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室蔬菜生产由于人为创造的特殊生态环境 ,其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扩展快、危害重 ,对温室蔬菜生产影响极大 ,是目前温室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 ,我们从 1 997年开始开展了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 ,同时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 ,初步总结出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把好以下 5关 :1 高温闷棚关温室建成后 ,选择晴天盖上棚膜 ,密闭闷棚 7~1 0 d,使室内温度提高至 60℃以上 ,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 ,以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 ,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 ,用硫磺粉 2 .4g、锯末 4.5g、敌敌畏烟剂 1 …  相似文献   

2.
新章  增坡 《植物医生》2002,15(6):32-33
大棚蔬菜 ,由于生态环境特殊 ,其病虫害种类多 ,扩展快 ,危害重。现介绍 4种简易防治方法。1 高温闷棚法1.1 苗前闷棚 选择晴天盖上棚膜 ,密闭闷棚 7~10d ,使温度达到 6 0℃以上 ,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 ,降低蔬菜染病机率。1.2 带苗闷棚 在闷棚前几天 ,浇 1次透水 ,田间清理 1次 ,摘除病叶、老叶 ,带出棚外 ,喷 1次保护剂 ,辅助闷棚 ,选择晴天中午 ,将棚密闭 ,使内温达 4 5℃ ,保持 2h ,处理完毕后 ,通风口不可猛然放大 ,要缓缓降温 ,每次处理相隔至少 7~ 10d时间 ,严格控温 ,若低于 4 2℃则抑制病菌效果不佳 ,若高于…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高温闷棚对温室蔬菜根结线虫控制效果,2015—2016年温室休棚期间,利用7月份的高温天气,在换新棚膜、覆盖地膜、夜间覆盖草帘三重覆盖的条件下进行闷杀,可将温棚内10 cm土壤温度提高到55℃以上,持续时长大于8 h,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对前茬黄瓜田和后茬番茄田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可达100%和87.5%,"三覆盖"高温闷棚是温室蔬菜防治根结线虫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模拟北方冬暖式大棚内的日变温模式,试验了日最高温分别为33、35和37℃的高温脉冲对1~5日龄瓜型棉蚜即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繁殖和寿命的影响。与日最高温33℃和35℃的高温脉冲相比,日最高温37℃的高温脉冲能显著降低成蚜的寿命和终身生殖量,高日龄瓜蚜经历高温后的终身生殖量和寿命明显降低。在43℃和45℃下1~6 h的短期高温对1~5日龄瓜蚜存活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45℃高温下处理3 h,瓜蚜的平均存活率可降到70%以下;43℃高温下处理4 h,除低日龄瓜蚜有较低的存活率外,高日龄的全部死亡。表明高温闷棚防治温室瓜蚜在生产实践中可考虑适当降低温度、延长高温持续的时间,也能达到抑制瓜蚜种群增长目的。  相似文献   

5.
苗昌泽 《广西植保》1997,10(3):34-34
施放烟雾剂,防治温室、大棚蔬菜病虫害,是近年来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施药方法,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喷雾等方法,因为施药可不增加棚室内的湿度,对病害的防治较为彻底,烟雾剂的使用技术要点是:1 施药时间  施放烟雾剂最好在傍晚日落后进行,以让其在夜间烟熏,因这时有利于烟剂雾粒下沉,防治效果更佳。2 施药方法  棚室内要多处摆放烟剂,布点要匀,燃放时由里往外按顺序用暗火逐一点燃,着烟后迅速密闭过夜。次日早晨打开通风。防治病害要掌握在发病前开始用药,每隔7~10d一次,连用3~4次;防治虫害应在初发期施药,及早控制。3 施药剂量  烟雾剂…  相似文献   

