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双唑草腈(pyraclonil)为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为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并评价了双唑草腈对水稻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双唑草腈对水稻田禾本科杂草稗草、阔叶杂草鸭舌草均有很好的除草活性。在室内试验中,该药剂对稻田稗草和鸭舌草的ED50分别为11.50g/hm~2和8.22g/hm~2,均高于对照药剂丙草胺对稗草和鸭舌草的活性;双唑草腈在3种水稻和稗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4.15、3.44和3.73,高于对照药剂;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8%双唑草腈颗粒剂162、216、324g/hm~2处理在药后20、40d对稗草、鸭舌草、节节菜及异型莎草的株防效均在98%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丙炔噁草酮可湿性粉剂和50%丙草胺乳油;双唑草腈对水稻以及三种主要后茬作物小麦、油菜和小白菜安全。研究表明双唑草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室内测试了苏丹草和香根草对二化螟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存活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苏丹草和香根草控害效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雌成虫对苏丹草和香根草均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性,产在苏丹草和香根草上的卵量分别是产在水稻上的3.02和4.56倍。两种诱虫植物均对二化螟幼虫具致死作用,二化螟幼虫在两种寄主上不能完成生活史。田间试验表明两种诱虫植物围绕的水稻小区内二化螟枯心率显著低于试验区外20m的对照小区。  相似文献   

3.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和5级目测法,调查了云南冬季作物田杂草虉草的发生和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截至2017年在云南有7个地州33个区县发现有虉草危害,其中保山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占全省受害面积的92%,其次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虉草在冬季作物田大麦、小麦、油菜和蚕豆田均有发生。危害的虉草有两个种,分别是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和奇异虉草P.paradoxa。其中小籽虉草的发生较为普遍,奇异虉草为零星发生。虉草造成的危害指数在6%~50%之间,对农作物造成的产量损失在40~110kg/667m2之间。虉草的防除以化学防除为主,人工防除为辅,但目前尚缺乏经济有效的防除农田虉草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4.
2001~2003年分别按照替换试验设计的模型盆栽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991与稗草、普通粳稻越富与稗草,比较这两个水稻品种与稗草的竞争力。水稻和稗草按照4:0、3:1、2∶2、1∶3和0∶4的比例混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粳稻越富和转基因水稻991对稗草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在稗草存在下,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991的干重和根长受稗草抑制程度大于普通粳稻越富;而叶面积指数的趋势相反,991的入侵能力明显低于越富。综合评价为在与稗草的竞争性方面,普通粳稻越富优于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991。  相似文献   

5.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华生  王丽 《广西植保》2019,32(2):27-31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园种植(保留)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生草栽培的草种可以是一种或混合多种,模式有全园生草、带状(行间或株间)生草两种;方式有三种,一是自然生草,指在剔除恶性杂草的基础上,利用果园的自然杂草进行生草栽培;二是人工种草,指选择适宜草种在果园人工种植;三是在自然生草基础上,增加人工种草[1]。果园生草于19世纪末始见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随着割草机的问世和灌溉系统的发展而得到推广[2]。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六成以上的果园采用了生草栽培技术,而我国生草栽培果园面积比例还不到一成[3-4]。为加快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在广西全面推广应用,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果园观察和走访调研,对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据此提出广西发展果园生草栽培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明确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在水稻中的残留情况及对人体的膳食摄入风险.建立了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在0.02~0.5mg/kg添加水平下,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在水稻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16%.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在糙米、稻...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高龄稗草的有效药剂,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6种除草剂对高龄稗草的生物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盆栽法测得五氟磺草胺和双草醚对高龄稗草的活性最高,其ED50值均为9.3 g/hm2,而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对高龄稗草活性最低,ED50 分别为28.7、28.6 g/hm2。其余2种除草剂嘧啶肟草醚和氟吡磺隆对高龄稗草的活性介于以上两者之间,ED50为10.1 g/hm2和11.4 g/hm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0、37.5 g/hm2和10%噁唑酰草胺乳油 150、180 g/hm2 4个处理对高龄稗草防效优良,处理后20、40 d防效均在93.0%以上;处理后40 d,10%双草醚悬浮剂3种浓度处理和5%嘧啶肟草醚乳油 80 g/hm2的防效均在91.4%以上;10%氟吡磺隆水分散粒剂和10%氰氟草酯乳油对高龄稗草防效均不理想,药后20、40 d各处理的株防效均不到80%。  相似文献   

9.
莲草直胸跳甲在几种非靶标植物上的适合度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莲草直胸跳甲是防治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的引进天敌,为检测莲草直胸跳甲对非靶标植物的影响,选取了29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对该天敌进行了3种选择和1种非选择性压力的测试.在全组植物或移除喜旱莲子草组中,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和幼虫对喜旱莲子草和非靶标近缘种莲子草的取食面积均显著大于其它非靶标植物,幼虫还可取食非靶标植物若蘧、反枝苋等;成虫在无喜旱莲子草时可取食若蘧和甜菜.当移除喜旱莲子草和莲子草时,成虫和幼虫对若蘧和甜菜的取食面积分别提高22.33、4倍和1.76、16.42倍.在非选择测试中,成虫和幼虫对喜旱莲子草和莲子草的取食显著高于其它组,其它植物均不能满足其正常发育和生存.研究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对莲子草属植物的适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空心莲子草、莲子草和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空心莲子草、莲子草喂养莲草直胸跳甲幼虫,比较两种寄主植物莲草直胸跳甲饲喂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和线虫侵染的交互作用对莲草直胸跳甲的化蛹率、蛹重及食物转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在未接种线虫处理中,两种寄主植物上莲草直胸跳甲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接种线虫后,空心莲子草饲喂的莲草直胸跳甲化蛹率和蛹重显著降低,莲子草饲喂的莲草直胸跳甲蛹重和食物转化率显著增高。由此推断,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抑制了空心莲子草上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而促进了莲子草上莲草直胸跳甲的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