了托拉氏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会引起蘑菇细菌性斑点病,病症相当明显,但对病原特性还不大清楚。主要诱发因素是菌盖上的水膜。用氯、溴、菌螨酚和glutaraldehyde处理,效果欠佳,现正尝试用土霉素,偏硫酸氢钠和生物控制法防治细菌性斑点病。生长条件:所有试验均在自动调温、通风和喷雾的栽培室中进行。培养料由麦秸和鸡粪组成,菌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17,(7):35-35
食用菌受到有害生物侵染而发生病害,叫侵染性病害。细菌性侵染叫细菌性病害,真菌性侵染,叫真菌性病害。1真菌性病害1.1蘑菇湿泡病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爆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并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  相似文献   

5.
蘑菇象其他栽培作物一样,是易受病原体和害虫侵袭的。我将只限于谈谈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四种重要的栽培蘑菇的真菌病害: 1.由轮枝孢霉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引起的干泡病;2.由蘑菇白腐病菌(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3.由葡萄枝霉菌Cladobotryum sp.引起的腐霉病;4.由白色偏丝霉菌Aphanocladium album引起的白色偏丝霉病。干泡病病原轮枝孢霉菌。症状感染的最初阶段,蘑菇菌盖上能够看见褐色斑点。病害的这个阶段能够与由细菌引起的褐斑病所混淆。如果被感染的蘑菇潜伏予潮湿的房间  相似文献   

6.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栽培白色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怡 《上海蔬菜》2008,(5):114-115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构菌、青杠菌、毛柄金钱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伞菌目Ⅵ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菌盖滑嫩,菌柄细长脆嫩,形美味鲜,是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薛华 《食用菌》2012,(2):59-59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栽培环境的气象条件,就容易获得优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对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柄和菌盖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色金针菇菌柄和菌盖代谢产物差异明显,得到8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L-瓜氨酸(L-citrulline)、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相似文献   

11.
对收集的37个黄金针菇菌株进行拮抗、菌丝培养及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黄色金针菇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37个菌株可以分为18个类群,最大群包含12个菌株,最小群仅含1个菌株,其子实体颜色可以分为三类:(1)菌盖金黄色,菌柄中上部浅黄色、菌柄根部褐色;(2)菌盖浅黄色,菌柄白色,菌柄根部浅黄色或浅褐色;(3)菌盖深褐色,菌柄浅褐色。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或小火焰菌属。是秋末春初寒冷季节发生的一种朵型较小的伞菌。子实体由细长而脆嫩的菌柄和形似铜钱大小的菌盖组成,金黄色、黄褐色、白色。因菌柄形状及色泽极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其盖滑、柄脆、味鲜,为古今中外著名的食用菌之一。  相似文献   

13.
贺家康  贺令 《食用菌》1993,15(3):30-31
金针菇有许多名称,根据子实体的菌盖形似铜钱大小、菌柄上有绒毛,故名毛柄金钱菇;因它常发生于构树的枯枝上,故又名构菌;它耐低温多在寒冷的冬季出菇,所以也称“冬菇”;因菌柄形状及色泽极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商品名)。经过人工栽培选育菌柄、菌盖均为白色,故名白金针菇,实为银针菇。银针菇在香港、日本、深圳等地市场供不应求。银针菇与其它菌类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2月,在我县政府机关院内的一株苹果树基部,长出一丛伞菌,当时寒风凛冽,气温在摄氏5度以下,而它却似花团锦蔟,茁壮成长。其子实体丛生,菌盖初期呈球形,后期平展,圆形,边沿黄褐色,中央淡黄白色,菌盖直径2~6厘米,湿时滑润,菌肉白色;菌柄中生,长5~12厘米,上部黄褐色,下部有浅黄褐色短绒毛,无菌环和菌托;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细小。经鉴定为金针菇即构菌(Collybia velutipes)。并于12月7日进行菌  相似文献   

15.
报刊摘引     
一种危险的新病源——苹果叶枯菌近两年来,我们在宁夏的盐池、灵武、银川等地的苹果树上陆续发现了由于苹果叶枯菌侵害苹果叶片而引起的苹果叶枯病。此病造成叶片提早大量脱落,还常与苹果早期落叶病并发,影响了树势和苹果产量。此病主要发生在叶尖和叶缘上,初呈近圆形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展为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并散发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生于寄主表皮下,器壁膜质,深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病原菌为真菌的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叶点菌属的苹果叶枯菌。  相似文献   

16.
辽白金针菇2号菌株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金针菇1号菌株和韩白金针菇菌株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金针菇杂交2号新菌株。金针菇2号菌株子实体纯白色,菇蕾数多,菌柄粗细均匀,菌盖圆正且小,产量非常高,平均生物学效率达到150.2%。  相似文献   

17.
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灰斑病等的统称,是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环境更易发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上年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春雨后产生分子孢子,借雨水传播,由于此病发生落叶早、苹果树有机营养积累减少,直接影响到花芽的后期分化、转化、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虫害致畸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菇虫害以致畸为特征,致畸状随害虫种类和数量、原基发育时期和速度的不同而呈菌盖粘连等多种表现。畸形使金针菇失去商品价值,而防畸则重在治虫。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在绝对黑暗条件下可以形成正常子实体;环境中较高浓度CO_2(0.095-0.152%)含量是抑制菌盖开伞,促使菌柄伸长的最重要因素;弱光可以诱导处于较高浓度CO_2环境条件下的金针菇整齐地朝着光的方向快速伸长,光移位可将菇扭曲。这是笔者在一九八二年研究了金针菇与光和空气的关系之后得出的新结论。这一理论是金针菇床式出菇商品生产高产优质的基础。八四年以前国内出版的所有关于金针菇栽培技术的专著都把金针菇商品生产条件归结为黑暗培养的“软化法”。认为:“在黑暗的地方,菌盖和菌柄的绒毛色素不形成而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转运蛋白基因fv-mfs1的序列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原基期、伸长期、成熟期的转录组数据,得到一个差异表达基因fv-msf1。对其结构、序列特征及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2709 bp,包含13个外显子,12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1770 bp,编码589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保守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CR,q-PCR)对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以及菌盖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金针菇伸长期的菌盖(尤其是0.3~0.9cm)中高表达,由此推断该基因在金针菇菌盖发育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