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菠菜复合汁的绿色保护问题。结果表明:复合汁的pH值为7.0 ̄7.5时护绿效果最好;护绿液的最佳组成为醋酸锌0.02%,硫酸镁0.2%,pH=8.0;在90℃,35s的条件下杀菌能较好地保护复合汁的绿色、风味及稳定性;低温(4℃)下贮藏能显著地延长绿色保护时间。  相似文献   

2.
谭凤玲  詹萍  王鹏  田洪磊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12):2425-2435
【目的】 通过解析热杀菌对蟠桃汁呈香物质的影响,结合多元统计模型探究热杀菌过程中蟠桃汁风味品质劣变主要靶点因素,为高品质蟠桃汁风味品质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新疆4种主要的蟠桃品种(‘早露蟠’(ZLP)、‘早蟠’(ZP)、‘瑞蟠1号’(RP1)、‘瑞蟠18号’(RP18))为试材制备果汁样本,在85℃条件下加热处理30 min。利用电子鼻、描述性感官评价及GC-MS分析分别对其热杀菌前后样本的电子鼻响应值、感官特性及香气组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中VIP值筛选蟠桃汁热杀菌前后标志性差异物。【结果】 描述性感官评价及电子鼻结果表明,4个品种蟠桃鲜汁香气虽存在差异但均呈现较高的清香、桃香、花香及果香,而热杀菌对蟠桃汁香气品质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为清香显著下降,同时甜香、异味及蒸煮味突显。蟠桃汁的香气组成主要为酯类、内酯类、醛类、醇类、酮类、烯烃类及呋喃类物质;热杀菌后醛类(己醛、(E)-2-己烯醛)、酯类(乙酸乙酯、乙酸己酯)及萜烯类物质(柠檬烯)含量显著下降,而具有不良气味属性的物质(戊醛、α-松油醇、β-大马士酮等)显著增加。由OPLS-DA模型中的S-Plot图及VIP值筛选到可区分鲜汁与热杀菌样本的10种标志性差异物,包括醛类、酯类、萜烯类3大种类物质及(E)-2-己烯醛、己醛、乙酸乙酯、苯甲醛、柠檬烯、乙酸己酯、乙酸叶醇酯7种挥发性物质,该结果验证了感官评价及GC-MS分析的准确性。【结论】 热杀菌导致蟠桃汁清香感丧失严重且产生异味及蒸煮味;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柠檬烯、乙酸叶醇酯7种挥发性物质含量的下降及不良属性物质如戊醛及β-大马士酮的生成是导致热杀菌蟠桃汁清香感丧失、异味及蒸煮味产生的关键因素;基于电子鼻分析、感官评价及GC-MS检测结合PCA/OPLS-DA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准确评价热杀菌对蟠桃汁香气轮廓的影响并追踪热杀菌蟠桃汁风味品质劣变的关键靶点因子,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探究蟠桃汁风味品质劣变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蔬菜汁素有植物“血液”之称,它能很好地保持新鲜蔬菜的营养和风味,这正顺应了当今世界人们对食品的“方便、卫生、营养、安全、回归自然”的追求。因此,菜汁必将风靡国内外市场。但蔬菜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就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略作阐述,供参考。一、后混浊、分层及沉淀菜汁按其透明与否可分成澄清汁和混浊汁(带肉菜汁)两种。澄清汁在加工和贮藏中很容易重新出现不溶性悬浮物或沉淀物,这种现象称后混浊现象。而混浊汁在存放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层及沉淀现象。澄清汁的后混浊、混浊…  相似文献   

