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3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采伐迹地、林冠下和生物防火林带3种不同类型栽植地上开展1~2年生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能显著地提高3树种的造林成效,在不同栽植地类型下3树种不同苗龄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7.6%~1421.8%,树高、地径、当年抽梢长及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性状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2.0%~86.7%。1年生容器苗可进行周年造林,在2月、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3.8%~98.0%、90.7%~96.3%和84.5%~89.4%,皆能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而1年生裸根苗在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仅分别为26%~53%和10.4%~34.4%,无法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经比较分析,3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10.3%~18.4%,2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7.1%~14.4%。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优势明显,而且造林成本低,宜在绿化造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浅析干旱山区窖藏苗木雨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窖藏苗木的技术要点和造林时间选择,探讨了用窖藏苗木造林的效果.结果表明,用窖藏苗木的方法造林可延长造林时间50 d左右;与未窖藏苗木相比,窖藏林造林成活率提高4%~6%,保存率提高3%~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东营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对滨海盐碱地生态造林模型进行研究。[方法]共设计5个造林模型,于2010~2013年在东营市河口区、垦利县和利津县进行分年度造林,造林结束后,按造林模型、造林年度,分乡镇对幼林进行全面调查。[结果]5个造林模型下幼林质量达一类林要求比例均高于90.0%(除2013年垦利试验点发生涝灾以外),其中,模型1一类林比例达100%,模型4较低,也达94.0%以上;分乡镇统计结果显示,河口区各乡镇造林幼林一类林达标率达100%,利津县最低,各乡镇造林幼林一类林平均达标率为92.9%;分年度统计结果显示,一类林达标率均高于90.0%,2013年由于发生洪涝灾害,一类林达标率最低,为93.9%。[结论]5个造林模型均适用于东营滨海盐碱地造林。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区土薄石厚,降雨量小,保水能力差,造林难度大,过去由于粗放型造林,造林成活率仅30%~40%。本着有效提高抗旱造林速度,加大荒山造林绿化步伐的目标,我们根据太行山区的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在多年造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太行山干旱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确保了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开化县5月下旬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的有利天气条件,进行湿地松和光皮桦容器苗初夏季节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和光皮桦初夏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3.6%和90.5%,生长量分别为春季造林的87.41%和91.03%。  相似文献   

