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粳稻嘉优2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优2号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粳稻。2007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浙北地区试种,表现熟期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稻瘟病强、穗期高温耐性好、高产稳产、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低。总结了嘉优2号在浙北稻区种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
浙江与日本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1994-1998年育成的96份粳稻材料的分析表明,浙江省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较低的与日本优质粳稻“越光”相似,高的超过“越光”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浙江省最近育成的粳稻新品质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仍偏高,若通过严格的筛选,有望选育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适宜的粳稻新品种。与之相反,日本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3%-18%之间,各品种间差异较小。水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杭州栽培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要比在日本福井栽培的平均高1.6%。一般年度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为2%左右。早熟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延边地区稻米品质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吉林省和从韩国、日本引进的3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品质评价和品质性状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并进行了品质指标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各供试品种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部优一级达标率极低;(2)蛋白质和碱消值的提高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也有利于外观品质的改善,然而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3)垩白大小、米粒长宽比、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能较好地反映稻米品质,其累积贡献率为76.7%,同时根据延边地区稻米品质现状,提出了该地区稻米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0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差异,以获得优质高产的最佳穗重类型水稻品种。结果表明,重穗型品种产量高,但稻米垩白率高,垩白度、碱消值和胶稠度大;中穗型品种糙米率和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低,食味值高;轻穗型品种每穗颖花数少,产量低,稻米碱消值小,蛋白质含量高。总体来看,重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但米质一般;中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且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5.
粳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地区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粳稻品种(系)在湖州、诸暨和余姚等3个不同生态地区种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新育成粳稻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5%左右,品种(系)间、地区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开展直链淀粉含量育种,以多点试验为好。  相似文献   

6.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结实期齐穗后20天温度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进行多试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拉温试验,结果表明,齐穗后20d内温度是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关键因子。通过对直链淀粉与齐穗后20d内温度的回归分析,得出中籼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0d内的温度呈舅物线型关系,而粳稻品种则呈直线型关系。此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对温度的敏感性因品种的不同也具有差异性,这可能与齐穗后20d的温度及品种的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稻谷产量水平与活动积温呈显著正相关.温度正常年各地稻米品质变化不大;低温年,越是活动积温少的地区,整精米率下降越明显,垩白率也显著增加.积温少的地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有偏高趋势,生产中应注意选用直链淀粉含量适宜的品种.我国不宜再把提高蛋白质含量作为评价稻米品质的指标.减少氮肥使用量,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食味品质是优质米生产需要重视的问题.提高稻米品质不仅是改良稻米遗传品质,针对稻米生产品种多乱杂问题,以创优良食味米品牌为目标,建立"区域化集团生产新模式",才能大幅度提高稻米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米粉专用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化学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米粉专用稻稻米品质,采用齐穗期喷施的方法,研究了2种化学调节剂(自配)对米粉专用稻湘早籼33号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化学调节剂通过影响米粉稻剑叶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其籽粒中蔗糖和淀粉的积累,调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种调节剂能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另一种调节剂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9.
选用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有差异的2个粳稻品种配制的杂交组合,以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为选择指标对杂种后代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研究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杂种后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杂种后代的食味值下降.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株系,其最高黏度和下降黏度值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粳稻辽优20、弯穗品种沈农8718、半直立穗的沈稻8号和沈稻9号4个品种为试材,施氮处理设3个水平(不施肥、施氮150和225 kg/hm^2),测定各个品种的产量以及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适量的增施氮肥可增加水稻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以及成粒数,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但施氮量不宜超过150 kg/hm^2。适量的增施氮肥可提高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减小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4个品种间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应适量施加氮肥。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及高产栽培产量主攻方向,以12个杂交籼型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麦茬直播水稻品种的主要要求性状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再结和生产实际对供试品种在该地区麦茬直播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籼型水稻品种应注重稻米外观品质因子(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产量因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出苗数和穗总粒数)和全生育期与株高结合因子(全生育期和株高),且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结合品种主要要求性状和生产实际,供试品种中133优168和133优169为长江流域麦茬直播较适宜的品种,其表现为种子出苗较好、全生育期和株高适中、产量高、稻米外观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抽穗期高温与干旱对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和干旱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籼型恢复系蜀恢527、扬稻6号和OM 052以及杂交品种Ⅱ优838和丰两优4号为试验材料并种植于塑料桶内,在抽穗期进行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和干旱(桶中土壤水势控制在-70 k Pa)2个处理,以自然环境条件下塑料桶内水稻为对照.2种处理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外观品质、长宽比、垩白率和垩白度以及蒸煮食味胶稠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趋势一致.与对照比较,5个品种在2种处理条件下结实率和胶稠度均下降,达到显著差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也明显降低.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结实率和每穗实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间对温度和水分敏感程度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别,OM 052无论在高温与干旱条件下均表现了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表明品种OM 052很可能具有耐热和抗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多抗是全球范围内的水稻育种目标。各地的育种工作者越来越注意到水稻品质的改良——即优质米育种,除重视改良其蛋白质含量及其它一些生化与形态性状外,尤其注意其蒸煮品质。稻米的蒸煮品质主要取决于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高低和胶稠度的软硬等。不同地区的稻米消费者总是选择不同稻米来满足他们的消费习惯,在温带地区(日本、中国北方、朝鲜、意大利等),人们多食用粳稻米,其直链淀粉含量低,胶稠度软,糊化温度低;在南亚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们多食用籼稻米,其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中,糊化温度中。了解有关籼粳稻间蒸煮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不同杂交籼型水稻品种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的适宜性及高产栽培产量主攻方向,以12个杂交籼型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麦茬直播水稻品种的主要要求性状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再结和生产实际对供试品种在该地区麦茬直播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麦茬直播籼型水稻品种应注重稻米外观品质因子(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产量因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出苗数和穗总粒数)和全生育期与株高结合因子(全生育期和株高),且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结合品种主要要求性状和生产实际,供试品种中133优168和133优169为长江流域麦茬直播较适宜的品种,其表现为种子出苗较好、全生育期和株高适中、产量高、稻米外观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快速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文章先采用I2 KI溶液对18种碾细稻米充分染色,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其颜色差异,并与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显色图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判别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然后采用农业部标准NY 147-88的方法测定22个稻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显微镜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显微镜方法可以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大致范围,能快速判别待测品种是否符合优质稻谷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和优质大米国家标准GB 1354-2009。  相似文献   

