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抗赤星病烤烟CV87为供体,感病烤烟NC89为受体,采用浸种法将总DNA导入受体。收获的变异株Jz96027种子发芽,得到的D1代个体,对其茎尖受体(亲本)的茎尖进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烤烟NC89(受体)和变异株JZ97027染色体体数目2n=48,2个染色体组均为基本对称核型。其中14对染色体为M型,9对为SM型,1对为ST型。变异株D1代Jz9702与受体NC89核型相比较有第1、2、4、6、15、16、17、22共8对染色体有明显变异。变异株D1代Jz97027尚有染色体落后畸变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蚕豆整体DNA导入冬小麦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蚕豆整体DNA,用穗颈注射法将其从小麦穗颈部直接注入冬小麦植株体内,分别取不同处受体子代(D2代)的植株根尖和幼穗做切片观察受体子代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体子代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与受体相同;②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均出现一定的异常,且分裂的各个时期都能发现畸变类型,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受体);③不同的处理类型畸变率不同.这些变异有可能与后代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抗赤星病烤烟总DNAD1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赤星病烤烟CV87的总DNA导入感病烤烟NC89,对其D1代植株进行了田间生长性状、抗病性和烟叶品质的检测。结果显示,柱头滴加(DZ)、切柱头滴加(QD)和子房注射(ZZ)等3种导入方法得到地D1代植株在株高、株型、叶型、生育期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变异率分别是19.10%、20%和18.20%。3类株中分别有9.10%,10%和6.40%的个体获得了对赤星病的抗性在这些植  相似文献   

4.
用N 离子束注入玉米H65和H14D种子,研究其M1代的细胞学效应,并以γ射线辐照作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不仅能够诱发M1代根尖细胞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而且还能够诱发染色体出现多种变异类型;其畸变频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注入剂量与畸变频率呈正相关。此外,离子注入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还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注入剂量与细胞分裂指数呈负相关。离子注入引起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基本相似,但在诱发细胞变异频率及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类型上存在差异。两个供试品系对N 离子的敏感性为H14D>H65。N 离子注入玉米宜采用的适宜剂量范围为2×10~(16)~8×10~(16)N /cm2。  相似文献   

5.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螺旋藻总DNA导入4个小麦品种9411、955159、96266、鲁麦21中,并对转基因D1代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转基因种子的发芽率降低6.25%~20.21%;9411和鲁麦21的转基因D1代平均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5 cm、4.6 cm;在955159和鲁麦21转基因D1代中,发现麦穗的无芒变异;转基因D1代根尖细胞中均发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和染色体落后及染色体桥的类型,其变异率均在5%左右;各处理中种子粗蛋白含量表现不同程度的降低;9411和鲁麦21转基因D1代高分子量亚基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赤星病烤烟CV87的总DNA导入感病烤烟NC89,对其D_1代植株进行了田间生长性状、抗病性和烟叶品质的检测。结果显示,柱头滴加(DZ)、切柱头滴加(QD)和子房注射(ZZ)等3种导入方法得到的D_1代植株在株高、株型、叶型、生育期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变异率分别是19.10%,20%和18.20%。3类植侏中分别有9.10%,10%和6.40%的个体获得了对赤星病的抗性。在这些植株中,筛选出DZ9811和QD9812在抗病性和烟叶品质上为优良植株。  相似文献   

