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永红  高远  鲁力军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146-146,149
22%高氯·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甘蓝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高氯·乙酰甲胺磷乳油对甘蓝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作物安全,推荐22%高氯·乙酰甲胺磷乳油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含量156~198 g/hm2。当蚜虫发生时,可用于茎叶处理,喷雾时应注意叶片正反面要均匀喷洒。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绿色通可湿性粉剂对蔬菜蚜虫、水稻蚜虫、稻蓟马、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速效、持效期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防治蔬菜蚜虫、水稻蚜虫用量为300 g/hm2,防治稻蓟马为450 g/hm2,药后7天防效仍达96.80%~100%;防治稻飞虱用量为300~450 g/hm2,药后30天防效仍达92.66%~93.49%.  相似文献   

3.
30%井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井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达83.94%~91.59%,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因此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生产上使用量以1 500~1 800 mL/hm2(有效成分含量450~54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剂量的2.5%保得乳油防治麦蚜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5%保得乳油施用有效成分为7.50、6.25g/hm2时,其防效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持效期达7d以上,对小麦生长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5.
12.5%欧博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欧博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64.4%~76.2%,且对小麦安全,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田间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25~75g/hm2。  相似文献   

6.
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总体株防效可达95.97%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5.70%以上。35%苯磺隆.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52.5126.0 g/hm2对小麦安全。生产中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63.0126.0 g/hm2对小麦安全。生产中推荐用量为有效成分63.073.5 g/hm2。  相似文献   

7.
郝绪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72-172,174
以卷叶率、防治效果、有虫率、有虫率防效为考察指标,进行30%毒死蜱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0%毒死蜱微乳剂1500g/hm2、30%毒死蜱微乳剂1800g/hm2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安全。在稻纵卷叶螟发生量较大的年份推荐在害虫卵孵高峰期施药,施药剂量为微乳剂1800g/hm2,在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年份推荐施药剂量微乳剂150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水稻二化螟时应在其低龄幼虫高峰期,用36g/hm2(有效成分)对水675kg/hm2细水均匀喷雾,在二化螟中等偏重以上发生时适宜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效成分7.5,15.0,22.5 g/hm2共3个不同剂量5%啶虫脒微乳剂(山东)以及药剂对照(河北)、清水对照5个处理,在大田进行了防治棉花蚜虫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啶虫脒微乳剂3个剂量的处理,施药后1 d的防效分别为73.89%,91.78%和96.23%;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1.69%,96.48%和99.35%;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51%,96.99%和99.57%。同期,对照药剂5%啶虫脒微乳剂有效成分15.0 g/hm(2河北),药后1,3,7 d的防效分别为92.11%,96.22%和96.84%。试验药剂中、高剂量15.0,22.5 g/hm2药后各天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或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个剂量处理之间防效有显著差异。从有效、经济、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田间采用5%啶虫脒微乳剂有效成分15.0~22.5 g/hm2防治棉蚜为宜。  相似文献   

10.
60%烟嘧.莠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可使用60%烟嘧.莠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一年生阔叶杂草(藜、荞麦蔓)和多年生杂草(刺儿菜),且推荐剂量为1 000.5~1 200.0 mL/hm2(有效成分为600.3~720.0 g/hm2)。  相似文献   

11.
吴永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86-86,114
结合歙县茶叶生产特点及茶尺蠖发生呈逐年加重的情况,进行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推荐使用剂量为22.5~45.0g/hm2。  相似文献   

12.
50%凯泽水分散粒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50%凯泽水分散粒剂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效,适期用药1次,其病株率、病指防效均可达80%以上,优于目前推广应用的其他药剂,显著高于多菌灵的防效。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一般发生年份以360~540 g/hm2为好,发生偏重以上年份以540~72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15%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300 g/hm2的杀虫效果与保叶效果分别达97.56%、97.11%。15%茚虫威悬浮剂对作物安全。在稻纵卷叶螟低龄(1~2龄)使用,推荐剂量225~300 g/hm2(有效成分33.75~45.00 g/hm2)。  相似文献   

14.
每公顷用 2 5 %高氯·苏可湿性粉剂 60 0~ 75 0 g ,施药后 7d防治小菜蛾效果优于对照药剂16 0 0 0IU/mgBt可湿性粉剂 75 0 g和 4 5 %高效氯氰乳剂 45 0ml的效果。推荐使用剂量为 45 0~ 75 0g/hm2 ,施药适期为小菜蛾低龄幼虫期。  相似文献   

15.
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萝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在重庆万州进行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萝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萝卜蚜虫发生期,用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100、200、300g/h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1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0.7%、97.7%、99.0%,药后7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4.0%、95.6%、97.5%,均优于对照药剂25%乐.氰乳油400mL/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达7d以上。从防治效果及经济成本考虑,建议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萝卜蚜虫以施药量100~200g/hm2、喷液量6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许德稳  孙俊铭  韦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41-141,168
试验结果表明,22.5%异菌脲SC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油菜生长安全,用药量达2 666.7ml/hm2以上时,最终病指防效可达84%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0%菌核净WP1 500g/hm2。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22.5%异菌脲SC用药量为2 666.7~3 333.3ml/hm2,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为害逐年加重。为寻求价廉物美、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新型农药,进行了20%阿维菌素.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20%阿维菌素.三唑磷乳油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高,对水稻安全。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安全环保等特点;且用量少,成本低。推荐有效成分使用量为180~210g/hm2,对水在水稻初具枯鞘时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8.
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有效成分36 g/h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4.92%和96.58%;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9(有效成分75 g/hm2)7 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92.34%,明显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10%啶虫脒乳油对对黄瓜蚜虫的防效及安全性,特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啶虫脒可有效防治黄瓜蚜虫,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8~22.5g/hm2,在黄瓜蚜虫发生始盛期均匀喷施。  相似文献   

20.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油菜黄曲跳甲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药剂对油菜黄曲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是防治油菜黄曲跳甲的较好药剂,持效性好,对油菜安全。建议在油菜播种时拌种,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40~210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