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于春起 《北方牧业》2009,(12):23-23
日本学者中川穿行对温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奶牛在26℃时产奶量与10℃时相比产奶量下降25%;在32℃时与10℃时相比下降50%。也有人在30℃左右时每隔半小时给产  相似文献   

2.
奶牛耐冷不耐热,最适温度为5~25℃,当气温高于26℃时,采食量下降8%~12%,产奶量下降3%~20%,奶牛维持需要增加7%~25%。高温也使得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繁殖障碍产生,如早期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3.
奶牛耐寒不耐热,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9~17℃,当外界温度超过27℃时,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外界温度超过32℃时,其产奶量明显下降,会减少25%~50%,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奶牛危害更大;当温度达到38℃、湿度超过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当湿度超过80%时则是致命的.因此,夏季要用人工方法来帮助奶牛散热,并通过改善奶牛的营养,增加采食量等措施来让奶牛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4.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当温度在25℃以上时,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产奶量下降幅度可达5~10kg.在夏、秋季的奶牛养殖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了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从而降低了养殖效益.因此,为减轻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养殖效益,还必须进行喂养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奶牛耐寒冷,怕高温,最适宜的温度是8~16℃。当环境温度在-30℃时仍能生活和产奶,但在炎热的夏季,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其产奶量可比原来降低25~50%。  相似文献   

6.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使之降低25%~50%;当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就会导致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其产奶量的下降也略有降低,牛奶的质量下降。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可采取以下措施:l适时控制繁殖配种时应避免高产奶牛在夏季分娩。由于奶牛抗热性差,高温高湿不利于犊牛的生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夏季不应进行繁殖。2改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奶牛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中暑等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奶牛耐寒怕热,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受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kg。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影响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奶牛热应激及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而温度达到或超过32℃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据报道,当环境温度从25℃增到28.6℃时。奶牛标准产奶量下降25.3%.按高温90天计算一个产奶中等的万头奶牛场,一个夏季带来的经济损失就达36.5万元。  相似文献   

9.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热的动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极为明显 ,据有关资料介绍 ,当温度达 2 4~ 2 6℃时 ,奶牛进食开始下降 ,在气温上升到 2 8以上时 ,采食量减少 2 0 %左右 ,产奶量下降可达 2 5 %以上 ;其下降幅度与牛产奶量成正比 ,乳脂率下降 3%左右。到 36℃~ 37℃时 ,奶牛普遍食欲下降 ,采食量减少 ,营养呈负平衡。这时奶牛运动迟缓 ,躺卧时体躯伸展、呼吸频率增加 ,呼吸促迫 ,唾液增加、张口、吐舌 ,体温升到 39~ 40℃ ,甚至40℃以上 ,产奶量及乳脂量同时下降 ,繁殖力下降 ,发病率增高 ,出现明显热应激症状 ,甚至死亡。高温季…  相似文献   

10.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使之降低25%~50%;当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就会导致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其产奶量的下降也略有降低,牛奶的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当温度在25℃以上时,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5~10千克。在高温季节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了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为提高奶牛养殖的经  相似文献   

12.
郭卫华 《北方牧业》2006,(12):21-21
<正>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同时,由于粗料采食不足,瘤胃中乙酸下降,造成鲜奶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代谢率较高,与一般奶牛相比多产生3~4倍的热量,因而夏季高温带来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根据季节特点配制饲料对高产奶牛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使其在受热应激影响食欲减退的情况下,尽可能摄取到应有的必需养分  相似文献   

13.
奶牛是耐寒怕热性家畜.其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20℃。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4~24℃、相对湿度为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当环境温度上升到25℃以上时.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不良影响.而且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能使产奶量下降5~10kg。夏季奶牛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这仅仅是夏季奶牛管珲工作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危害奶牛热应激是造成夏季奶牛业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温度在20℃以上奶牛产奶量会下降,并且在28℃以上产奶量下降可达50%以上。外界温度的升高可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在40℃时奶牛的采食通常不会超过18~20℃的60%,40℃以上时部分不耐热  相似文献   

15.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宜的温度为9~16℃,当温度达到25℃以上即影响其产奶量。在炎热的夏季,高温和高湿一同作用时,会加重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导致产奶量下降,这是由于干物质采食量的减少造成的。在环境温度为20℃的情况下,1头600 kg的奶牛日产27 kg的奶,需要消耗18.7 kg的干物质,而环境温度达到35℃时,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到16 kg。  相似文献   

16.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主要是因为高热和高湿度环境条件会给奶牛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减少了用于支持产奶量和维持身体所需养分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奶牛养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气温高于26℃,奶牛便出现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会出现热应激;38℃气温,湿度为80%时,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减少高温对奶牛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获得全年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秋季来临,如何调整高产奶牛的营养,保持奶牛的旺盛的生产能力成为众多养牛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当温度在25℃以上时,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5~10千克。  相似文献   

20.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5-10kg。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了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致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