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全卫 《茶业通报》1996,18(4):10-11
液体茶饮料市场开发展望刘全卫(安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230061)在日益壮大的软饮料市场上,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矿泉水等占据了中国软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液体茶饮料在国内至今尚未形成市场。作为中国的“国饮”──茶,如何突出重围,尽早开发成软饮化、方便化...  相似文献   

2.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饮料沉淀现象是茶饮料发展关键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先进技术应用到茶饮料的发展中来,推动了茶饮料的发展。综合了近年来茶饮料浑浊的形成原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茶饮料是中国饮料市场仅次于碳酸饮料、水、乳饮料的第四大饮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售流行的茶饮料包括调味茶、奶茶(液体奶茶,固体奶茶)、纯茶等,这些茶饮料主要采用的茶叶原料有速溶茶粉、茶叶、抹茶等。简要介绍速溶茶粉、红碎茶、抹茶这3类原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加工、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感官审评因子。  相似文献   

4.
《茶饮料》国家标准从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本标准制定是以已报批的《饮料通则》国家标准和QB2499《茶饮料》轻工行业标准为基础,参考了世界有代表性的茶饮料的相关质量数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低糖、无糖、低咖啡因、果汁、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红茶饮料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液态发酵生产红茶饮料产品进行研究。笔者主要综述了红茶饮料液态发酵体系中影响发酵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底物浓度、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鲜叶预处理和液态发酵的技术参数。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体系中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和比例,从而影响红茶品质,对红茶饮料液态发酵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红茶饮料液态发酵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从原料、酶和自动控制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这一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茶饮料的保健功能及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宁 《茶业通报》1998,20(3):22-23
茶叶不仅是一种极好的饮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冲泡饮茶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活和工作需要,饮用方便的茶饮料倍受人们的欢迎,因而将这种古老的饮料与现代化的罐装技术结合,就产生了商品化的罐装茶饮料。实际上罐装茶饮料是传统茶文化的新发展,并将茶叶的消费升至一个崭新的高度。目前,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台湾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茶饮料已十分流行。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自1975年开始出现红茶饮料,并非常重视对茶的科研和开发,茶饮料发展突飞猛进,仅199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茶饮料生产加工及储藏过程中的难题,国内外学者从水质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本文叙述了泡茶用水或茶饮料用水的水质对茶汤在感官品质、储藏特性及理化组分上的影响,进而综述了水质的酸碱度、水中离子等对茶汤的感官风味、汤色品质、饮料稳定性等的影响作用,并总结茶饮料浸提用水的基本要求,得出茶饮料浸提用水一定要严格控制金属离子含量并保持较低酸碱度。最后文章总结了茶饮料生产中的经常遇见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茶饮料水质研究提供渠道,最后达到为茶饮料生产用水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茶饮料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饮料防沉淀技术,对沉淀形成的原因、化学组成、影响沉淀形成的因素及目前的防沉淀技术进行了总结,对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饮料行业中的茶饮料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茶乳酪,茶汤及茶香三方面介绍了当前国 内外茶饮料研究概况,并总结了 其解决方法,提出了当前茶饮料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中国茶饮料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茶饮料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水质、茶乳、褐变、芳香物质逸散等对茶饮料质量的影响及相关的防止措施,以提高茶饮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雷攀登  吴琼  丁勇 《茶业通报》2013,(4):158-16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饮料生产中的浸提工艺研究进展,围绕原料的质量控制、浸提参数、多次浸提技术、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浸提方法、β-环化糊精的利用进行了论述,讨论了茶叶水溶性固形物浸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认为,中小企业投资茶饮料生产时须慎之又慎。因为目前国内大型茶饮料生产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而一些中小企业对介入中小城市和农村茶饮料市场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投资开发茶饮料应注意3个问题:①在技术上要与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合作,然后逐渐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②产品要新,定位要准,范围不要太大,以便集中财力和物力进行突破,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③资金不足的企业,可用速溶茶或浓缩茶汁进行调配加工,以减少设备投资费用。专家指出,由…  相似文献   

13.
以干燥杭白菊和荷叶及酶解后的莲藕为原料,以木糖醇等为添加剂,复配获得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茶饮料配方并探索莲藕的护色条件。结果表明,经复配护色剂(0.50%氯化钠、0.15%柠檬酸、0.20%EDTA以及0.15%异抗坏血酸)漂烫处理的莲藕能保持白嫩明亮(L*=89.2),茶饮料色泽金黄。按60%莲藕酶解液、22.5%杭白菊提取液、7.5%荷叶提取液、0.3 g/L木糖醇调配的茶饮料感官评分最高,达86.7分。制得的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综合了莲藕与杭白菊特有的香气,金黄透光,香甜细腻,为莲藕饮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绿茶饮料汤色研究过程中汤色组成、汤色测定方法、及汤色的护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16.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分析茶叶的品质,文章简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应用在茶类鉴定、产地识别、等级评价、茶饮料辨别等方面,定量分析主要应用在快速测出茶叶中各化学品质成分的含量;指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在茶叶质量控制、在线监测、物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提升方面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浸提制备牡丹花茶饮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牡丹花茶饮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0(g/mL),超声波浸提功率180 W,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70℃。牡丹花茶饮料最优配方为:超声波浸提原液稀释比1∶11(V/V),酸味剂(苹果酸∶柠檬酸∶醋酸体积比为1∶1∶1)添加量0.1%,木糖醇添加量7%,天然植物萃取物添加量0.15%,按照该配方制备的牡丹花茶饮料风味独特、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红枣山楂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开发利用红枣、山楂与红茶资源,以山楂、红枣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50%,山楂汁35%,红茶液6%,蔗糖10%,柠檬酸0.08%,抗坏血酸0.005%。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茶饮料透明、稳定,具有红枣、山楂和红茶特有的颜色与香气,是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口感风味俱佳的新型饮品。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一种蜂蜜银耳茶饮料,以银耳、绿茶和蜂蜜等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优化了蜂蜜银耳茶饮料的配方为蜂蜜添加量1.5%,银耳添加量2.5%,茶提取液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3.5%,CMC-Na添加量0.10%,琼脂添加量0.15%。在此配方条件下制得的蜂蜜银耳茶饮料味觉丰富、润滑爽口,具有蜂蜜和绿茶特有的香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