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犊牛的顺利降生是牛的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据德国资料显示,犊牛的损失有三分之二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过程中,而只有三分之一的损失发生在出生后,并且在出生后损失的犊中有80%~90%在出生后1周内发生的。因此,要想减少犊牛损失,就应该在其出生前、出生过程中和出生后8天内做好接产和犊牛护理工作。本文就人工助产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新生犊牛脐炎是指新生犊牛的脐带脉管和其周围的软组织所发生的炎症。此病症对犊牛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一定要加以重视。1病因一般来说,正常新生犊牛的脐带在其出生后3~7 d内就可自行干燥和坏死,并脱落,脐孔位置处会形成瘢痕和上皮。如果脐带在干燥脱落前受到污物感染等情况,就会发生脐带炎。接产人员在接产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脐带进行严格消毒或消毒不规范,导致脐带断端由于处理不妥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接产产房要用2%~3%来苏水消毒,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待产母牛要提前牵入产房随时观察,专人看护,以便及早发现准备接产。首先,要确定胎位是否正常,再根据母牛体况,从而正确决定接产方式。如果出现胎位逆向、个体太大或双胎情况,应及时考虑是否要进行剖腹产手术。在接产过程中要避免小牛长时间产不出造成窒息,也要避免羊水或黏液被小牛吸入口腔。小牛出生后,要立即用毛巾或干净柔软的稻草将犊牛鼻腔、口腔内的黏液擦净,以确保小牛呼吸道通畅。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则用手轻轻拍打犊牛的胸部,促其呼吸;严重者…  相似文献   

4.
犊牛的生长状况关系到牛一生的生产性能、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良好的接产与护理新生犊牛,是科学养牛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接产前准备、分娩接产以及出生小牛护理3个方面介绍了新生牦牛犊的接产与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犊牛出生后,要做好接产护理。先用干净的毛巾或棉布擦去口、鼻的粘液以防犊牛吸入,然后擦干全身以防受凉感冒。在断脐处可用5%碘酊充分消毒,并对犊牛称重、编号,加强护理。牛舍要安静、干燥、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相似文献   

6.
<正>在广大农村,由于新生犊牛的接产和护理不当,致使犊牛成活率低,给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就新生犊牛的接产与护理要点简述如下,望能对广大农村养牛户有所帮助。1犊牛的接产在犊牛娩出前,除将母牛分娩的产房清扫消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是指初生至6月龄前的幼牛,此阶段犊牛胃容积小,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机能不健全,消化机能差,能消化脂肪和乳糖,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有限。笔者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出培育犊牛需抓好以下五个环节,即出生环节、哺乳环节、开食补料环节、断奶环节、保健环节。1出生环节母牛在产犊前7天停止放牧,密切观察临产预兆。临产前准备好接产所需的药品、器械、毛巾等物品,安排专人接产。接产人员要对母牛的后驱特别  相似文献   

8.
1做好接产护理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其次是擦拭体躯上的黏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这样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分娩时细菌感染的门户首先是脐带,犊牛生后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处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可  相似文献   

9.
陶刚 《新疆畜牧业》2014,(11):39-41
1保健管理 1.1饲养管理保健1.1.1犊牛(0-6月龄)1.1.1.1接产: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擦干牛体。在距腹部6-8cm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的碘酒消毒,然后称重、佩戴耳标、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 1.1.1.2喂初乳:应在新生犊牛出生后1-2h内吃到初乳,每次饲喂量为2-2.5kg,日喂2-3次,温度为38℃±1℃,连续5d,5d后逐渐过渡到饲喂常乳或犊牛代乳粉。  相似文献   

10.
1哺喂初乳在奶牛饲养中,犊牛出生后应与母牛分开饲养,所以要对犊牛进行人工哺乳。犊牛出生30分钟内喂给初乳为宜,不能超过1小时。根据犊牛的初生体重和健康状况确定初乳喂量,原则上,首次喂量要多,至少应饲喂2千克,并在出生后6小时饲喂第二次,以便让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出生后24小时内共要饲喂初乳3~4  相似文献   

