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细胞是体内最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由于其表面标志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主要类型。T淋巴细胞区别于B淋巴细胞的独特标志是前者表面有CD2分子,即为红细胞受体(ER),这种受体能与动物的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结,称E-玫瑰花环实验。E-玫瑰花环实验中常用的是总花环(Et)实验和活性花环(Ea)实验。Et-玫瑰花环实验反映的是外周血液中总的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由此可以间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机体的细胞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即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此种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目前,实验室检查方法有三种,即:玫瑰花环试验、淋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的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Ea—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只能单一地反映细胞免疫功能或体液免疫功能,不能同时反应两种免疫功能。Ey混合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根据T淋巴细胞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B淋巴细胞具有C_(3b)受体的原理,以红细胞(E)和C_(3b)致敏的酵母细胞为粘附物的一  相似文献   

4.
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始于七十年代初(Coombs等)。十多年来,这种试验在医学界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检测T、B淋巴细胞及其亚类的简便方法之一。 关于以绵羊红细胞为吸附对象的马的E-玫瑰花环试验和Ea-玫瑰花环试验,国内外报道结果均不一致。Melinde等于1977年报道,马的外周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不能形成玫瑰花环。而成都部队军马防治检验所于1980年报道,马的外周淋巴细胞能与绵羊  相似文献   

5.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由各种淋巴器官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所组成,众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中以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为主。在光学显微镜下,B、T淋巴细胞均为形态相同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目前最常用的鉴定和计算外周血液和各种淋巴样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方法是通过鉴别其表面的受体来进行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 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够吸附绵羊及豚鼠等动物红细胞受体的特征,可用绵羊等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相作用,使绵羊红细胞吸附在淋巴细胞周围,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环,以此计算T淋巴细胞数,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并区别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6.
作为体内免疫活性细胞之一的淋巴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受体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而T淋巴细胞不仅在抗体产生上起着调节作用,而且对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器官移植及肿瘤发生等均有重要影响。故检测动物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正常值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我们用此法对26头牦牛的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的健康成年牦牛26头,其中公牛12头(去势8头),母牛14头,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7.
用ANAE技术测定初生乳牛外周血Tc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细胞是免疫学上的重要细胞。根据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同,又分为T淋巴细胞(或简称T细胞—Tc)和B淋巴细胞(或简称B细胞—Bc)。Bc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Tc则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以往,鉴别Tc、Bc多采用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使用 ty 联合玫瑰花环试验测定了8份健康青年公鸡与8份健康樱桃谷青年鸭的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结果鸡的 T、B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12±3.482和18.00±2.329,鸭的 T、B 细胞百分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联合玫瑰花环试验研究了禽霍乱人工发病鸡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鸡遭受禽霍乱 C_(49-1)强毒攻击后,具有免疫功能的 T、B 淋巴细胞均受到严重破坏,其百分率分别由试验前的25.00±3.16和16.50±1.04下降至11.33±2.00和4.83±1.83;使用链霉素治疗后第8天,T、B 细胞接近或超过正常值,分别为21.67±3.83和19.67±2.94。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血细胞分析、E-玫瑰花环试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比较了疥螨病兔和健康家兔在血细胞和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疥螨病兔的血细胞指标、E-玫瑰花环结合率与健康家兔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显著低于健康家兔(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结合率显著高于健康家兔(P〈0.05)。疥螨病兔血细胞指标和T淋巴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而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自七十年代就作为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目前很多医院临床仍用此方法观察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此方法能够反应机体细胞免疫状况。有些学者为了深入研究E受体的理化性质,建立了猪的E玫瑰花环检测方法。驴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国内报道还不多,我室在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羊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免疫球蛋白、B淋巴细胞和抗体形成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探讨受试药品对实验动物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进而评估其临床体液免疫调节的使用价值。[方法]试验1:用小白鼠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试验,比较给药前后小白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试验2:用大白兔进行EAC玫瑰花环试验,测定给药前后B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试验3:用小白鼠进行溶血空斑试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变化。[结果]试验1:试验组小白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2:试验组受试动物EAC玫瑰花环的成环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试验组小白鼠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羊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对受试动物体液免疫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J毒株细胞培养毒接种的6头仔猪和3头健康仔猪外周血SmIg~+B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数量作了检测。T细胞用总E玫瑰花(Et)及活化E玫瑰花(Ea)试验作检测,SmIg~+B细胞用荧光素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FITC—SPA)菌体法鉴定。结果:接种后,SmIg~+B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于第23天时达峰值(29.19±3.45),明显高于对照猪(P<0.05),Et玫瑰花百分率虽略有上升,但与接种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a玫瑰花百分率则显著低于接种前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PEDV—J毒株细胞培养毒可刺激仔猪B细胞明显增多。由此认为,B淋巴细胞积极参与PED的免疫反应过程,体液免疫是PED猪的主要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鸡转移因子最佳给予途径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因子是 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多种因子中的一种能够转移致敏信息的物质。它能够将供体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 ,增强受体免疫功能 ;而且可以通过 T细胞来调节 B细胞 ,改善其体液免疫功能 ,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些作用已由哺乳动物转移因子所证明。用肉鸡脾脏制备转移因子已获得成功 [1] ,并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体液免疫效果 ,结果证明 ,鸡转移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对 T细胞免疫和 B细胞免疫都具有积极作用 ,可促进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 ]。以往转移因子的使用多采用注射方法 [3 ] ,但这在鸡场进行大规…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受体可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而 T 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基础。T 细胞内有非特异性酯酶,在酸性条件下能将α-醋酸萘酯水解,产生醋酸离子和α-萘酚,α-萘酚与六偶氮斟品红偶联,在 T淋巴细胞浆中酯酶存在的部位生成不溶性红褐色沉淀物,在普通显微镜下将 T、B 细胞加以区别。羊患传染性脓疱皮炎时,抗体水平低下,各种凝集反  相似文献   

