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脱毒甘薯豫薯8号为试材,对脱毒甘薯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株薯数、单薯重和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株薯数、单薯重与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株薯数、密度、单薯重,脱毒甘薯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龙薯9号为材料,研究薯苗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鲜食型甘薯生长发育及块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苗返苗早、生长快,块根形成时间早于苗床苗。栽后40 d,相同密度条件下,大田苗的单株基部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叶片数均显著高于苗床苗;相同薯苗类型条件下,最低密度处理的最长蔓长和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最高密度处理。收获时,与苗床苗相比,大田苗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商品薯数均显著提高,商品薯数量占比、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和平均单块商品薯直径显著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薯重、单株商品薯块数、平均单薯重、平均单块商品薯重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普薯32的最佳栽培密度和钾肥适宜施用量,设置栽培密度(D)和钾肥施用量(K)的交互试验,研究二者对普薯3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D1、D2、D3分别为40 500、45 000、49 500株·hm-2,K1、K2、K3、K4分别为0、90、180、270 kg·hm-2。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密度下,甘薯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单株薯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T/R值则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薯茎叶生长、提高薯块产量。相同钾肥水平下,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甘薯分枝数和最长蔓长减少、大中薯率和单株薯重降低,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密度条件下,增加钾肥用量并不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不能提高甘薯生产效益,反而会增加肥料成本。综上,本研究推荐大田县普薯32合理的栽培密度和钾肥施用组合为D3K3处理,即栽培密度为49 500株·hm-2、钾肥(K2O)施用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4.
以鲜食型品种万薯7号、万薯10号、万紫薯16号为试验材料,选用覆盖黑膜、白膜、降解膜3种覆膜处理探索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万薯7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最高鲜薯产量和最优品质;万薯10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鲜薯产量,应用降解膜可获得最高和最优品质。万紫薯16号应用黑膜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和最高鲜薯产量,应用降解膜可获得最优商品薯率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龙岩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的甘薯新品种,2016从省内外引进了11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并对试验品种的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1-6个品种供生产使用。结果表明:福薯604、金薯3号鲜薯产量、干物率、淀粉率高于对照,食用及外观品质优,适宜作为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甘薯品种推广。香薯91鲜薯产量较高,食用及外观品质优,可作为鲜食型品种在龙岩示范种植。龙薯24号、金山208淀粉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做为淀粉加工型品种推广。福薯317鲜薯花青素含量非常高,干物率和紫色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作为紫色素提取、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出售鲜食薯的要选择冀薯98、苏薯8号、美国黑薯兴农1号等脱毒薯;用于制干要选择北京-553品种;用于加工粉条、粉面的要选择徐薯-18、968-19等品种。黑薯产量低、售价高,在城市近郊种植效果好;其他品种产量好,售价较黑薯低,但销售量大,大部分地区可发展。  相似文献   

7.
桂薯96-8是以桂薯青头不论春为母本、多个品种为父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第六周期广西甘薯新品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26816kg/hm^2,烘干率28.32%,干薯产量7594kg/hm^2。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区甘薯优质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32385kg/hm^2。2001~2003年在广西各地进行多点示范,平均产量27105kg/hm^2。该品种抗病毒病,高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Ⅱ群菌株,耐早性强,结薯性好,大薯率高,品质优,食味好,适于加工。  相似文献   