6.
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治理温室根结线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北方大棚蔬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利用“麦秆+石灰氮”及“麦秆+鸡粪+碳酸氢铵”两种方法进行生物熏蒸,结合夏季高温闷棚进行阳光消毒,探讨了对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措施处理后2个月,根结线虫数量减少40.8%~49.6%、防治效果达60.3%~68.1%;采摘期增产率达18.5%~22.1%,显著高于生防制剂Sr18的控制效果,但低于熏蒸性杀线虫剂棉隆的控制效果。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治理蔬菜根结线虫,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适宜夏季在北方温室蔬菜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介绍冬春茬番茄温室栽培的一些关键技术,供生产上参考。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丰产、抗寒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如中研998、雪莉、欧冠、繁荣872。2育苗2.1播种前准备育苗前7~10 d,每667 m~2用80%敌敌畏乳油0.25 kg+硫磺1 kg+锯末3.5 kg混合后,分堆点燃熏育苗棚。  相似文献   

8.
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已成为庆阳香瓜设施生产的主要障碍。2017-2019年,选择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日光温室,在伏季统一进行地面深翻灌水覆膜扣棚15d处理后,比较了12个药剂组合处理对庆阳香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伏季覆盖闷棚处理后,定植期穴施0.5%阿维菌素颗粒剂5 000 g/667m~2,生长期以5%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500 mL/株灌根2次,防病效果分别为66.1%、76.8%。经多点示范,以上2个药剂配合使用处理对庆阳香瓜根结线虫病的平均防效达71.2%。  相似文献   

9.
真空熏蒸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除害处理措施。应用 ZX-350型真空熏蒸消毒机,在常温(15~19℃)条件下,真空度为730~740mmHg 时,使用溴甲烷或硫酰氟进行熏蒸50g/m~3,密闭3小时,可将潜藏在种子内的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刺槐种子小蜂、柳杉大痣小蜂幼虫100%的杀死;60g/m~3,密闭3小时,可将潜藏在种子的紫穗槐豆象、柠条豆象、皂荚豆象幼虫100%的杀死,对种子的发芽无明显影响。在高温(32~34℃)条件下,使用同样的用药剂量进行熏蒸,密闭时间还可缩短,但对紫穗槐、落叶松、皂荚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重复熏蒸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重复熏蒸,种子的发芽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蕃茄灰霉病是保护地蕃茄种植的重要病害。据京郊调查,一般地块病果率20%左右;重病田则病果率高达80%。严重影响早春产量、产值及市场供应。为此在1985~1989年,开展了蕃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一、发生规律1.发病时期:因春保护地的种植棚式不一,而发病时期有别。冬季加温温室发病期在11~2月份;春季半加温中棚发病多在4月中、下旬时的停火期后;春大棚和中棚发病盛期基本  相似文献   

11.
香蕉生育期栽培和植保管理措施组培苗大棚期①注意降低棚内湿度。如棚内高温、高湿,组培苗肥水不宜过旺,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隔10d需喷施6000倍液的斯德考普(2.5g对15kg水)叶面肥1次;②注意选择无病毒苗。发现棚苗有变异株(如花叶、矮化)应及时拔除、烧毁。③为了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和质量,每隔15d施用3000~1500倍液柔水通 600倍液80%代森锌WP(保加新,下称)等药剂(2.5g对15kg水)叶面肥1次,可有效防除香蕉棚苗叶瘟病、茎腐病、蚜虫、斜纹夜蛾营养生长前期(苗期)①此期是变异苗表现症状的重要时期,发生不良的变异株,应及早挖除、烧毁。…  相似文献   

12.
甘肃天水节能型日光温室建造指标量化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水温室生产季节太阳活动特征,建立了温室主要建棚指标数学模型。通过各指标量化计算,并结合天水市地理地形特征和近3年温室气象条件观测,得出天水温室相同高度、跨度下,圆—抛物曲面组合型"二代"节能日光温室采光、保温性能最优。其适宜的建造指标为:温室方位角(偏西)7°~9°,采光屋面坡度29°~32°,后屋面仰角42°~45°,中脊高3.0~3.5m,跨度7~8m,墙体厚度0.8m(顶墙厚)~1.0m(底墙厚)。  相似文献   

