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旦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杂草科学》2011,29(3):14-21,29
无论何种杂草稻密度和移栽措施下,杂草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栽培稻生长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移栽不仅较好地抑制了杂草稻的发生,同时保证水稻产量,使产量达到3 496.65 kg/hm2。旱直播对杂草稻出苗率影响较小,造成杂草稻密度过高,栽培稻产量严重降低,较移栽下降了1 011.15 kg/hm2。水直播对杂草稻出苗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旱直播,使得杂草稻出苗率较旱直播下降9.14%,但是水直播对杂草稻出苗后的生长抑制不明显,使得杂草稻发生量达到1 219.35 kg/hm2,栽培稻产量仅为1 829.85 kg/hm2。随着杂草稻密度的增大,对自身种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地上部分干生物量显著降低和抽穗时间的推迟;其对栽培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栽培稻剑叶宽、分蘖数、有效穗数、地上部分干生物量、穗长、每穗饱粒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方面随着杂草稻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可以在杂草稻发生较为严重的田块使用移栽措施,在杂草稻发生中等的田块使用水直播措施,并且适当提高栽培稻播种量。在杂草稻发生较少的田块使用旱直播措施,从而达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条件下,种植不同时间籼型杂交稻后改种常规粳稻,对粳稻田中的杂交稻自生苗展开调查,分析杂交稻自生苗中出现类似杂草稻的频率及其生物学性状,测定杂交稻自生苗对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粳稻田中籼型杂交稻自生苗可以转变成类似杂草稻,即存在籼粳亚种间异交产生杂草稻的可能;连续种植杂交稻3年后改种常规粳稻田块的杂交稻自生苗密度最高,对常规粳稻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雷国明 《昆虫天敌》1994,16(4):187-187
稻螟蛉Naranga aenescens多年来一直视为害虫。其幼虫啃食稻叶成缺刻,有时把禾苗或稻叶吃成刀割状。然而笔者30余年从事水稻病虫调查研究和田间监测,认为稻螟蛉是害虫还是益虫应该重新评价。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陲山区,地理座标为北纬28°41′~29°22′,夭(?)资源丰富,稻田用药少。笔者每年在该县稻田、草丛和诱测灯下可见到大量稻螟蛉成虫,尤以5~8月为多;早春见蛾早,盛夏蛾量大,在测灯下一晚可诱到500~600头,在稻田可捕百头蛾、采千粒卵。  相似文献   

4.
周益民  吉林 《杂草科学》1996,(2):22-23,17
稻茬免耕麦田恶性杂草发生危害和控制技术周益民,吉林,周国华,戴君淑,郦丘树(宜兴市农业局214200)(无锡市植保站)(溧阳市化工厂)(善卷乡农技站)(丹阳市荆林乡农技站)近几年来,麦田草害问题突出,以禾本科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草和阔叶杂草猪殃殃发生...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水田稻李氏禾的危害及防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栽培制度和耕作方式的改进 ,特别是节水灌溉的大力推广 ,水田常呈湿地状态 ,致使稻李氏禾等原湿地杂草侵入水田并扩展蔓延。据报道 ,70年代日本北部水田稻李氏禾发生较多 ,尤其是休耕田大量群生。我国于 1983年在黑龙江桦南县水田中发现稻李氏禾以来 ,现仅三江平原地区水田发生面积就达 15 0多万亩。另一方面磺酰脲类和酰胺类除草剂的连年使用 ,稗草等抗药性弱的杂草种群密度下降 ,而稻李氏禾等宿根性杂草逐渐成为优势种群 ,成为水田中难以防治的恶性杂草 ,危害十分严重。1 稻李氏禾的危害1.1 稻李氏禾生命力和抗药性强 ,难于防除稻李…  相似文献   

6.
冯成玉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6):22-24,45
自2007年开始,对杂草稻发生情况进行了逐年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杂草稻发生的主要因素,开展了田间危害试验。结果表明,杂草稻已成为江苏省海安县稻田的重要杂草,水稻大田的田块查见率已达70%以上,水稻育秧田的田户查见率近40%。单位面积杂草稻的发生密度表现为直播>抛栽>机插>手栽稻田,非统一供种田>统一供种田,杂草稻的生长势以及对邻近栽培稻株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混生苗>次生苗。  相似文献   

7.
稻铁甲虫在我区危害水稻冯春钢郎勋才(重庆市万县五桥区植保植检站634020)(万县五桥区恒河乡农技站稻铁甲虫Dicladispaarmigera(Olivier)属鞘翅目、叶甲科、铁甲亚科,寄主有7科40多种植物。1994年以来,在我区恒河、凤仪等乡...  相似文献   

8.
于丹 《杂草科学》2010,(2):70-71
近年来杂草稻在江苏省大面积水稻田发生,尤其是苏中地区发生较严重,在少数田块已成为比稗草和千金子危害更重的杂草。杂草稻植株生长繁茂,在稻田与栽培稻争夺阳光、养分和水分,并且自身早熟,落粒性强,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另外,部分未落粒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一起收获,因粒型小,果皮有色素沉淀,也会影响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陈兆肃 《植物保护》1997,23(4):51-51
稻粉虱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陈兆肃(福建省宁德地区植保站352100)稻粉虱(AleurocybotusindicusDavidetSubramaniam),近几年在福建省闽中、闽东稻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经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黄邦侃教授鉴定是水稻上新发生的害...  相似文献   