6.
杨树不同生育时期造林对其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杨树芽前造林、芽期造林及芽后造林试验,分析各期造林杨树成活率及造林当年、第2年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芽前造林杨树成活率达93%左右,芽期造林成活率97%左右,芽后造林成活率极低。芽前造林、芽期造林间成活率差异显著,但对杨树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节水抗旱移植袋在造林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榆林沙区樟子松、沙地柏等造林试验中,应用钰森节水抗旱移植袋和常规造林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节水抗旱植树袋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了15.0%~21.3%,保存率平均提高18.5%~20.5%,生长量平均提高3.7~6.9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了0.85%~1.81%.节水抗旱移植袋可以在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炼山造林对尾巨桉纯林林分生长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对两种林分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应用净现值法对林分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炼山造林相比炼山造林可以有效提高桉树林分的生长量。不炼山处理林分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均显著大于炼山造林林分,相比炼山造林林分分别提高13.32%、13.20%、48.01%和26.02%,但不炼山造林林分保存率低于炼山林分。不炼山造林林分累计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值均略高于炼山林分,但差异不显著,即不炼山造林林分经济效益与炼山林分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陈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77-15778
[目的]为了把握资源发展情况,调查分析2011年福建省尤溪县的造林类型及造林树种。[方法]对2011年尤溪县造林情况汇总,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造林面积14 589.5 hm2,其中荒山造林、采伐迹地更新占主要,面积分别占38.0%、33.9%;在小班个数上,以荒山造林、坡耕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为多,分别为51.3%、19.5%、15.8%。坡耕地在2011年造林中得到了很好的开发。造林树种有46种以上,以一般用材林占多数,面积为85.5%。一般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为主,面积分别为7 035、5 253 hm2,占48.2%、36.0%。油茶、阔叶树类、茶叶、竹类占有较重要的位置,比例分别占6.2%、3.7%、1.8%、1.7%。混交林面积有大的增加,面积达4 914hm2,比值占33.7%。[结论]政府在树种选择上应加强指导,做到适地适树,并加强荒山造林的管理,进而更好地发挥造林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68-169
油松营养杯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比传统的春季裸根造林成活率通常提高20%~50%、保存率提高40%~60%,是我国北方重点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介绍了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播后苗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条件下,除草剂在玉米播后苗前施用,38%莠去津乳油5.25kg/hm2、90%乙草胺乳油2.1kg/hm2、72%异丙草胺乳油2.25kg/hm2、72%2,4D-丁酯1.05kg/hm2,药后45d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1.40%、80.69%、79.23%和50.47%。而50%滴丁.乙乳油4.2kg/hm2、40%乙.莠悬乳剂5.7kg/hm2、50%滴丁.莠悬浮剂4.2kg/hm2和42%滴丁.异丙草.莠悬乳剂5.7kg/hm2对单、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均有增效作用,药后45d株防效分别为84.94%、86.33%、89.53%和85.47%。药后混土2~3cm,可提高防治效果,38%莠去津乳油5.25kg/hm2、90%乙草胺乳油2.1kg/hm2、72%异丙草胺乳油2.25kg/hm2、72%2,4D-丁酯1.05kg/hm2、50%滴丁.乙乳油4.2kg/hm2、40%乙.莠悬乳剂5.7kg/hm2、50%滴丁.莠悬浮剂4.2kg/hm2和42%滴丁.异丙草.莠悬乳剂5.7kg/hm2,药后45d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7.42%、85.61%、84.02%、52.41%、92.74%、91.30%、91.92%和89.42%。  相似文献   

12.
以3种金枪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对其背部营养成分分析并评定。结果表明:黄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鲣鱼背部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2.35%、73.55%、75.4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53%、24.68%、23.75%;脂肪含量分别为1.07%、0.98%、1.15%;灰分分别为0.94%、0.88%、1.03%;金枪鱼内含有人体内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缬氨酸化学评分最低,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DHA与EPA含量之和均在30%以上;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因此金枪鱼肉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水产品。  相似文献   

13.
5种农药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种农药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48%毒死蜱和40%比本胜施药后20 d校正虫口减退率依次为91.40%和82.51%,防效依次为95.66%和87.11%,比对照增产率分别为45.09%和33.72%,均高于40%辛硫磷乳油和40%甲基异柳磷乳油,而10%吡虫啉药后20 d校正虫口减退率、防效和增产率与48%毒死蜱和40%比本胜相当,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70%酒精、50%酒精、35%酒精、Meliseptol和Soft-man5种消毒剂或化学试剂对甘蓝根肿病和黑斑病病原菌的灭菌效果的研究,以蒸馏水为对照。用休眠孢子死亡率和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衡量根肿病和黑斑病病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5种试剂对两种病原菌的处理效果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死亡率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分别为Meliseptol(94.3%)>Softa-man(91.3%)>70%酒精(65.2%)>35%酒精(53.3%)>50%酒精(50.5%)>蒸馏水(对照)(26.6%),对休眠孢子的致死率以Meliseptol和Softa-man最高,其次是70%酒精,35%酒精和50%酒精相对较低;黑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蒸馏水(对照)(28.3%)>35%酒精(22.8%)>50%酒精(22.2%)>70%酒精(9.9%)>Softa-man(7.6%)>Meliseptol(0.7%),可以看出Meliseptol、Softa-man和70%酒精对黑斑病菌分生孢子致死程度较高,35%酒精和50%酒精相对较低。说明Meliseptol和Softa-man对两种病原菌具有很强的灭菌效果,是理想的消毒剂;70%酒精也具有较强的灭菌能力,但不彻底;50%酒精和35%酒精则基本不能作为消毒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常规灌溉施肥(CK)、水肥一体化等量施肥(T1)及减量施肥20%(T2)对生姜生长、根系活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的生姜株高、茎粗及根鲜重与CK无显著差异,但分枝数、根茎鲜重分别比CK高14.29%、12.70%和9.28%、8.12%,而茎、叶鲜重则比CK有所降低。根茎膨大期,T1、T2的根系活力较CK分别提高20.31%和18.14%,全生育期T1、T2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12.65%、5.36%、13.44%和6.34%、2.62%、6.76%,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82.37%、79.23%和17.56%、44.93%。T1、T2的生姜产量分别比CK增加17.56%和15.95%,但生姜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土壤田间持水量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以盆栽辣椒为试材,利用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了土壤田间持水量80%、60%、40%3个处理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的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单株产量等指标分别比80%的土壤含水量处理增长了35.8%、31...  相似文献   