11.
<正>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牛。由于新生犊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机体的免疫机能尚未形成,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护理和防治,为其将来的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1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一般犊牛生后0.5h就能自行站立,去寻找母牛的乳头吸吮母乳,但个别母牛在怀孕期间因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往往生下弱体犊牛,这样就需要加强人工护理。1.1除去黏液当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腔内及鼻孔内的黏  相似文献   

12.
1犊牛的护理1.1正常出生犊牛的接生犊牛出生后,首先迅速用干毛巾擦净口腔和鼻孔的黏液,并同时用稻草或干毛巾擦净体表的黏液;然后立即用5%的碘酊消毒脐带,以防感染;最后,将新生犊牛置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铺有垫草并无穿堂风的单个犊牛栏内。1.2对窒息和假死犊牛的急救在发生难  相似文献   

13.
鉴于新生犊牛的免疫状态和抗病力由它们在出生后几小时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来确定,而后者又是从母畜初乳内获得的。因而,在实践工作中,必须使新生犊牛达到高度免疫状态。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犊牛出生后,应在母牛在场的情况下(母牛在场可使犊牛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增加30%)立即给予初乳;②出生后头5—6小时内,给予的初乳量不应少于2升,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能低于50克/升,③犊牛出生后,饲喂初乳的时间不得少于3天;④第一  相似文献   

14.
犊牛出生后由母体内部转入外界环境.生活条件骤然发生改变.由通过母体胎盘进行气体交换转变为自行呼吸。由通过胎盘获得营养排泄废物变为自行采食、消化和排泄。子宫内环境较稳定。胎儿受不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生后就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犊牛出生后要迅速适应生理和环境上的巨大变化。此时犊牛比较娇嫩.抗病力差。因此良好的护理对新生犊牛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获得健壮犊牛及提高其在以后培育过程中的存活率,不仅取决于妊娠母牛的日粮营养价值和全价性,还取决于犊牛出生后发育期的许多条件。初乳喂量对新生犊牛的健康有很大影响。有关犊牛初乳喂量的意见不一致:不限制初乳喂量;严格定量饲喂,每昼夜5—6升;犊牛应经常喂以初乳,但喂量要小。作者在下列条件下研究了初乳喂量对犊牛健康的影响:出生后头几天喂给2.5—3升/日初乳的犊牛,初乳喂量不按犊牛体重计算。分析犊牛对不同初乳喂量的反应所得的结  相似文献   

16.
新生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加强对母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科学接产。犊牛出生后,应尽快让它吸吮母乳,以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人工哺乳的犊牛,也应尽快从母牛产犊后第1次挤出的初乳进行饲喂,生后8h内不应少于2kg;生后3d内,每天3次喂给初乳1~15kg。喂奶要定时定量,注意卫生。不让犊牛喝脏水或受寒。对病犊要及时治疗,加强护理。犊牛发病后停止喂乳2~3次,代之以温盐水或茶较为有益。迅速使用抗菌药物,选用新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或链霉素均可,每千克体重10~30mg,肌肉注射,每天2次;也可内服,初次每千克…  相似文献   

17.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犊牛腹泻多发生于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侵害出生后2周内  相似文献   

18.
1犊牛 奶牛犊从生后3-4月龄就停止吃乳,把出生后以乳为食阶段的牛叫做犊牛。刚生下到7日龄之内的牛,叫做新生犊牛,此时期称为新生期。犊牛在此时期,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母牛子宫内的生理环境逐渐适应子宫外的条件。最初几天,其组织器官机能尚未充分发育,对于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弱,消化道黏膜容易被细菌穿过,皮肤的保护机能很差,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也不足。因此,初生犊牛容易受各种病菌的侵害,要格外注意对犊牛新生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犊牛腹泻病是自出生到断奶后15d左右经常发生的一种群发病。特别是则出生后1周内和断奶1后的2~3周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20.
某肉牛养殖场的1头杂交犊牛出生后,睁眼困难、流泪不止,经观察发现,犊牛眼球上长有红棕色毛状异物,通过手术割除和术后护理,犊牛1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