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患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猪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变化等,分析引发猪瘟与猪蓝耳混合感染的具体病因,从而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猪蓝耳病又称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此病临床症状:母猪厌食、孕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率高升。仔猪感染后,致死率极高。这些年,随猪病复杂化,猪蓝耳病单一典型病例减少,多数易与猪瘟、猪传染性胸膜炎等混合感染。文章重点介绍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猪蓝耳病、猪瘟为当前养猪业常见的疫病,特别是猪疫的危害更加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猪群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病猪死亡情况,笔者以河南省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对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病症进行介绍,制定了猪蓝耳病、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和猪蓝耳病均是猪易感的两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且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时常发生,一般是由于没有及时免疫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或者免疫程序不合理或者免疫失败等原因引起,每年都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2017年8月,某猪场发生一起疑似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病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通过采取系列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病,现将整个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例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际病例为例,分析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并对发病育肥猪场的患有猪蓝耳和猪瘟混感的猪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并得出结论——猪瘟的漏防和免疫失败是猪发生猪蓝耳病和猪瘟混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猪做好疫苗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发病后需要对猪只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具有较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猪的夏季高热病,许多是混合感染。常见的有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等混合感染病例。2009年夏季猪高热病流行期间,笔者诊治了一起猪的高热病为猪附红细胞体并发猪瘟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遇到猪瘟和猪蓝耳病或疑似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较多,经确诊为该病者45例,治愈40例,治愈率达88%。现将经过和见解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例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合分析猪蓝耳病与猪瘟病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探索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在养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这种病例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乳仔猪呼吸系统症状,并干扰猪正常免疫系统,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致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笔者就广西兴业县发生的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并发病例,将其综合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某养猪场死亡病例的病因,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蓝耳病病毒PCR检测。结果:(1)送检猪肝脏样本分离培养出呈金黄色的菌落,染色镜检可见菌体呈葡萄串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化试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送检猪组织样本检出猪蓝耳病病毒特异性DNA片段,未检出猪瘟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特异性DNA片段。综合诊断为猪蓝耳病病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生猪健康状况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随着生猪养殖向着规模化与产业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关于猪疫病的防治愈加引起养殖者的重视.近些年来,受养殖环境的营养,单一的疾病感染越来越少,反而是混合感染越来越多,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便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猪疫病状况,在基层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本文以猪瘟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去冬今春我市农村规模养猪场户饲养的育肥猪,陆续发生了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有的发病率达20%~40%,死亡率较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试用“复方黄芪多糖Ⅲ号”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猪病不断发生新变化,如蓝耳病与付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或者后者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流感、圆环与蓝耳病,猪瘟的共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猪瘟与猪蓝耳病发生混合感染时,危害更加显著,制约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养殖中发生的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应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防控该病的发生。该文主要分析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等,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诊断猪高致病蓝耳病(HPRRS),为猪场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对病死猪进行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结合临床、细菌诊断没有发现可疑细菌感染,抗体检测猪瘟抗体能达到有效保护,没有发现猪伪狂犬野毒抗体;RT-PCR结果显示该病例没有感染猪瘟病毒(CSFV)和猪蓝耳病的经典病毒(PRRSV),诊断发现有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病毒的培养也进一步证实有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结论本案例为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  相似文献   

16.
1 当前猪病的主要态势 1.1 病毒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 1.2 细菌的多重感染如: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增生性肠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等.  相似文献   

17.
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两大传染病,这两种病的发生给国内外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将其分别列为二类和一类传染病.2007年3月,周口某猪场发生一起以猪急性、热性、出血性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场疾病流行新动态和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建议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1):23-24,26
1猪病流行新动态近年来,养猪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猪病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养殖密度大,一旦病原侵入,很快涉及全群造成经济损失。首先,如猪五号病、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其次是圆环病毒和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下不断发生。当前以猪五号病、猪瘟、蓝耳病三大传染病为主体,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易并发附红细胞体、流感或呼吸系统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猪病混合感染较为常见.猪伪狂犬病和蓝耳病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通过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而干扰猪瘟抗体产生,使猪瘟抗体水平大幅下降,使猪群易受猪瘟病毒感染,从而造成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防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耳病和猪瘟是危害当今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尤其是猪瘟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