13.
<正>茄子保温嫁接后伤口愈合适温为25℃左右。1、苗床温室。在3d~5d内白天应控制在24℃~26℃,最好不超过28℃;夜间保持在20℃~22℃,不要低于16℃。可在温室内架设小拱棚保温,高温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保温保湿是嫁接成败的关键。要求在3d~5d内,小拱棚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4d~5d后通风降温、降湿,但也要保持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2、遮光。可用纸被、草帘等覆在小拱棚上,阴天不用遮。嫁接后的3d~4d之内,要全部遮光,第4d开始早晚给光,中午遮光,以后逐渐撤掉覆盖物。温度低时,可适当早见光,提高温度,促进伤口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严格检疫、虫网阻隔、高温闷杀、熏杀、诱杀等措施,能显著减轻大棚、温室中斑潜蝇的为害,是防治抗性斑潜蝇的有效措施.为菜农防治斑潜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干湿交替对旱地土壤N2O气态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密闭气室法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灌溉后N2O气态损失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乙炔抑制的原状土柱实验室培养法,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N2O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土壤上,N2O通量的变化一般较小,但在灌溉后其呈现上升的趋势,且这种变化在灌溉后2 d~3 d出现;整个测定过程中密闭气室法测得对照和施肥处理N2O通量分别为6.79 μg/(hm2)和15.64 μg/(hm2).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同一土壤在同等的土壤WFPS含量条件下,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产生的N2O通量高于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的产生量; 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但不施肥处理的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1控制温度 春棚栽培辣椒要求棚温比番茄高,定植后10d内一般不通风,白天温度22℃~35℃,夜间10℃以上,晴天中午棚内气温达32℃以上时开始通风,降到26cc时关闭风口。前期尽量少浇水,若浇水最好浇暗水,保持较高地温,及时中耕松土,一般松土3—4次。植株坐果后需培土2次(指平畦栽苗的)培成10cm-15cm的小垄,培土后不再中耕,夏季高温时,将四周棚膜抬高卷起,保留顶部薄膜,形成天棚遮荫防雨,行间可覆盖麦秸草或稻草。  相似文献   

17.
进境原木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标记的黑条木小蠹带疫原木及松墨天牛危害马尾松原木作为样木,采用投药剂量80 g/m3、72g/m3、64g/m3、56g/m3,密闭时间12h、16h、20h、24h双因素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下,温度高于15℃,密闭时间12h除害效果小于100%,表明12h内溴甲烷未完全穿透原木而发生作用;投药剂量56g/m3,密闭时间大干或等于20h可保证100%对蛀入深度5~10cm的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或投药剂量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16h亦可保证:100%对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但对蛀入深度超过10cm的松墨天牛幼虫,投药剂量应大于或等于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20h方能100%达到除害处理效果.因此,熏蒸库帐幕遮盖常压熏蒸的最低投药剂量应大干或等于64g/m3,密闭熏蒸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0h,能保证对蛀入深度0~15cm害虫的除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45%咪鲜胺微乳剂在葱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咪鲜胺在葱中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研究。消解动态试验按照506.25 g a.i/ha 1次施药,药后2h、1、3、5、7、14、21、28、35d采集葱;最终残留试验按照337.5和506.25 g a.i/ha施药,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施药后7、10、14d采样葱样品。气相色谱对咪鲜胺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表明:咪鲜胺在葱中消解较快,在山东和广西半衰期分别为5.3 d和6.3 d。最终10d葱样品中咪鲜胺的残留量在0.027~0.64 mg/kg,低于韩国制定的葱中咪鲜胺最大残留限量(1mg/kg)。推荐该药在葱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d。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温度互作中抗条锈微效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表达机制 ,结果分析表明 :品种间、温度间及品种×温度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验进一步证明京核 1号小麦温敏微效基因的存在。在高温潜育发病条件下有利于微效基因抗性的表达。接种前高温处理 1~ 2d ,在常温下潜育发病 ,对温敏基因抗性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接种后高温处理 1~ 2d ,在常温下潜育发病 ,对温敏基因抗性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接种后在常温下处理 1~ 2d ,再于高温下潜育发病 ,更有利于微效基因抗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稻思达对不同栽植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移栽、抛栽后3~5d用稻思达5~6g/667.6m2毒土法施药.药后20d、45d对我区水田主要杂草稗草、莎草、鸭舌草等有较高的防效,对水稻安全;水稻播种前1~5d 6g/667.6m2毒土法施药.药后20d、45d对直播田主要杂草有良好防效,但对水稻有较重的药害,不宜用于直播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