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杂交油菜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油菜单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绵阳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两系杂交油菜绵油11、绵油12,在四川省油菜区试和南方冬油菜长江上游区试中均名列前茅,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为满足市场需要,我们在扩大制种面积的同时,认真总结制种经验,改进制种技术,在确保种子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02年夏收制种面积388hm2,平均667m2产量77.6kg,其中高产示范田20hm2,单产高达100kg以上,创造了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新纪录。1制种区选择油菜属异花…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主要缺点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用兄妹交繁殖后,不育株率只能保持在50%左右,制种时必须在开花前拔除占母本群体50%的可育株,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但两系法在彻底清除可育株和严格的隔离条件下,制种的纯度可达99%以上,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因此,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仍然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用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方法。本文研究在保证两系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大面积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就贵州两系杂交油菜制种隔离区的选择与布局、栽培技术、母本结实率研究、可育株拔除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对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犹世政 《种子科技》2000,18(5):301-302
近几年来 ,两系杂交油菜选育的速度加快 ,育成的品种较多 ,在生产上应用广泛。但是 ,两系法制种单产水平上进展并不明显 ,存在结实率低影响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油菜制种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分析其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之关键 ,提出相应对策。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现状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在我市从 1995年开始试制 ,当时的品种是蜀杂 6号 ,一般制种产量为 2 0 kg/ 6 6 7m2~ 2 5kg/ 6 6 7m2 。从 1997年开始 ,以制本地选育的遵油1号为主 ,制种产量有一定的突破 ,一般产量在 35kg/6 6 7m2左右 ,高的达 6 0 kg/ 6 6 7m2。…  相似文献   

5.
6.
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陕西省农科院特作所景军胜近几年来,以秦油2号为代表的一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我们结合科研与生产,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杂交油菜制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使采收的杂交油菜种子达到了国家标准,每公顷(hm ̄2)产量达到1...  相似文献   

7.
油菜两用系制种技术的探讨李厚英,罗节(贵州省种子公司)(湄潭县种司)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油菜制种,我省“七五”未引进,“八五”期间引进与本省选育相结合,制种面积不断扩大,使杂交油菜良种的推广上了一新台阶,由1990年的两千多亩增加到百万亩以上。油...  相似文献   

8.
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民乐县科普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4年时间,对双低杂交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华油杂705制种技术进行细致研究,探索出一套高产保纯杂交制种技术。其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的优势制种基地,充分考虑制种基地的集中连片,土壤肥沃;在确保安全隔离条件下,进行地膜覆盖,机械点播,规范栽培,父母本行比搭配设为2∶6。  相似文献   

9.
赣两优二号是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利用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26S与优质恢复系C189育成的甘蓝型中熟偏早的高产优质(芥酸0.30%、硫甙28.7 μmol/g)、高含油量、抗(耐)病的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于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月通过省级鉴定.系\"十五\"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制种不育系对低温、水分较为敏感,尤其对秋播制种油菜在春季初花期易产生微粉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勉县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研究解决制约杂交油菜制种高产和确保种子纯度这一矛盾,在总结1996年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纯度下降、转商损失300万元这一严重教训的基础上,从1997年秋播开始,做了以下试验工作,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采用旱地、迟播、密植、控肥技术,搭好制种油菜丰产苗架1.1改平坝水田油菜制种为丘陵旱地制种由于平坝油菜制种多为水田,土壤湿度大,含水分高,油菜长势旺,难以控制水肥,…  相似文献   

11.
Huiyou50S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汇油50中发现的半不育株选育而成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受隐性核基因控制,在高温、长光周期下不育而在低温、短光周期条件下可育。本文通过半薄树脂切片、扫描电镜、花粉压片染色、花药整体透明方法对Huiyou50S及其近等基因系Huiyou50F的花药发育过程及花粉形态观察比较。结果表明, Huiyou50S的花药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阶段均正常,在单核期出现明显异常,虽然能形成花粉壁,但小孢子细胞质收缩、解体,最终只剩余空瘪的花粉壳; Huiyou50S的花药绒毡层在单核后期提前降解,绒毡层解体速度快于可育株Huiyou50F。Huiyou50S的小孢子的完全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时期,绒毡层发育与小孢子异常有某种关联,该结论为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类型划分及育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李启银 《中国种业》2007,(10):62-62
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别于南方,北繁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何提高两系杂交油菜北繁技术,进一步增加制种产量,根据多年来杂交油菜北繁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世林 《种子世界》2002,(10):13-15
针对Polim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低温产生微量花粉影响制种质量的问题,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三系杂种的制种技术、环境气候条件对不育系微粉的影响和制种适宜气候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三系杂交种子北制南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刘圣全  邬玉成 《种子》1999,(4):76-77
通过对5088s育性转换情况观察得出:5088s在8月份花期不育性较为稳定,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该不育系应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花期安排在8月10日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19.
甘蓝型油菜杂交制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种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种子的纯度,一是亲本质量达不到标准,即:不育系的育性不彻底,微粉自交引起混杂;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强,或恢复系混杂,恢复力衰退,形成半育株.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CIMMYT牧草和4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遗传交配材料,比较研究了CIMMYT牧草和4个杂交(回交)后代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其与普通玉米的差异。结果表明,CIMMYT牧草能将其生长繁茂、分蘖力强、生物产量高的特性遗传给杂交后代,并有较强的世代传递能力;该牧草幼苗、植株及其生长习性、花器官、种子特征等与普通玉米差异明显,其与普通玉米的杂交后代基本保持了它的生长发育特性,但花器官和种子特征更偏向于普通玉米;回交后代除保持了一定的分蘖特性、明显的多穗和返祖现象外,其余特征特性与普通玉米基本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