10.
稻曲病危害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以中籼、中粳稻为对象,对稻曲病为害产量损失及精米下降率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中籼、粳稻品种(组合)中,稻曲病对粳稻的为害程度高于籼稻。对参试的3个中籼稻品种(组合)的为害程度基本相似,建立籼稻和粳稻危害损失模型  相似文献   

11.
水稻瘤矮病(RGDV)是云浮市近年来双季晚稻的多发性病毒病害。1998、1999、2000年全市发生面积分别达6800、48300、33100亩。1999年病株率达50%以上的面积3850亩,严重田块几乎绝收。该病具有发生连片、为害严重、防治较难等特点。在防治实践中,我们不断研究和改进方法,初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防治和补救措施。1症状特征瘤矮病症状的特征明显。①植株严重矮缩,病株较健株矮1/2~2/3,分蘖减少。病株抽穗迟,穗短,有效穗数减少。病穗粒数减少,每穗籽粒通常仅20~50粒。发病株可长到收割期,不会自然枯死。②叶形变短变窄,叶色深绿,叶枕距离变短甚…  相似文献   

12.
杂草稻造成栽培稻产量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叶片间的相互竞争。争夺空间、争夺光照矛盾突出。杂草稻主茎叶片多于栽培稻,最大叶片长于栽培稻,最大叶片宽于栽培稻,叶片披散,形似杂交稻叶。如果在667 m2旱直播稻田接种2.5 kg粳性杂草稻籽,栽培稻上部全被杂草稻稻叶覆盖,栽培稻植株瘦黄、弱小,茎、蘖逐步退化消亡,造成基本绝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保护地蔬菜栽培在新沂市逐年增加,2008年全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2万hm2,占蔬菜栽培总面积的38%.其中设施辣椒面积1 334 hm2,占辣椒栽培总面积的29%.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露地栽培中发生较重.在设施栽培中也时有发生.少数栽培管理不到位,防治不力的大棚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落花、落果,产量损失可达3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昭平县水稻生产围绕高产、优质、提高效益的总目标,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抛秧等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水稻生产的高效发展,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免耕抛秧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缓和季节矛盾、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生态平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Gene transfer from weeds to crops could produce weedy individuals that might impact upon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weedy populations, the persistence of escaped genes in agroecosystems and approaches to weed management and containment of transgenic crops. The present aim was to quantify the gene flowrate from weedy red rice to cultivated rice, and evaluate the morphology, phenology and fecundity of resulting hybrid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Stuttgart and Rohwer, Arkansas, USA. Twelve red rice accessions and an imazethapyr‐resistant rice (Imi‐R; Clearfield?) were used. RESULTS: Hybrids between Imi‐R rice × red rice were 138–150 cm tall and flowered 1–5 days later than the rice parent, regardless of the red rice parent. Hybrids produced 20–50% more seed than the rice parent, but had equivalent seed production to the majority of red rice parents. Seeds of all hybrids were red, pubescent and dehisced at maturity. For the majority of hybrids, seed ger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d rice parent. The gene flowrate from red rice to rice was 0.01–0.2% and differed by red rice biotype. The hybrids had higher fecundity and potential competitive ability than the rice parent, and in some cases also the red rice parent. CONCLUSIONS: Red rice plants are vectors of gene flow back to cultivated rice and other weedy populations. The progeny of red rice hybrids from cultivated rice mother plants have higher chances of persistence than those from red rice mother plants. Gene flow mitigation strategies should consider this scenario.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高寒山区,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93mm,年平均温度为17~19℃,5月份平均温度为23.1℃,6月份平均温度为25.8℃,是北方冷空气入侵广西的主要通道^[1]。每年春夏之交,冷暖气流交汇于此,造成长时间的降雨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从南部迁入繁殖为害。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稻水象甲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西省2002年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普查中,在忻州市的原平和代县发现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传入为害。近几年,稻水象甲已成为当地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了探讨稻水象甲的综合治理措施,笔者对该虫的为害情况、越冬场所、发生及传播途径和防控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并组织了防控。1为害情况根据调查,稻水象甲在山西省的分布范围目前仍局限在忻州市的原平市和代县,发生面积最高达2 200 hm2。成虫多在水稻的叶尖和叶缘处沿叶脉为害,主要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为害后造成长条形的白斑。白斑宽1 mm,长不超过…  相似文献   

18.
19.
水稻小粒翘穗病原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水稻小粒翘穗病原的分离、鉴定、接种验证等一系列病理研究,确认了水稻干尖线虫是引起水稻小粒翘穗的病原。小粒翘穗为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病害的症状表现与水稻品种类型有关。用16%咪鲜.杀螟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60h后催芽播种,可有效地防治该病害,防治效果为94.65%。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上升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分析了江苏省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上升原因,主要与感病品种面积扩大,灰飞虱发生量逐年加大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省各地防治实践,初步提出了控制条纹叶枯病综合防治措施,即坚持以“治虫防病”为主,结合推广有效农业措施,如种植抗性品种,以及肥床旱育、小苗抛栽等有利于推迟播期,避开灰飞虱迁移传毒高峰的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