8.
云南高原不同甘薯品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在云南高原条件下,以甘薯“徐薯18”为对照,对自育的20个甘薯品系和7个国内、外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生理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云薯48-1、云薯103、云薯112、云薯120、云薯122等品种经济产量较高,性状较好,在云南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9.
1.选择品种 优良品种是甘薯优质高产的基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适宜的品种。食用甘薯要求味道好,口感细腻,糖分含量高,薯肉无粗纤维,维生素含量适中;外观形状好,薯形圆整,表皮光滑,大小整齐;产量较高,抗病性强,薯块耐贮藏。江苏省选育的苏薯7号、苏薯8号、苏薯9号,以及粮饲兼用的苏渝303、苏薯1号等,在江苏均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 225元/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北移区99个木薯品种的指标特征,提出了决定产量的关键指标,为北移区木薯育种和品种引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3个指标中以单株茎叶鲜重、单薯鲜重和单株薯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而茎径、干物质率和薯径变异系数略小。相关分析表明:薯长、单薯鲜重和收获指数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而茎径、薯径、单株茎叶鲜重、单株薯鲜重和生物产量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达到最高鲜薯产量时,茎径3.92 cm、薯径5.56 cm、单株茎叶鲜重4.16 kg、单株鲜薯重4.76 kg和生物产量104.53 t/hm2。通径分析表明:单薯鲜重和单株茎叶鲜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而株高和生物产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因此,薯长、薯径、茎径、单薯鲜重、收获指数、单株茎叶鲜重、单株薯鲜重和生物产量是决定北移木薯产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北移区木薯品种产量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北移区99个木薯品种的指标特征,提出了决定产量的关键指标,为北移区木薯育种和品种引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3个指标中以单株茎叶鲜重、单薯鲜重和单株薯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而茎径、干物质率和薯径变异系数略小。相关分析表明:薯长、单薯鲜重和收获指数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而茎径、薯径、单株茎叶鲜重、单株薯鲜重和生物产量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达到最高鲜薯产量时,茎径3.92 cm、薯径5.56 cm、单株茎叶鲜重4.16 kg、单株鲜薯重4.76 kg和生物产量104.53 t/hm2。通径分析表明:单薯鲜重和单株茎叶鲜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而株高和生物产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因此,薯长、薯径、茎径、单薯鲜重、收获指数、单株茎叶鲜重、单株薯鲜重和生物产量是决定北移木薯产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选用苏薯24、商薯9号、商薯12、漯薯10号、郑红23、阜薯24、皖薯7号、鄂薯6号、湘薯98这9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阜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开展淀粉型甘薯优良品种筛选评价试验,以期筛选适应阜阳地区栽种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为当地甘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均为淀粉专用型甘薯品种,综合评价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外观和口感等因素,商薯12、漯薯10号和郑红23这3个品种表现突出,鲜薯和淀粉产量高,薯形和食味较好,建议在阜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2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定西市开展种植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提高定西市马铃薯产量提供试验支持。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庄薯4号产量最高,为44 333.33 kg/hm2,其次为陇薯7号、天薯12号、大西洋和天薯13号,其产量均高于对照,因此可选择这些品种优先在定西市安定区进行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马铃薯新品种在山东省滕州市栽培的适应性,以荷兰15为对照,对引进的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测总结。结果表明,豫商薯6号、豫商薯12号、郑商薯10号、V9新品种具有植株形态特征表现好,薯型优良,植株高度中等,主茎个数适中,抗病性较好,单株结薯适中、单薯重高、产量高等优势,符合滕州市场的消费需求,可以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金徐薯6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对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的影响及其产量的动态变化,并确定了适宜的扦插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不同的扦插时期对金徐薯69的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有直接影响。适当提早扦插、适时收获可获得较高的鲜薯产量。金华地区最迟扦插期应掌握在7月上旬以前,收获时间掌握在扦插后120~140 d。  相似文献   

17.
以宁紫薯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对鲜薯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的影响,以及商品薯产量与商品薯率的动态变化,并确定了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时期对宁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有直接影响。适当提早扦插、适时收获可获得最高商品薯产量。最迟扦插期应掌握在7月底以前,收获时间掌握在扦插后100~130 d。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对青薯168脱毒种薯产量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种比未脱毒种生育期长18天,单株结薯数增加1.91个,平均薯重提高了20g,商品率增加22%,产量增加16674kg/hm^2,增产率为72.9%。  相似文献   

19.
湘辐1号它的是以豫薯王为母本,鄂薯1号为父本,杂种F1代经辐射诱变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茎蔓短而粗,叶片全缘,无缺刻,心脏形。茎部分枝多,茎叶生长势强,结薯集中,上薯率高,单株结薯五六个。春薯667平方米产量为5吨~6吨。秋薯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吨左右。  相似文献   

20.
利用脱毒瓶苗作为基础苗进行剪顶扦插、生前脱毒小薯,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密度以400株/m^2产量最高;生产周期60d日产薯当量最高;对扦插苗进行分期收获可以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结薯数,增加大中薯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