7.
提取抗赤星病烤烟CV87的总DNA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感赤星病烤烟NC89。D1代筛选出的优良株收种并种植后得到D2 代 ,对其活体接种赤星病菌 ,检测其抗病性 ,并于接菌前后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 :接菌的 10个株系有 3个株系的抗病性与供体亲本CV87相似 ,并显著高于受体亲本NC89;抗病性强的个体接菌后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接菌前有明显升高 ,与CV87没有明显差异。但CV87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接菌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说明其接菌前就表现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子从萌动至两叶期,用牛胸腺DNA分次进行滴浸处理。一代(D_1)株未出现明显变异,二代(D_2)株在蛋白含量、抗病性、株型、穗型、粒型和成熟期等方面均出现较大变异。在不同的年份间,用相同的缓冲液、技术,将牛DNA处理同一品种时,分年份处理的二代株中均出现性状相似的矮杆大穗变异类型,表现了该类型变异的重演性,其频率为1.95%~2.5%。经对D_1、D_2代变异株根尖和D_1代芽鞘细胞学观察,有染色体畸变存在。这表明牛胸腺DNA引入受体细胞后,可能在多方面作用于受体基因组,表现出复杂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外源DNA导入烟草后D2代植株抗病性鉴定和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抗赤星病烤烟CV87的总DNA,应用花粉管道通道法导入感赤星病烤烟NC89。D1代筛选出的良株收种并种植后得到D2代,对其活性接种赤星病菌,检测其抗病性,并于接菌前后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接菌的10个株系有3个株系的抗病性与供体亲本CV87相似,并显著高于受体亲本NC89;抗病性强的个体接菌后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接菌前有明显升高,与CV87没有明显差异。但CV87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接菌前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其接菌前就表现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室温条件下,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对兵豆干种子进行~(12)C~(6+)辐射处理,观察辐射后M1代及M2代兵豆幼苗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的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后兵豆染色体出现各种畸形,在0~60 Gy辐射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兵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升高,说明辐射处理能引起兵豆染色体形态异常,诱发变异。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河八王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遗传模式变化,以河八王及其后代F_1和BC_1为材料,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分析亲本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遗传模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母本‘GT05-3256’的MSAP比率是59.6%,父本‘GXN1’则是60.5%,其杂交种F_1的MSAP比率是56.4%~59.0%,均低于双亲;BC_1的母本‘YC94-46’的MSAP比率是59.4%,父本‘T6-3’则是59.0%,BC_1MSAP比率是56.9%~69.8%,整体平均为62.8%,平均值高于双亲。BC_1世代总甲基化水平略高于F_1世代水平。F_1和BC_1基因组CCGG位点发生甲基化的方式整体上以内部胞嘧啶双链甲基化为主。在F_1和BC_1中均检测到70种甲基化类型,并进一步分为A、B、C、D和E等5大类,其中A类是亲本向杂交种的甲基化遗传类型;B类是去甲基化类型,表示杂交种相应于其亲本的甲基化减弱;C类是过或超甲基化类型,表示杂交种相应于其亲本的甲基化增强;D类是次甲基化类型,杂交后代甲基化水平比双亲均要低;E类为不定类型。结果显示,B、C、D、E是杂交种的甲基化变异类型;F_1的甲基化遗传类型(A类)比例明显低于BC_1,但变异类型B、C、D、E高于BC_1;杂交形成F_1和BC_1过程中,基因组DNA普遍发生了超甲基化修饰。  相似文献   

