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稻米是指水稻中具有特定遗传性状和特殊用途的色稻米、香稻米和专用稻米。它以其独特的品质、缤纷的色彩及丰富的营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围绕特种稻米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的市场需求、品种创新与运作机制三个方面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稻品种大粒香稻米品质的影响,设置0、120.0、150.0、187.5、225.0 kg/hm2 5个不同施氮水平,对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120.0 kg/hm2 2种施氮水平下大粒香稻米品质最优,说明大粒香适合在低氮水平下种植,生产中应指导农户少施或不施氮肥,以保证大粒香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3.
特种稻米是指水稻中具有特定遗传性状和特殊用途的色稻米、香稻米和专用稻米。它以其独特的品质、缤纷的色彩及丰富的营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围绕特种稻米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的市场需求、品种创新与运作机制三个方面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4.
香稻种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粘度速测仪分析了42份来自不同国家的香稻种质资源的稻米淀粉粘滞性谱(RVA谱)和特征值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香稻种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差异显著,谱线分化明显,各个特征值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在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基础上辅以RVA谱特征,可以用来评价稻米的蒸煮与食用品质和筛选优质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灌浆成熟期稻米味度值和RVA谱特性变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粳稻品种东优9901和长粒香,研究灌浆成熟期稻米味度值和RVA谱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和味度值是随灌浆成熟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峰值以后则逐渐下降,呈单峰曲线,不同品种整精米率和味度值达峰值的时间有差异;稻米RVA特性的各参数在灌浆成熟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从整体看,东优9901在灌浆35~40 d时稻米粘特性最佳,而长粒香在灌浆35~45 d时粘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3):275-275
泰国科学家马拉格近日宣布发现了稻米“致香”基因。马拉格说,香米包含有非正常的基因。以茉莉香米为例,在其基因图谱中有8个基因处于“停工”状态,这8个形同摆设的基因正是引发这种稻米散发茉莉花香味的最主要原因。稻米基因由约5 000个基因组成,如将其他稻米基因组中处于相同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稻米种植大省,在保证粮食供给和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贵州省农业部门在提高稻米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方面下了大气力,整体上丰富提升了稻米的品质。特别在优质稻米的研究生产方面,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优质稻米是指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4个方面达到有关标准指标以上的稻米,决定稻米品质优劣主要是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以及收获干燥,贮藏加工四个方面的因素。了解品种,环境与栽培因素对优质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种植优质水稻并获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夹沟香稻米无公害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夹沟香稻米无公害生产现状,分析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升浦东新区的稻米品质,2010年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并试种示范了优质稻米品种8个,结果表明,参试的2个早熟晚粳品种成熟早、米质优、香软可口,其中“沪嘉香软”品种在品质、抗性、产量等方面均优于“苏沪香粳”。6个中熟晚粳品种表现均不同,即“嘉33”,“宝农34”、“南粳46”、“银香18”、“镇稻10号”、“镇稻13号”在农艺性状、品质、抗性和产量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稻米种植大省,在保证粮食供给和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贵州省农业部门在提高稻米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方面下了大气力,整体上丰富提升了稻米的品质.特别在优质稻米的研究生产方面.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优质稻米是指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4个方面达到有关标准指标以上的稻米,决定稻米品质优劣主要是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以及收获干燥,贮藏加工四个方面的因素.了解品种,环境与栽培因素对优质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种植优质水稻并获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值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日本佐竹公司生产的食味分析仪器(RCTA11A)对64个垩白性状有差异的粳稻品系进行食味品质分析,测定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综合食味值,分析垩白性状与稻米食味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米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0.946。稻米的水分含量和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大小对稻米食味值没有明显的影响。优质育种可以兼顾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稻米污染的原因、途径和危害。从政府行政措施干预,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监控和保护,建立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开发绿色食品稻米品种,研究并推广绿色食品稻米生产栽培技术等方面提出杜绝稻米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稻米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我省顶级香米品种,如巴太香占、九七香、荔江香占、象牙香占、凤香丝苗等,虽然外观及食味品质超群,但普遍产量低(参加区试.比对照粳籼89减产10%以上,达极显著水平1,种植者效益难有保证,采用(鸭稻)有机栽培,稻米产量更低。  相似文献   

