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永丰806是由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联合安徽肥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五山丝苗与旱优73(F2)杂交,采用无融合技术,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香型水稻品种.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418.8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0.85%;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9672.75kg/hm2,较对照品种减产2.79%.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8681.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产3.92%.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花生品种花育20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而育成的普通型早熟小花生新品种,2002年4月2日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花育20引进西平、正阳等县,经多点试验、示范平均单产5439.2kg/hm2,高产地块6077.8kg/hm2,较白沙1016增产英果30.2%,较当地老品种增产1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郑稻18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稻1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广适粳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广适、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经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内航优148表现高产、优质、较抗病、再生能力强、节间外露少、不易倒伏,2013年作为新罗区再生稻主推品种.该文总结内航优148作再生稻栽培的两季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1选好品种 要因地制宜进行品种选择,其中突出一点就是选择抗枯、黄萎病较强的品种,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选高产、株型较松散的品种,一般地块选择株型较紧凑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新品种.在1996~1998年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鲁麦14号增产6.9%、4.6%、4.4%,其中高产点亩产超600kg,并通过生产试验.1998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一、品种选择 种子是丰收之源,选用早熟、高产、优良品种是夺取夏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可选用适应性广、开花结果较集中、饱果率和出油率较高的中小果花生品种.如豫花15号、豫花11号、白沙1016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嘉991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余杭区直播栽培,表现抗倒性好,青秆黄熟,较抗稻瘟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阐述嘉991的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蠡玉35是河北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玉米杂交种,2006-2008年先后通过陕西省、天津市、河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南乐县2008-2010年引种试验示范中,不仅具有早熟、穗大粒多、虚尖轻的特点,而且在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等方面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花育16(原名花选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223为母本与鲁花10号杂交,并结合辐射处理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1999年分别通过山东、河北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1996~1997年经山东省花生品种春播区试,2年19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64.5公斤/公顷,籽仁产量2916.0公斤/公顷,分别比高产品种鲁花11增产11.36%和14.15%,居9个参试品种首位,是惟一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品种.1998年生产试验,仍居参试品种之首.1997~1998年河北省花生区试,平均籽仁产量3123.0公斤/公顷,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22.45%,居首位.1998年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籽仁产量2878.8公斤/公顷,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2.09%.1998年安徽省生产示范,荚果产量4689.0公斤/公顷,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3%.同年山东省莱西、海阳等地小面积公顷荚果产量达9000公斤以上.   花育16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生育期130天.株型直立.株高40厘米.分枝数8.3条.叶色较绿.结果较集中.百果重210克,百仁重100克,出米率75%.抗旱耐涝性强.较抗根茎腐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广.含油量52.89%,蛋白质29.66%,分别比鲁花11高1.80%和3.81%;比鲁花14高5.40%和3.15%.它是目前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表现最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三年水稻晚栽高产技术研究的结果,认为营养士旱育,长龄带蘖的壮秧是晚栽高产的关键。中熟品种稀播晚栽产量高于早熟品种晚播晚栽。晚栽品种以沈农1033较安全,在辽宁省南部可用辽粳5号。本文还阐明了晚栽水稻的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产量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晚栽高产的其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淄麦12号由淄博市农科所小麦室选育而成,在1999、2000年全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中,产量2年平均居首位,是唯一一个品质达到优质面包专用粉标准且较对照增产的品种.品质达到强筋粉标准,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13.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0年来选育审定的第8个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 794.6kg/hm2,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产量4 735.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豫谷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天.  相似文献   

14.
94dm3系大理州农科所1994年采用系选育种方法选育的六棱大麦新品种.1998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6 855.0kg/hm2,较对照品种品八增34.7%;1999~2001年参加大理州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026.0kg/hm2,较对照高产六棱大麦良种V43减11.3%,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9d.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技术》2007,(3):35-35
1、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时间的安排,选用较耐低温和弱光,坐果率高,极早熟的辣椒品种.丝瓜选用优质高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紫色甘薯新品种新普紫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普紫是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紫薯1号为母本、川山紫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富含花青素、薯形美观、较耐贮藏、中抗薯瘟病、适应性广等优点.该品种已于2009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建议在广东省及周边甘薯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2006年结束区域试验的27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4个熟期各品种(系)区域试验3年的平均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对不同熟期的品种(系)应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在高产育种中应因熟期不同区别对待.对于中早熟品种,高产育种时应选择穗数中等、穗粒数和千粒重不太高、结实率较高的品种.对于中熟和中晚熟品种,高产育种时应选择中高秆大穗品种,同时注意提高结实率.对于晚熟品种,高产育种时要兼顾各因素,不能片面强调单一的因子.各个熟期高产育种的共同点是都应选择结实率较高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并分析不同类型春小麦产量、Cd富集、转运系数差异。结果表明,X4、X6~X8、X10、X16~X21等11个品种具有低Cd高产特性,且标靶危害系数均小于1,X14为Cd高积累且低产品种,这两种类型分别占供试品种的52.38%和4.76%;综合2年试验结果,低产中Cd类型春小麦品种茎的富集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高0.4倍,低产高Cd类型春小麦品种根、茎、叶、颖壳到籽粒的Cd转运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分别显著高2.5、2.2、1.8、2.2倍。研究表明,丰强6号、丰强11号等11个高产低Cd春小麦品种可在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08~2009年广西甘蔗新品种在柳州蔗区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适宜柳州市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甘蔗新品种,于2008~2009年对12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公顷产糖量最高的是柳城03/182,表现为特早熟、高糖、高产,较适合在桂中霜、旱蔗区种植;其次是桂糖02/833,表现为高产、高糖、晚熟,可以作为中晚熟品种搭配适当推广;再次是柳城03/1137,表现晚熟、高产、宿根性好,可以作为中晚熟品种搭配推广种植;产糖量排第4位的是桂糖02/208,表现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好,可作为早熟品种搭配推广种植,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20.
黑河49大豆极早熟、高产优质、秆较强、不炸荚、适应性广,2005-2006年黑龙江省第6积温带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产量1 991.9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35增产9.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962.1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35增产10.6%。高产栽培产量潜力可达2 300 kg.hm-2以上。该品种因其早熟、优质、丰产较适合黑龙江省北部第6积温带及北部山区、半山区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