16.
吕信 《中国奶牛》2013,(12):34-37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犊泻康"是否对新生犊牛的免疫水平产生影响,本试验从大庆市庆新牧业有限公司选择15头新生健康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I组每日一次灌服200mL(约0.2g/mL)中药制剂"犊泻康",试验Ⅱ组每日灌服200mL(约0.4g/mL)中药制剂"犊泻康",对照组每日灌服200mL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各组犊牛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均相同,分别在第10天、第20天、第30天颈静脉采血并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试验、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两试验组在第10天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在第10天、第20天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30天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在第10天、第20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30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制剂"犊泻康"能明显提高犊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防治犊牛腹泻。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10):121-122
<正>中药黄芪中含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3种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动物的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增加机体白细胞数量等免疫功能的功效。传统中医使用黄芪的根入药,黄芪的茎叶则常常弃之不用。而研究资料表明黄芪茎叶中也富含多糖、黄酮、皂苷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超微粉碎技术显著提高了黄芪多糖的溶出率,经过超微粉碎的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得率最高。目前,有关黄芪茎叶超微粉对鸡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报道很少,因此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日龄雏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EAC玫瑰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的测定及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剂量黄芪茎叶超微粉对雏鸡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修改、合成胸腺肽alpha 1(Tα1)基因并连接到pET32α(+)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2α-Tα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经15%SDS-PAGE检测,Tα1获得可溶性表达。将诱导表达菌高压均质破碎后进行亲和层析纯化,洗脱蛋白峰经脱盐处理后进行免疫活性测定。通过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纯化重组Tα1和人用Tα1的活性,结果显示,重组表达的Tα1具有明显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脱E受体法E玫瑰花环试验测定结果显示,制备的重组Tα1的E玫瑰花结百分率高于空白对照组14.3%以上(胸腺肽溶液的质量标准为提高10%),能够明显增强T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主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时辅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健康的、人工感染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和接种了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的马和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根据其表面形态,正常马的淋巴细胞基本可分为两群:第一群细胞是能形成EAC玫瑰花的淋巴细胞,多为表面有绒毛型的淋巴细胞——B细胞;第二群是能形成E玫瑰花的淋巴细胞,体积较第一群的稍小,表面相对光滑,有少数突起或管状物——T细胞。 在用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免疫后数月,产生较为坚强免疫力的阶段中,可见到绒毛型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光滑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增高,细胞表面的突起或管状物增多,因而变得较为粗糙。  相似文献   

20.
识别T淋巴细胞,目前多采用玫瑰花结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及电镜观察等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繁杂,重复性差,并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用酯酶染色法测定人、动物正常T细胞值,也有人用这种方法与常用的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等作了对比研究,资料表明,酯酶染色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和便于推广使用等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