17.
耿小丽  刘宇  王守现  许峰  赵爽  宋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11+1315-1311,1315
[目的]为了减少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损失、降低生产成本、保护栽培环境,对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霉变废料进行了再利用试验研究,探讨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品种为夏丰1号。6种栽培料培养基配方分别为:配方1.废料40%,棉子皮48%,麦麸9%,糖1%,石膏1%,石灰1%;配方2,废料60%,棉子皮30%,麦麸6%,糖1%,石膏1%,石灰2%:配方3,废料80%,棉子皮14%,麦麸1%,糖1%,石膏1%,石灰3%;配方4,废料90%,棉子皮5%,石膏1%,石灰4%;配方5,废料95%,石灰5%;配方6(对照),棉子皮80%,麦麸18%,糖1%,石膏1%。[结果]发菌阶段配方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可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菌时间。在鲜菇的生物学效率(产量)方面,配方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利用霉变废料代替常规棉子皮栽培秀珍菇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两种松毛虫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变害为利的观点和昆虫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两种松毛虫蛹的营养价值。云南松毛虫蛹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碳化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58.15%,35.98%,22.52%,6.82%,文山松毛虫蛹分别为61.26%,38.92%,19.75%和9.70%,前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P/S值分别为63.59%和1.763%,后者分别为61.6944%和1.6316%。必需脂肪酸分别为32.2028和2  相似文献   

19.
试验对紫花苕挤压出水40%和50%后烘干与原草直接烘干和晒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挤压出水40%和50%后烘干比原草直接烘干缩短烘干时间12和13h;比晒干缩短66和67h;DM获得率比原草直接烘干低0.02%和0.19%,比晒制干草高7.9%和3.8%;挤压出水40%后烘干的DM、CP、EE、CF、CA、Ca损失率分别为2.05%、4.22%、7.92%、1.09%、7.94%、9.44%;挤压出水50%后烘干的DM、CP、EE、CF、CA、Ca损失率分别为6.15%、9.32%、26.16%、4.28%、15.17%、15.89%;晒干的DM、CP、EE、CF、CA、Ca损失率分别为9.74%、14.45%、42.94%、16.15%、15.67%、17.07%。且挤压出水40%和50%后烘干相比,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77.67%和176.72%。  相似文献   

20.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城市污泥堆肥土壤的pH值相对稳定,比不施肥土壤的变化小,城市污泥堆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施肥增加了76.69%~204.80%,施肥土壤的总磷含量比不施肥土壤略有升高,施肥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分别是不施肥土壤中的5.6、10.0、5.1和4.5倍,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无机氮含量最大,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种植白三叶的土壤中施加污泥堆肥后,白三叶地上部分及根的干质量比不施肥分别增加了82.42%~229.95%和10.21%~58.23%,表明污泥堆肥能够促进白三叶的生长;在上述施肥比例下营养元素的利用率不同,氮元素的利用率依次为4.3%、5.8%、2.6%和3.5%,磷元素的利用率依次为1.27%、1.64%、1.21%和1.60%。研究结果说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白三叶的生长,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最高,总氮和总磷的利用率最高,10%为最佳的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