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吉白茶产业转型期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安吉白茶产业现状安吉白茶从30年前发现至今拥有规模生产茶园面积17万亩,2015年年产量1870吨,产值22.24亿元,实现全县36万农民人均增收近6000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二。整个产业发展历经品种繁育、产业发展和品牌锻造三个阶段,先后获原产地证明商标、原产地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名牌农产品、全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浙江省十大名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功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国家级名茶的跨越。"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达29.10亿元。1.标准化体系建设,保障产品质量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17万亩规模茶  相似文献   

2.
正安吉白茶是安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安吉白茶规模茶园面积17万余亩,年产量1800余吨,产值超2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占农民年均收入的25%。上世纪80年代安吉白茶为全手工制作,到90年代中期逐步改进为单机作业加工。近年来,随着名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示范项目的实施,安吉白茶加工也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根据安吉白茶加工工艺流程,组建机械设备,优化技术参数,提高安吉白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水平,推进安吉白茶产业"机械换人"。  相似文献   

3.
赖建红 《茶叶》2012,(3):172-174
本文着重介绍了地理标准证明商标安吉白茶品牌建设与管理的措施与经验,分析了安吉白茶品牌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罗源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传统名茶“七境绿”在《茶经》里已有记载,明崇份年间曾被列为贡品,为京津等地古今知名品牌。解放初期全县茶叶投产面积5500亩,年产茶叶110吨,此后,茶园面积与产量逐年增长,到199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40830亩,茶园遍布各乡镇山村,年产茶叶2872吨。若以每公斤12jttl一价,可创产值3446万元,年创税利871.9万元(1998M县茶叶实创税收48万元入我县拥有发展茶叶生产良好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资源基础,其前景不可估量。因此,茶叶生产的兴衰成败,对我县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制约罗抵茶叶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缙云茶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惜丽 《中国茶叶》2006,28(4):36-37
缙云县地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浙西南山区,茶叶是缙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茶业已成为该县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其中采摘茶同2480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总产值6005万元。与1995年相比,茶园总面积增加14640亩,其中投产茶园增加6300亩;茶叶总产量增加了242吨.增长62.9%;茶叶总产值增加5438万元,增加了9倍多: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浙江安吉县以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县为契机,以安吉白茶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强化安吉白茶标准体系建设1.积极开展标准园创建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安吉白茶标准园创建领导小组,以上洋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为创建主体,建立标准示范茶园6000亩,辐射示范1.2万亩,累计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水利项目等涉农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标准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全县已建成安吉白茶标准化精品园10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安吉白茶的栽培种植历史、栽培技术措施、生化品质和返白机理四个方面对安吉白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安吉白茶的发展现状和思路,为发展和引种安吉白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10,32(9):35-35
浙江武义县是全国产茶重点县和绿茶特色区域县。现有茶园面积12.3万亩,2009年茶叶总产量1.1万吨,总产值4.3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39吨,产值3.12亿元。大宗茶产量6600吨,品种包括珠茶、眉茶、红茶、砖茶、绿片等。面积、产量、产值均居浙江省前列。全县约有6万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茶园面积、产量较大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县茶叶生产有了很大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茶叶生产得到快速、持续发展。到1990年茶园面积94667公顷,茶叶总产7000吨,茶叶总产分别比1949年与1978年增长166倍和1.6倍,突破5千吨大关;到1996年茶园面积达16666.7公顷,总产12500吨,平均每666m2产50公斤,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茶叶总值由1990年6000万元增加到3.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年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五分之一,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出口创汇和国家税利都有较大幅度上升,茶…  相似文献   

10.
一、松桃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全县发展茶叶生产规模 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县情,积极编制全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历经五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叶发展面积在原来1.32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茶叶面积14.095万亩。总面积达15.41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5.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采制名优茶面积5万亩。生产茶叶总量2625吨,实现茶叶产值2.86亿元。  相似文献   

11.
邹杰  曾建明 《中国茶叶》2008,30(3):40-41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区,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4229米。该县种茶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榷茶始于唐”。建国初期全县保存有老式茶园5000亩,到2006年全县茶园面积已达6.8万亩,茶叶年产量约为75万公斤,总产值4200万元,涉茶农户1.9万户,涉茶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0%左右。茶业已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被列为北川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首。  相似文献   

12.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是贵州的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所产的"姑箐茶"已成为贡品茶。2000年以来,南于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茶叶产业被列入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管理较为规范的茶园约9921亩,具一定规模的茶叶公司有5家,有加工名优茶、大宗茶的配套机械设备156台(套)。据统计,2006年生产成品茶265吨,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大宗茶200吨,产值600余万元;名优茶65吨,产值1400余万元。茶叶产品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及各种国家级、省级奖项;6个产品获得省名特农产品认证,5个产品获地区优质农产品认证;5个茶场获得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5471亩。  相似文献   

13.
仁化县是仁化白毛茶的主产区,现有茶叶面积19242亩,年产干茶604吨,年产值约1400万元。仁化县总人口17.5万,其中农业人口11.5万,而与茶叶生产、销售有关的农民有近1.1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茶叶生产与茶农都已成为推动仁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八仙茶是我县农村经济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28000亩,投产25000亩,年总产量2500吨,年产值6000万元。1994年8月在市、县的大力支持下,由县科协牵头,我们成立了“诏安县茶叶技术研究会”。几年来,我们以“茶技会”为载体,积极开展茶叶科技工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茶园生产向来以手工操作为主,直到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茶园生产仍然是以手工采摘为主,这已成为影响茶农收入和茶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严重的说,关系到整个茶产业的兴衰。饶平是广东省乌龙茶的主产区之一。1949年,全县仅存荼园700亩,茶叶产量12吨。自改革开放以来,饶平茶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为6.23万亩,年产量和产值分别为5000~5500吨和1.2亿元。但是,近几年来"采摘难"问题日渐突出,而且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茶  相似文献   

16.
怎样防御山地茶园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溪县有茶山面积52801亩,其中有半数是在25-45度的坡地上开山做梯,等高种植.由于建园时基础工程差,水土保持措施没跟上,所以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有的茶梯破坏,梯层变窄变斜,有的则顺坡直流.大雨一到,水流下冲,表土流失.大雨过后,茶根裸露,土层瘠薄板结,肥力不足,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据县水土保持办1987年普查,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46318亩,占总流失面积的36.7%.1994年全县茶叶平均亩产30.7公斤,如果不重视水土保持,加强防御措施,势必降低茶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县茶园现状,提出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省苎麻生产发展较快,1985年全省种植面积29.34万亩,总产2.285万吨;1986年发展到83.7万亩,总产5.25万吨;1987年达到166万亩。苎麻生产迅速发展,缓解了国内外市场原麻供求紧缺的矛盾。原麻不足的问题解决后,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3日,从浙江省宁海县农林局获悉,"望海茶"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书。据悉.望海茶作为宁海县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2015年名优茶产量731吨。全县茶业产值3亿元,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望海茶以"三绿"著称:干茶外形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曾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首  相似文献   

19.
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20.
1茶类结构现状及发展规划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南朝时期,就开始种茶、饮茶,是福建省十五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07年霞浦县茶叶产量5000吨,产值I.8亿元;出口日本、欧盟的茉莉花茶500吨,营销额超6亿元。目前茶园面积8.6万亩,无性良种占面积的91.5%,主要生产绿茶,品种为福鼎大毫3.5万亩、福鼎大白2.8万亩、福云系列0.85万亩,产品为烘青、炒青、毛峰、银针、素坯等。霞浦是绿茶区,茶类结构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