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明两年,我省工厂化养猪场将有较大发展。只有设计出更好、更适用的养猪场配套设备,才能加快畜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原理建立了GRNN数值模型,并对无线传感器进行网络布控,利用PC单片机设计了声控自动化测量电路.实现了花生大棚温度测量的自动化控制.本文采用GAMBIT数值建模软件建立了花生大棚的仿真实验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花生温室大棚的温度调节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得到了花生大棚温室内的温度分布云图和温度变化曲线,将数值仿真模拟结果和无线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保证了无线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为花生农业生产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也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为此,阐述了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选择和调试了光电三级管传感器;采用慧鱼模型构建了机械化育苗生产线模型,并对其系统的结构创新设计进行了探索;同时,基于软件LLWin3.0对模型编写了控制程序,实验并分析了机械化育苗系统的控制方法。在机械化育苗生产线模型中,利用光电传感器实现了基质装盘、基质压穴、播种、覆基质和浇水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养猪场是承载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畜产品的平台,具有建设现代畜牧业方向性的标志。而如何解决好防疫和消毒问题,起着保障规模化养猪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龚冬阳 《南方农机》2023,(8):174-176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播种设备已经在农业种植业中普遍应用,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和应用,能够在电气自动化播种设备合理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促进电气自动化播种设备朝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研究农业生产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电气自动化播种设备产生的影响,笔者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特点,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电气自动化播种设备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电气自动化播种设备应用中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农业机器人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复杂、自动化程度不足、成本高、适用范围小等问题,以ESP3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基于倒立摆模型和PID控制模型,设计了一款适用性强且经济实用的农用独轮自平衡车.独轮自平衡车采用MPU6050传感器,通过其内部集成的数字运动处理器(DMP)进行数据融合滤波处理,将陀螺仪传感器测量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麦田精确施药的自动化,基于PLC控制器建立喷药流量控制模型,进而实现喷药自动化控制。PLC控制器采集流量传感器数据,上传到控制中心,经过喷药流量控制模型计算后,控制信号返回PLC控制器,通过PLC输出控制电压,实现电磁比例阀开闭控制,进而调整流量。测试PLC控制器线性输入范围,建立比例阀开合度与PLC控制信号关系,标定流量传感器;建立流量与PLC控制信号关系式,完成喷药流量控制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层养猪场中,由于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养猪场中出现多种常见猪疾病。为了确保我国基层养猪场的稳定发展,需要对养猪场中常见的猪疾病进行分析,确定常见猪疾病的种类以及成因,通过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降低基层养猪场中猪的患病几率,从而提高基层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基层养猪场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进行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中的有效应用,能充分提高机电自动化水平,进而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稳定动力。当前,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中的应用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介绍了传感器技术及其在机电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并就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冬 《农业工程》2012,2(6):17-20
通过信息工程技术来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农业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内容,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该文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领域可展开的信息工程研究作了比较完善的分析,并从5个方向详细阐述相关研究的开展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广阔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内容和一些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牧种养的综合效率,针对农牧混合管理应用展开了研究。在单一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学的规律与特性,建立相应的生态学模型,融入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智能管控技术,形成功能完整、布局合理、实用科学的农牧混合管理系统。展开该理念下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生态学技术为平台理念,较单一培养模式而言,农牧混合管理系统下的综合培养效率可提高至90%以上,作物生长良好率和畜牧产率均提升5%以上,系统运行平稳高效,可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畜禽设施精细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其核心在于物联网与传统设施养殖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传统家庭式养殖模式逐渐退出,中国畜禽养殖场的管理方式已逐步迈向集约化、规模化和设施化,基于养殖动物个体管理和质量保障且满足动物福利要求的畜禽设施精细化养殖已成为畜禽养殖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在阐述畜禽设施精细养殖信息感知与环境调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信息感知与环境调控相关前沿技术,分析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智能传感器技术将成为推动畜禽设施精细养殖进步的底层驱动技术,兼顾畜禽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动物拟人化智能调控技术和策略等是面临的重要挑战。最后,就中国畜禽设施精细养殖关键技术如何落地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中国畜禽设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辽宁省生猪养殖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规模生猪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辽宁省生猪生产变化规律和发展潜力,针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辽宁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猪自动化养殖装备与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增长的养殖规模对养殖装备性能要求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正处于智慧畜牧业初级阶段,自动化装备已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设备正在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养殖业中常用的自动化装备和技术,从其在栏体、饲喂、环境控制以及粪污处理方面的技术手段,不同装备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当前发展进程对生猪养殖新阶段的智能装备和技术进行阐述,结合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已有的智能饲喂、环控装备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猪养殖设备中的应用,包括机器视觉与语音处理技术在生猪养殖智能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机器人技术替代人工进行养殖作业的发展。最后总结了当前生猪自动化养殖装备发展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生猪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农林牧渔业投资、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塑料薄膜和农业科技水平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将这些要素纳入扩展型C-D生产函数模型,并对2000—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数据进行岭回归计算,得到我国同期的农业生产函数,经变量替换和研究期调整等证实该农业生产函数具有稳健性。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化肥施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对农业总产值的产出弹性系数依次降低,分别为0.383、0.269、0.213、0.161和0.051;农业科技水平、农林牧渔业投资、塑料薄膜使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贡献率依次为21.392%、20.681%、15.444%、13.295%和8.684%。因此,应加大农业科技水平投入和转化、农林牧渔业投资力度和新型机械动力使用补贴等,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畜牧养殖环节信息监测技术依然落后,且普及率不高,无法准确、有效地掌握养殖环节农场动物本身及其生活环境的实际状况。本文在整理和总结现有穿戴式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畜牧养殖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畜牧养殖穿戴式信息监测的工作原理、信息监测技术和穿戴式监测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总结得出未来研究趋势:信息获取方式由人工采集向自动化采集发展;穿戴式传感器将向微型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信号处理与信息传输将向多元化、复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监测方式将向系统性、整体性和自适应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以巩固和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大力提升畜牧业在黑龙江省农业中的地位,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把黑龙江省建成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以及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为此,分析了黑龙江省畜牧业技术及其装备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畜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创新,多种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使得畜牧业更加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介绍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产业链环节中的应用及新技术的融合展现,探讨了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畜牧业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凉城马头山片区自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基础、区域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片区发展方向作为研究内容,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应以产业集聚为策略。采取实地调研、统计分析、数学模拟、微观定量计算和宏观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农牧林复合的生态农业模式,环境承载力内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通过人工干预治理的休闲农业模式,对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