14.
丹阳市绿色稻米生产发展前景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稻米来自于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按照绿色稻米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权威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稻米 ,是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1  江苏省丹阳市绿色稻米生产发展前景1 1 发展绿色稻米的意义1 1 1 有利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江苏省丹阳市是稻米生产、消费大市。 2 0 0 2年该市水稻种植面积 36 979.5hm2 ,年产稻谷 335 5 46t ,全市 89万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水稻生产投入大、附加值低、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稻米产业的发展。由于水稻面积大、生态差异及稻…  相似文献   

15.
中日泰优质稻米的外观及食味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中国、日本和泰国有代表性的6个主栽水稻品种,对其稻米外观、食味特性值和品尝评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国家的稻米品种间在外观、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值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直链淀粉含量和最高粘度、最低粘度以及最终粘度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但与崩解值以及消减值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食味品尝评价方面,中、日、泰3国稻米除硬度外,米饭的外观、香气、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日本"越光"稻米品质综合评价为最优,中国"稻花香"、"隆粳香1号"和"津川1号"稻米品质其次,而中国"津原45"及泰国"Hom Mali105"稻米品质处于第三档次。对中日泰代表性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为水稻品质育种及稻米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优质稻米是指在符合无公害质量标准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按规定的生产技术要求和相应的稻米卫生标准生产、加工,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以上,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优质稻米。根据生产环境、生产水平和栽培条件,无公害优质稻米可分为有机稻米、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快速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文章先采用I2 KI溶液对18种碾细稻米充分染色,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其颜色差异,并与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显色图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判别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然后采用农业部标准NY 147-88的方法测定22个稻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显微镜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显微镜方法可以判别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大致范围,能快速判别待测品种是否符合优质稻谷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和优质大米国家标准GB 1354-2009。  相似文献   

18.
毒死蜱常用来防治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会在稻米上残留并造成潜在危害。研究残留毒死蜱在稻米加工过程中的消解规律,阐明不同烹饪方式对稻米中残留毒死蜱的影响。采用清洗、蒸煮、煮粥、蒸煮后再炒饭等加工方式对稻米进行加工,研究表明清水清洗能有效去除稻米上残留毒死蜱,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去除效果更加明显,清洗3次后去除率达到64.54%,加工因子为0.3546。而家庭烹饪方式能有效去除稻米中的残留毒死蜱,蒸煮后稻米中残留毒死蜱的去除率为87.83%,加工因子为0.1217;煮粥后,稻米中毒死蜱的去除率为96.07%,加工因子为0.0395;蒸煮后再炒饭,稻米中毒死蜱的去除率为98.35%,加工因子为0.0165。在上述3种加工方式中,残留的毒死蜱会降解产生3,5,6-三氯-2-羟基吡啶。  相似文献   

19.
"湘晚籼13"稻米很香,但产量较低,价格较高;"湘晚籼11"稻米不香,但产量较高,这两种米被科学合理地加工成"芙蓉香米"后,既保持了"湘晚籼13"的口感,价格又较便宜.  相似文献   

20.
基于Cubist多元混合回归的稻米富集Cd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预测提供技术支撑,基于土壤环境因子对稻米富集镉(Cd)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差异性这一原理,以湖南省典型区域为例,在土壤多参数检测获取基本大数据前提下,采用Cubist多元混合线性回归技术,构建了研究区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23个土壤理化参数中,Ca、Fe、S、Cd、Cl和pH 6个参数对稻米富集Cd影响最为突出,并被纳入Cubist模型中。土壤Ca(以CaO计)与土壤p H在Ca含量小于1%时线性显著相关,S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指数显著相关。土壤pH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在不同值阈范围内差异明显。研究表明,混合线性回归技术克服了传统多元回归仅能构建单一性质模型的缺陷,可有效筛选及表征环境因子对稻米富集Cd的影响,是构建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