12.
张竞秋  高文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47-11648,11680
[目的]探讨二甲戊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用0.02、0.10、0.20 g/L浓度的二甲戊灵处理玉米种子,于处理后12、24、36、48 h观察不同浓度二甲戊灵对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以染色体凝集和多极为主并伴有桥、成环、滞后、染色体加倍、微核等染色体畸变现象。二甲戊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均能引起染色体的异常分裂,其中0.10 g/L二甲戊灵处理24 h时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率最高(7.389%)。[结论]为生产上更加合理地使用二甲戊灵类除草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外源DNA处理蚕豆萌动种子,观察根尖,芽尖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根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和脂酯同工酶(EST).结果表明。DNA 处理能引起落后断片、染色体桥等染色体畸变,畸变率的多少与 DNA 的浓度无关。DNA 处理也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及酶活性有增加的趋势,脂酶同工酶的活性却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铅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b 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作为对照,培养4~7 d时,每天随机取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镜检,观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计算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培养第4~7天,1.0×10-4~5.0×10-4mol/L Pb2+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b2+浓度越大,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越高。[结论]Pb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Pb2+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麦骨干亲本京411及衍生品种苗期根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利用高密度SNP标记解析骨干亲本京411的遗传结构,并研究其根系性状遗传特征,为培育高产广适性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京411及其14个衍生品种(系),包括衍生一代6份,衍生二代8份,每品种选取饱满且大小一致的种子在发苗网上生长6 d,每份材料选取大小一致的幼苗转移至培养盘,每个培养盘种植3次重复,连续培养15 d后测定苗期根部性状的最长根长、侧根长、主根长、总根长、侧根表面积、主根表面积、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和根系干重。利用90K SNP芯片分析京411及其衍生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区段传递,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定位苗期根部性状基因,探讨京411携带的优异根系基因在衍生后代中的分布。【结果】京411衍生群体平均遗传相似性为57.9%,该亲本与其衍生一代和衍生二代相同的等位变异频率分别为63.9%和67.9%,显著高于理论值。在A、B和D基因组间的相同等位变异频率分别为62.2%、61.3%和74.3%。京411的侧根和根尖数均优于其衍生品种,衍生品种的主根长和根干物质重量等性状的改良较为显著。以已有定位信息的SNP标记与根系性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共发掘出35个根系性状位点,3DL和5BL上携带控制根长性状的主效位点,分别与SNP标记wsnp_Ex_c1032_1972861和BS00100708_51关联,可用于京411衍生群体中分子辅助选择。来自京411的26个位点对根部性状起正向效应,中麦175和CA0958携带正向效应区段最多,占正向效应位点总数的73.1%。【结论】传统育种对地上部农艺性状的选择,可有效促进地下根系的改良,相当于对优异性状遗传片段的聚合。在京411衍生群体中,中麦175是针对骨干亲本遗传改良最成功的品种,不仅携带较多的京411优异根系基因,而且其主要根系性状、产量表现及广适性均优于京411。  相似文献   

16.
 对中综4号(ZZ4)玉米群体完成了4轮改良S1、半同胞交替轮回选择(简称MS1-HS交替轮回选择)。2001年在4个地点对30个NCⅡ测交组合及11个亲本(5个群体及6个测验种)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MS1-HS交替选择对改良群体杂交种产量、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均十分有效。随着选择轮次的增加,各轮群体与6个测验种杂交组合的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7%~8.1%,差异达5%显著水平。各轮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的产量中亲杂种优势呈逐轮明显上升的趋势,平均每轮增加211~248 kg·ha-1,除Mo17外,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MS1-HS交替轮回选择对改良群体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十分有效,在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得到改良的同时,穗部性状及株高、穗位、抽丝期、散粉期等田间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获得同步的改良。但MS1-HS交替轮回选择对改良群体的特殊配合力效果有限。通过中综4号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杂交组合产量及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得出中综4号与黄早4、丹340间为强优势模式对。  相似文献   

17.
整体荧光原位杂交用于检测水稻特异DNA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报道了整体荧光原位杂交应用于检测水稻特异DNA的实验程序。利用该实验方法,以经地高辛(DIG)标记的rDNA作为探针,成功地在水稻根尖和花药内部组织检测与探针互补的片段。对于实验方法,结果表明,整体荧光原位杂交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的种类、固定剂的种类以及固定后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酶解与否)等。检测根尖DNA可以采用φ(福尔马林)=1%固定加上酶解;检测花药(花粉发育处于单核期)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具有优质亚基构成的材料进行正反交,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对经田间鉴定选收的优异F1世代的32个组合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HMW-GS由复等位基因控制,F1代HMW-GS具有共显性。Glu-1位点的复等位基因在F1代籽粒中两两共显时,有正反交区别存在。亚基在F1代的基因表达存在剂量效应。F1籽粒的亚基图谱中,除具双亲共显外,还多了某些非父非母带型,即遗传畸变,也出现了不完全表达。提出了利用优质亚基及其组合在宁夏春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所有高等植物均会调控其根系形态,以便能更好地在土壤环境中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其中,氮素是调控根系形态的一个关键因子.探究氮素水平及形态对娃娃菜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明确参与根系形态塑造的关键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氮素调控植物根系形态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娃娃菜(品种'惠农金娃娃')为试材,设置两个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