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本病广泛流行于饲养群鸡的农户,为探索本病的发生规律,我们对饲养群鸡的65户农户24027只不同品种鸡自然感染发病的情况作了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的养鸡数量大幅增加,同时,为了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商业户和个体户不断地从外地输入大批种鸡、种蛋和雏鸡,每年仅从外县引进的雏鸡就达10 000只以上,由于鸡的来源广,鸡只品种杂,鸡的疫病也随之传入库车县。最近兽医检疫员,防疫员在鸡病防治过程中,发现库车县有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但未见到对本病的确切诊断报告。为证实该病是否存在,我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开始,先后对全省9个地市、20个市县的60多个鸡场和1436个专业户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流行病学调查。疫区点存数789936只,发病率75%;死亡251998只,死亡率40%。由于近年来普遍应用疫苗和卵黄抗体防治,效果显著。1994年对17个鸡场抽查结果,平均发病率控制在7%以下,减少发病68%;死亡率降至3%,减少死亡39%。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2014年4月10日至2015年7月10日在安溪参内乡兽医防疫站收诊的500个家禽病例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500个病例,其中患IBD鸡群42个,发病率为8.4%。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但也有全年化的趋势;发病日龄主要在3~6周龄之间;部分病例的症状和病变不典型;患病鸡群平均发病率52.57%,平均死亡率4.34%。  相似文献   

5.
正1法氏囊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鸡群一旦发病,很快波及全群或全场;若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几乎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现象。2近几年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法氏囊病是高度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且病毒有高度的耐受性,能长期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不易清除。  相似文献   

6.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该病毒较为顽固,不像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一般的消毒剂可以将其杀灭,相对于IBDV来说显得脆弱一些。IBDV没有囊膜,一旦在鸡场里存在,要想清除并不太容易。有报道指出,IBDV在鸡舍的尘埃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调查任典林(青岛市蛋鸡场266100)鸡传染性法氏囊是感染青年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79年在我国广东首先发现后,相继在全国各地爆发流行。1989年青岛地区各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呈现大面积发生,没有一场幸免,死亡率为18.37...  相似文献   

8.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龄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由于 IBD 能破坏免疫中枢器官,造成免疫抑制,给许多传染病的防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使疫苗接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0):23-23,2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传入我国已近20年,早已成为危害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初进我国时,感染3至6周龄的雏鸡,感染率高、发病急,可造成大量死亡,死亡率一般在30%—70%。患病后痊愈的雏鸡可引起长期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和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一般150日龄后不会发病。IBD由于长期在我国流行,因外界环境条件和鸡内免疫机制的改变,其流行特点与原来有所不同。现就其不同点谈几个实例,供同仁们参考讨论。一.发病日龄区间的变化鸡IBD最早发病日龄在3日龄,最大发病日龄260日龄。1996年4月雷某某…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84年上半年对全区(十一个县、市)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调查。现将调查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法氏囊病抗原及阳性血清:均由北京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置-20℃保存。二、受检鸡血清;由我地区各县(市)养鸡场和养鸡户鸡群抽取。从翅静脉采血0.2ml,分离血清。共采集血清1,605份,  相似文献   

13.
自80年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入至今已达十五六年之久。在这十多年对鸡法氏囊病的防控中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出现诸多新的特点,现总结如下:1发病日龄逐渐拓宽  相似文献   

14.
对2003~2005年间河南省15个地区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有全年化趋势,但每年仍以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发病鸡的日龄范围扩大;病变以法氏囊呈胶胨样水肿和肾脏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二者出现率分别占67.2%和73.11%,其它病变多不典型;发病鸡群中免疫鸡群占78.17%;二次发病鸡群约占16.98%;宿主和易感群体的范围扩大。对出现上述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鸡感染IBDV后粪便排毒的时间为两周。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以及鸡场的工作人员可以机械带毒,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但病毒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强毒株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60%-75%。本病除造成大批鸡死亡外,还使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损伤,发生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容易继发多种疫病,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免疫抑制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2011至2012年河南省漯河市暴发的法氏囊病大多数为非典型法氏囊病,由于其剖检症状和临床症状与前几年症状有较大的不同,常造成误诊,延误了病情.加上因感染发生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引起的继发感染,使死亡率进一步加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龄鸡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病鸡腹泻和精神萎顿,主要病变是法氏囊出血并进一步坏死,肌肉出血,肾脏肿胀及尿酸盐沉积。本病主要侵害鸡淋巴细胞,故可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张兰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07-107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