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口蹄疫可严重危害畜牧业的,给牧区造成重大损失。进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防制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分类上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本病在流行中最易感染的偶蹄兽是牛,骆驼、绵羊、山羊、猪又次之,人也具有易感性。潜伏期平均2~4d,最长可达1周左右。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脉搏加快,结膜潮红,反刍减弱,奶量减少。流涎,开口时有吸吮。1~2d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1~3cm见方的白色水疱,此时大量流涎,水疱破裂形成糜烂,因口腔痛而进食少或不进食。病理变化主要在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及糜烂面。防治上,认真做好早期的预防接种,免疫时应先弄清当时当地或邻近地区流行的本病毒的毒型,根据毒型选用弱毒苗或灭活苗。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2)
<正>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黏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流行特点: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8)
口蹄疫为口蹄疫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快,感染面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此病于偶蹄兽最为常见,典型症状为患畜的口腔、乳房、蹄部等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疱。该病对幼畜的伤害较大,羔羊、犊牛的死亡率可达50%~70%。一旦发病,除造成动物死亡的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会使牲畜在患病期间停止奶和肉的生产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考虑此病传染性极强,一经发现需严格封锁隔离,并禁止疫区内病畜随意买卖,调运上市,严重的甚至导致个国家的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停止,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5.
6.
7.
8.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
口蹄疫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爆发和流行对畜牧业发展的危害极大,本文以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的种公牛为研究对象,对口蹄疫病毒的特征、疫苗免疫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了综述,对种牛口蹄疫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项艳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11):51
奶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生此病,常呈流行性,甚至大流行性,损失严重.由于病毒血清型多,传染性强,给诊断、治疗、预防带来困难,必须采取科学、有效地综合防控措施.1加强免疫1.1群体免疫坚持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免疫要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规定程序进行,春、秋、冬三季免疫,条件好的牛场可进行四季免疫,春、夏、秋、冬最好各一次.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使牛具有较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口蹄疫简介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生物武器安全公约组织将其列入重点检查对象;我国将该病列入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
<正>口蹄疫为偶蹄兽易感的病害之一,具有高传染性、高接触性、急性热性等特点。此病致病病毒为口蹄疫病毒,牦牛有着较强的易感性。牦牛感染后的典型症状,集中在口腔、蹄部、乳房等处,伴有不同程度的水泡和溃疡。致病病毒呈多型性,流行的病毒型为O型和A型。其中,感染O型的致死率尤高。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尤强,而且耐低温,尤其在冬季存活高达195d以上。1流行病学患病牦牛为传染源,病畜体内分泌物、排泄物、水泡液、水 相似文献
18.
19.
正(一)传染特性1.传染源。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偶蹄病畜或患病养殖户,以及隐性感染者。病畜的水泡皮内和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发热期间,病畜的血液、内唇、舌面水疱或糜烂处,在蹄趾间、皮肤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水疱处病毒最多;血液、奶汁、口涎、呼气、泪水、尿液和粪便中都含有并排出口蹄疫病毒。2.传染途径。传染速度极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