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欧美杨溃疡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河南濮阳、山东菏泽等地的欧美杨溃疡病发病林地采集病样96份,经分离、纯化、归类出10种分离物,其中镰孢属(Fusarium)真菌占优势.以离体苗干水培接种和盆栽苗接种,经致病性测定,明确分离物Mz01为致病菌株.经形态学鉴定,Mz01为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分离物Mz01进行PCR扩增,对其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一致.茄镰孢菌作为我国欧美杨溃疡病的病原菌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对引起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ang枯萎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接种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病原为一种色二孢菌 Diplodia sp 相似文献
4.
5.
对千年桐抗枯萎病性状进行研究表明,千年桐是枯萎病的高抗物种。其抗性与其根部表皮细胞和木栓层较厚、单宁和钾含量较高及过氧化氢酶和多元酚氧化酶活性较强有关。以千年桐作砧木,三年桐优株无性系作接穗嫁接的桐林,不仅能保持高度的抗病性,而且生长快、结实早、盛果期长,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定了8种常用杀菌剂对赤水撑绿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daii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杀菌剂对尖孢镰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各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能很好地抑制菌丝生长,而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70%甲基硫菌灵WP、10%苯醚甲环唑WG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均有明显作用的杀菌剂为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对尖孢镰孢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072 5,0.112 6μg/mL、其次为70%甲基硫菌灵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其EC50分别为7.8216,7.318 7μg/mL。其余几种药剂的毒力较差。8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枯萎病是油桐毁灭性病害。中国广泛种植的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千年桐抗枯萎病。为探讨三年桐与千年桐在枯萎病应答过程中的差异,在对油桐枯萎病灾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三年桐、千年桐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接种试验显示千年桐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SOD、POD、CAT较三年桐均呈现较高活性,在接种后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升高并维持高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三年桐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先降低再升高,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千年桐作为抗病种,其抗病性可能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SOD、POD、CAT活性有关,并且和病原菌感染后酶活上升有关;三年桐为易感病种,接种后SOD、POD、CAT活性有变化,但仍不能抵御病原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园林树木真菌性枯萎病研究进展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萎病是园林树木的毁灭性病害。本文综述了真菌性园林树木枯萎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病原菌主要类群、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循环,枯萎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抗枯萎病基因及其分子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园林树木真菌性枯萎病的防治策略及其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水竹丛枝病的症状和病原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水竹丛枝病的典型症状是病枝节间缩短,侧枝、细枝丛生。每年从4月起,在病枝叶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子座,5月中旬开始在其外围产生褐色垫状子座:即瘤座菌的有性世代;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病株同一组织的超薄切片中,同时存在类细菌,类菌原体和真菌菌丝,其中真菌菌丝的形态和大小与病株叶鞘内的瘤座菌子座切片菌丝相似。用分离培养的类细菌培养液针注接种能诱发致病,其症状与自然发病相同。进行再分离,其菌落形态、菌体大小和形态结构均与接种物相似。 相似文献
10.
11.
12.
重大园林植物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重大的园林植物病害:松材线虫病、榆树荷兰病、五针松疱锈病、观赏植物冠瘿病、香石竹尖镰孢枯萎病和菊花叶枯线虫病, 综述了这些病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光肩星天牛幼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光肩星天牛天敌调查中,通过对收集到的罹病死亡的天牛幼虫虫尸的分离,得到一种真菌致病菌,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球孢白僵菌对昆虫的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经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率达到100%。球孢白僵菌是抑制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灌根接种法研究了从黄栌枯萎病病根中分离到的几种根栖真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单独接种 Fusarium spp.和 Cylindrosporium spp.的不同菌株均未发病,3个 Verticillium dahliae菌株的发病率分别达到 60%,70%,90%;而 V.dahliae和 Fusarium spp.混合接种的发病率达到100%;分离自陕西棉花上的V.dahliae菌株也可以引起轻微的枯萎症状,但症状不同于分离自黄栌的菌株.V.dahliae 菌株占黄栌根、茎、叶等不同部位的分离真菌菌株总数的61.7%,占叶部真菌菌株的96.9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