4.
芦笋皮的营养价值及其原汁在加工和贮存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笋皮为原料,研究其原汁制造和贮存过程中芦笋皮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芦笋皮中富含营养成分,经机械破碎,压榨后,出汁率52.5%,含可溶性固形物3.5%,维生素C290.0ug/mL,氨基态氮175.0ugm/mL和黄酮13.67ug/mL,芦笋原汁用柠檬酸调PH至4,沸水杀菌20min后,在5度条件下贮存,可较好地保持其营养成分,获得较长的贮存期。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汁糯米汁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猕猴桃汁和糯米经糖化发酵后的汁液按一定比例混和,经调配、均质、杀菌等过程制得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复合饮料。本实验对其加工工艺,配方及产品稳定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杀菌温度与时间对果奶饮料稳定性及保存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杀菌温度与杀菌时间对调配型果奶饮料稳定性及保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NaH2PO4及CMC作为稳定剂,控制杀菌温度在70~80℃,时间10~20min时,果奶稳定性较好,感官指标符合国家乳饮料质量要求,对风味影响不大,且保存期长。  相似文献   

7.
国产中空纤维膜在山楂汁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国产中空纤维膜超滤山楂汁的试验研究中,重点考察了平均操作压力,操作温度,主流液速度,加工时间等参数对透过液流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庆的拟合数学方程。结果表明,提出平均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可使秀液流量增大,但都应有限制。超滤能除法山楂汁中大部分易引起沉淀,混浊的物质超滤后山楂汁中的营养成分和原有风味能基本促留下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研究了杀菌温度与杀菌时间对调配型果奶饮料稳定性及保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NaH2PO4及CMC作为稳定剂,控制杀菌温度在70~80℃,时间10~20min时,果奶稳定性较好,感官指标符合国家乳饮料质量要求,对风味影响不大,且保存期长。  相似文献   

9.
树莓山楂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树莓、山楂为原料,对树莓和山楂复合汁饮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用于澄清复合汁的最佳澄清剂及饮料最佳杀菌温度;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饮料配方,研制出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0.
酶处理工艺对紫心甘薯饮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心甘薯是中国从日本引进的具有较佳保健功能的甘薯品种,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表明:酶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紫心甘薯饮料的品质,添加0.15%高温α-淀粉酶、酶解40 m in,可将甘薯汁中的淀粉充分酶解,能够提高紫心甘薯汁饮料的悬浮稳定性和澄清度;继续添加0.10%的酸性蛋白酶,可以解决紫心甘薯汁贮存过程中的二次沉淀问题,贮存90 d未见浑浊和沉淀;当紫心甘薯汁pH值为4.8、色素含量在0.008~0.012 mg/g时,溶液呈宝石红色,其澄清度和悬浮稳定性均较好;添加10.00%的白砂糖、0.15%的柠檬酸、0.06%甘薯香精、30.00%酶解甘薯汁,可以配制出酸甜可口、色彩亮丽、风味俱佳的紫心甘薯汁饮料。  相似文献   

