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弥渡县少林、造林树种单一和林业发展需要。根据适地树的原则,结合该县自然地理条件,选择出比较适合该县生长的造林树种63种次,分别林种列表介绍了各树种的特性、生境条件等,并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物性、立地条件、造林目的的当地经济条件,分别不同林种、树种配置了相应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编制集体林经营方案过程中,应用线型模型、运用微机运算手段对宜林地进行造林规划。根据辽宁西北部某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特点,宜林地立地条件类型,森林资源现状结构,以及多年造林经验,建立林种、树种结构优化模型,确定造林方式,规划造林林种、树种及其优化比例,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宝应县分别于1987年和2008年度开展了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根据该县2次调查技术标准和结果,对地类划分,林种划分,郁闭度、盖度标准,大苗造林,带状林和各类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对比分析,同时探讨了宝应县森林资源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和投资效益,去年,伊盟林业处适当调整了造林林种、树种及乔灌比例,收到了明显效果。伊盟林业处根据全盟的自然条件和林业实际,一是增加了经济林和针叶树造林比重,压缩了杨、柳、榆树造林数量。在春季造林期间,他们结合盟委、盟行署确定的“3153”工程项目,在丘陵山区和光热条件较好的沙区,大力营造了经济林和针叶林。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5.
工程造林总体设计是工程造林的前期工作,是保证造林质量,是进行科学造林、育林、护林的依据.工程造林总体设计是依据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在一定地域内对立地条件和各林种、树种适宜性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树种特性,编制科学、  相似文献   

6.
在东安县的自然条件下,从林种、树种与造林模式选择以及种苗质量与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了东安县退耕还林技术。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2004,(9):17-17
树木修枝是造林绿化抚育管理措施之一.通过人为的“助,缓”等修枝技术,调节和控制通风与透光,给树木生长发育创造适宜条件,造就干形合理、冠形优美的优盘树木.修枝应根据林种树种与用连的不同、造林密度与造林目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于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根据工程区内地域特征等条件,将工程区分为4个区域,并对林种、树种的选择,造林模式,造林密度等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栎是内蒙古东部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多年来苗木培育生产实践,系统总结了蒙古栎育苗及造林技术,为培育优质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福鼎市森林资源的林种、树种结构现状,针对林种结构不尽合理、树种结构单一、针叶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结合各大工程建设,全面进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加大阔叶树苗木培育,提高阔叶树造林面积的比例;实施封山育林,加快福鼎环城绿化美化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林业》1995,(5):9-10
调整优化结构兴办绿色产业近年来,哲盟围绕发展“两高一优”林业,把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兴办林业产业作为核心来抓。在林种树种、造林布局、种植方式、产业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位于广西东部珠江水系区的苍梧县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是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以构成其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各林种的功能需求特征为依据,在充分遵循其树种优化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林种功能作用所需求的要素,按其层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及其隶属关系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的分析结构模型,即树种优化选择的评价模型,用指标层相对于控制层(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来确定营建该防护林体系待选的56个树种的优劣次序,明确了不同林种对其造林树种选择诸因素(依据)间的权重问题,评选出了适合苍梧县营造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为营建其最大综合效能的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安溪县现有林地、林木资源、树种结构、林种结构、林分结构和林分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讨论了树种结构、林种结构和森林保护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造林、森林经营、森林管护、资金投入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造林林种和树种组成,指出其存在林种选择上经济林面积过小,使退耕农户从退耕地中收益减少;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等问题。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多营造混合林。  相似文献   

15.
王凯  曹国华 《江苏林业科技》2021,48(2):50-51,57
利用在2020年江苏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中获取的全省成片造林数据,对区域结构、造林地类型、主要树种组成、林种、珍贵彩色树种占比等进行了分析,从全省造林总量、区域分化状况、造林树种结构等方面总结了造林实绩特点,并就当前造林空间受限、缺乏有效管护、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核心,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起衡阳县长防林体系林种、树种、林分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调整了林种、树种、林分结构,为该县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影响造林密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5个方面分析了造林密度与林种、树种、立地条件、栽培技术等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些关系是影响造林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造林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南省造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保存率低 ,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 ,造林形成的林分质量不高等 ,并对产生造林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定科学规划 ,合理配置树种 ,提高科技含量 ,强化管理措施 ,完善造林机制 ,增加资金投入 6项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春宇 《防护林科技》2012,(3):95-95,106
文章论述了多样性混交造林的类型及混交造林的意义.以鸡东县永和施业区为例分析了混交造林的效益,指出:采用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混交造林,能够显著提高林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该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对以水土保持为主要目的的生态防护林,从林种配置、树种选择、整地、抗旱造林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该区域生态防护林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防护效益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