16.
以粳稻品种宁粳1号和镇稻88为材料,在水稻开花期采用剪叶和疏花处理方法调控单茎叶面积和颖花数的差异,研究源和库的改变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叶数量增加,叶花比下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随疏花数量增多,叶花比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上升,而胶稠度与之相反。本研究还发现了叶花比在一定范围内,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变化较快,当叶花比超过一定范围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变化趋缓甚至不再变化,说明,剪叶疏花处理只能在一定区间内对稻米蒸煮品质进行调控。初步明确了叶花比为2是影响稻米蒸煮品质的临界值。提出了可通过增源或减库的方式提高叶花比以实现较劣品种的蒸煮品质向较优转变。其结果可供优质粳稻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胜泰1号是以早长、超高产品种胜优2号为母本,与引自泰国的泰引1号杂交,经5年8代选择育成.它将父本的株型、高产与母本的米质优良等性状互补配组,并将米质、抗性、适应性、丰产性同步鉴定筛选,在较高水平上实现了优质高产育种目标.   该品种茎叶集散适中.茎粗秆壮.叶片厚直青翠,前期早长,后期熟色好.根系发达,分布深广.耐肥抗倒.粗生易种,在中上等肥力田种植更易夺高产.全生育期作早季128天,作晚季115天.   胜泰1号经广东省外观定级为一级.米粒晶莹透明,无垩白.精米长宽比为3.2.千粒重22~24克.直链淀粉含量18%.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12项米质指标全部达到部颁优质籼米一、二级标准.成饭软滑,饭味好.   该品种穗型长大,着粒均匀,穗长23厘米.平均每穗150粒,主穗多的可达500粒.丰产性能突出,中上等肥力田种植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500公斤以上,高产栽培可超过650公斤;在中稻地区种植产量略高于汕优63.但米质比汕优63好,其稻谷稻米售价比汕优63高50%,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97年在汉中市优质米评选会上,认为它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且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宜,被列为该市优质稻米生产首选品种加速推广应用.   该品种用于早季中迟熟栽培,宜于2月底或3月初播种,清明前后移植;晚季中早熟,宜于7月中旬播种,立秋前移植.   ……  相似文献   

18.
稻米抗性淀粉含量及其环境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食用高抗性淀粉含量稻米虽利于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水平,但培育出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品种还较少。开展水稻种质资源抗性淀粉含量及其环境稳定性的研究,为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种质资源发掘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爱尔兰Megazyme公司提供的方法测定稻米抗性淀粉含量,用PAST软件完成种质含量分布作图。通过一年多点试验评价抗性淀粉含量的环境稳定性,利用DPS软件完成含量方差分析。依据国家标准GB/T15683-2008分析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结果】对1 206份水稻种质稻米抗性淀粉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水稻种质稻米抗性淀粉含量低,含量低于2.5%的占87.6%,高于10%的仅占约0.2%。稻米抗性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高直链淀粉含量种质中未出现抗性淀粉含量高的品系,却在低直链淀粉含量种质中发现3份抗性淀粉含量高于10%的品系,其中1个优质软米品种Diangu2的抗性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0.12%和12.3%,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饭食味性好。在3个不同环境种植18个不同抗性淀粉含量的品系,结果显示有13个品系的含量不受种植环境差异的影响,另5个品系的含量受环境影响,稻米的抗性淀粉含量除了受基因型影响外,还受种植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影响。【结论】水稻种质资源稻米抗性淀粉含量普遍很低,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虽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低直链淀粉含量种质中也可能存在高抗性淀粉的品种,所以培育稻米抗性淀粉含量高且食口性好的品种是可能的。稻米抗性淀粉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在不同环境中含量高的品种依然高,含量低的品种仍然低,那么高含量的品种可在其适种稻区种植生产大米,其含量不会被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转反义 Wx基因糯稻的显性遗传及对稻米粒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利用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至 2 %左右的 3个转反义Wx基因糯稻为研究材料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转基因糯稻的遗传及其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后对于稻米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糯性性状与其它转基因性状一样 ,表现为显性遗传 ,这与一般的糯性变异不同。导入反义Wx基因使直链淀粉含量从 17%下降至糯稻水平时 ,其稻米粒重相应降低 6 %~ 8% ,且下降幅度与直链淀粉含量的下降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由此获得的转基因糯稻仍具有原受体亲本的高产潜力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既高产又优质的水稻品种 ,尤其是高产糯稻新品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几种物质对稻米品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硫酸锌、多效唑、赤霉素和壳聚糖4种物质对稻米品质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提高稻谷的糙米率,多效唑、赤霉素和壳聚糖能提高稻米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4种物质均具有改善稻米外观品质的作用,在减少稻米垩白率方面,壳聚糖>赤霉素>硫酸锌>多效唑,在降低垩白度方面,壳聚糖>硫酸锌>赤霉素>多效唑,比对照依次降低48.12%、28.27%、26.52%和22.35%.不同处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除硫酸锌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余处理有所下降,4种物质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硫酸锌和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每穗实粒数减少,壳聚糖处理则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稻谷产量和糙米产量分别增加5.41%和5.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