11.
芦笋弃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芦笋皮、枝叶及其老茎等弃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开发利用新途径.结果表明,芦笋皮和枝、叶富含营养成分,有开发利用价值;芦笋皮经机械破碎、压榨后,出汁率52.5%,含可溶性固形物3.5%;将芦笋原汁、菠萝计按1:0.6-1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果蔬汁,不仅色泽艳丽,而且美味适口;真空浓缩芦笋原汁效果良好;用芦笋嫩枝、拟叶制成的芦笋茶.色、香、味均好;芦笋皮制成的笋粉可按2.0%-2.5%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提高面条营养价值.芦笋弃料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工艺简便,生产芦笋罐头的食品厂都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菌方式处理西瓜汁感官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加权评分法、3点检验法、成对比较法3种感官评定方法对西瓜原汁、热处理的西瓜汁、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的西瓜汁和PEF+冷冻浓缩处理的西瓜汁进行综合感官评价,比较了不同杀菌处理方式对西瓜汁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对在-18%下贮藏6个月的不同处理方式西瓜汁也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西瓜汁感官评定得分顺序为PEF+冷冻浓缩处理〉PEF处理〉未处理〉热处理;冷冻浓缩技术与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构成的非热力加工工艺,能很好地保持果汁的风味、色泽和营养成分,产品品质明显优于热处理果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绿芦笋的营养保鲜液。[方法]采用蔗糖+明胶+D-异抗坏血酸钠、琼脂+肥料2种营养配比的营养液,用以给贮藏期间的芦笋提供水分及营养,复合涂膜采用壳聚糖+苯甲酸钠+6-BA、壳聚糖+Vc+草酸、壳聚糖+草酸3种涂膜配方对绿芦笋进行涂膜处理,考察其在5℃冷藏下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营养液处理组的绿芦笋贮藏品质在贮藏14d后品质最优,能保持鲜嫩状态,明显减缓芦笋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下降,明显抑制芦笋Vc和叶绿素的降解。复合涂膜处理对芦笋的贮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贮藏9d才丧失商品价值,对照组在第7天时已经毫无商品价值。[结论]用营养液在冷藏条件下贮藏绿芦笋,能显著延长芦笋的货架期和改善绿芦笋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侍朋宝  陈海菊  常学东  王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45-18746,18749
[目的]得出芦笋汁浸提及芦笋酒发酵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芦笋汁浸提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3种不同工艺对芦笋酒进行了酿造。[结果]芦笋汁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35℃,pH 4.0,浸提时间8 h,酶用量0.03 g/L,该浸提条件下,芦笋汁的提取率为58.12%。该试验条件下浸提后的芦笋浆对芦笋渣进行全程浸渍发酵所得芦笋酒质量最好,皂土澄清该芦笋酒的最佳用量为600 mg/L。[结论]研究为芦笋下脚料在酿酒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芦笋芹菜汁复合功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芦笋和芹菜为原料研制了芦笋复合饮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提高出汁率、保护产品色泽、淡化芦笋苦味的最佳途径,通过感官、理化等项目的测定,筛选出芦笋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芦笋切段6 cm、用100℃热水漂烫5~7 min条件下,芦笋出汁率最高;最佳配方为:自制护色剂2‰,β-环糊精0.2%,白砂糖2.5%,乙基麦芽酚0.03‰,黄原胶0.3%,芹菜汁30%,加芦笋汁至100%。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对白芦笋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芦笋热处理的生理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常温,35℃,40℃,45℃温水水浴锅处理白芦笋30 min,晾干后装入开孔率为0.0164%PE袋中,置RH90%~95%,温度4℃贮藏,每2 d测定一次硬度、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氨基酸总量和vC含量,研究其生理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热处理能保持白芦笋贮藏期间硬度、降低呼吸强度,经热处理后的白芦笋在贮藏期间硬度大于对照,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透性低于对照,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vC损失高于对照。热处理后的白芦笋贮藏期间变化与对照明显不同,消耗代谢减弱,有利于贮藏,而营养成分vC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破碎方法、破碎温度对番茄汁黏度的影响及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分层和色泽变暗等不稳定现象、灭菌条件等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均匀稳定、色泽鲜艳、口感好及营养保健效果强的番茄汁饮料。研究发现:85℃、30 s的热破碎工艺可提高番茄汁的黏度;0.08%CMC、0.06%黄原胶和0.06%琼脂配合,可有效保持该产品的稳定状态;添加0.1%的食品级VC可增强番茄汁色素的稳定性;100℃、15 min的杀菌工艺可使产品保持较好的口感风味及保质期。  相似文献   

18.
1-甲基环丙烯及乙烯对绿芦笋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进绿芦笋常温贮运保鲜技术,将采后绿芦笋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分别在密闭的玻璃缸内常温下处理24h,测定其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处理加快了绿芦笋的老化进程,使其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乙烯受体抑制剂1-MCP处理延缓了绿芦笋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24℃贮藏3d,1-MCP处理的绿芦笋商品率仍达88%以上,比对照高12.8%。  相似文献   

19.
对苹果汁加工和储藏中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混浊苹果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发生的非酶促褐变主要是由酚类的氧化聚合而引起,可通过低温储藏和添加0.006%Vc(W/V)加以控制.加胶或破碎时通蒸汽可改善苹果汁混浊稳定性.同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芦笋贮运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减少芦笋采收后到加工前一段时间的损失并解决芦笋的鲜销问题,本文研究了贮藏温度,包装方法和NaClO 处理对芦笋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芦笋25d,无腐烂损失,重量损失可控制在2%以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很小。该项研究的模拟运输试验表明,在有良好的冷链条件下,鲜笋贮运8d 后其外观品质同刚采收的芦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